《长安的荔枝》即将迎来高潮大结局,剧情的紧凑程度愈发令人心跳加速。对比那些“上有鳖”的伪善者和官场上满是谄媚的世态,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在李善德被罢官流放至遥远岭南之际,不禁想象那些曾经面露笑容的人们,又会以怎样的面孔相对他。原著中,李善德和他的妻子被流放,然而锦娘却始终如一,毫无怨言。她那句意味深长的话:“我嫁的是你,又不是长安。”相信能让许多读者动容不已。
曾几何时,我也和许多人一样,认为婚姻不过是钱财和名誉的结合。然而,这部剧却让我彻底改变了观念。在我看来,真正值得珍视的,应该是一个男人的担当。李善德身上那种愿意为家人付出一切的勇气和责任感,显得尤为珍贵。
生活中的李善德,在长安城里仅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吏。在这座宏伟的大城中,他就如同渺小的蝼蚁,平日里也难以赢得同僚的青睐。经过多年奋斗,他终于在城南购买了房子,满心期待与妻女共享这个安稳幸福的小家庭。然而,命运似乎给了他一个无情的玩笑。
上司和同僚合伙算计,将他逼迫接下送荔枝这个几乎注定失败的“死亡任务”。荔枝在“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距离长安超过五千里,这样的使命简直是自掘坟墓。人人皆知此背水一战的艰难,但为了妻子和女儿,李善德咬牙切齿,决心一试。
他抵达岭南,拜访刺史,但所获仅是几张符牒和口头承诺,甚至在他准备启程回长安时,刺史竟还想暗中加害于他。即使如此,他仍然未曾放弃,积极寻求解决之道。面对官府的不支持,他开始巧妙地结交胡商,探求资金的可能。
在此过程中,李善德结识了峒女阿僮,她带他游历荔枝林,向他讲解荔枝的品种与储存方法。在一次次的尝试中,他经历了诸多难关,尝试了各种储藏和运输方案,过程满是挑战。最终,他在周密的计算下,将水路和陆路的运输条件梳理清楚,设计了四条最佳运输路径,成功将荔枝的保鲜期延长至十一天。
当他带着成功的试验结果回到长安时,却发现自己成了他人垂涎的对象。为了完成任务,李善德不得不学会妥协与合作,将自己辛苦研发的荔枝转运之法献给位高权重的宰相杨国忠。在这一路上,他失去了许多朋友,甚至险些丧命。而此时,李善德眼睁睁地看着杨国忠为了讨好皇帝,漠视百姓生死,强行征用民力物资,心中无比焦虑。
李善德的每一次挣扎与奔波,妻子锦娘都看得一清二楚。她明白这个男人身上所承载的责任与痛苦,毅然决然地选择与他并肩而行。在流放到岭南后,李善德开始种植荔枝,与家人过上了简单却充实的日子。虽然生活平淡,但好在远离官场,也避免了一年后可能降临的灾难。
这样的结局,对他们来说似乎算是个圆满,你们觉得呢?如果是你,是否也会选择像李善德这样一个睿智且有担当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