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宗仁对老蒋几个评价太精准,张学良感慨:这就是百分之百的蒋!
迪丽瓦拉
2025-09-18 03:33:15
0

1989 年,恢复自由的张学良第一时间找到历史学家唐德刚,指着《李宗仁回忆录》连声感慨:“写得好!你笔下的蒋介石,就是百分之百的蒋介石。” 作为与蒋介石缠斗半生的对手,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对蒋的评价,竟让被软禁半个世纪的张学良产生 “灵魂共振”—— 这种跨越时空的共识,藏着民国政坛最真实的人性密码。

一、初见:三个词道破 “难共患难” 的本质

1926 年 5 月 11 日,广州东园宾馆的会客厅里,35 岁的李宗仁第一次见到蒋介石。彼时北伐在即,李从广西赶来力主出兵,却见蒋反复推诿:“广州情形太复杂,不宜北伐。” 谈话持续数小时,李宗仁始终没说动这位黄埔军校校长。回去后他对白崇禧撂下三个词:“严肃、劲气内敛、狠。” 末了补一句:“古人说共患难易,共安乐难。像蒋先生这样的人,恐怕共患难也不易!”

这番判断并非空穴来风。当时蒋介石正深陷与汪精卫、胡汉民的权力角力,表面上对李宗仁客客气气,实则暗中打量这位广西军阀的实力。李宗仁注意到一个细节:蒋说话时眼神极少正视对方,手指常无意识敲击桌面,“那股子深藏的狠劲,让人不寒而栗”。多年后白崇禧回忆,那天李宗仁回来后反复念叨:“此人用权术多于用诚意,跟他合作要小心。”

戏剧性的是,两年前国民党改组时,蒋介石连中央委员都不是。1924 年第一次国民党代表大会的名单里,汪精卫、胡汉民、廖仲恺是主席团成员,蒋介石只是 “军事委员会委员” 里的小角色。但到 1926 年,他已手握黄埔军权,成为国民党内不可忽视的力量。李宗仁看得明白:“他的崛起,得力于权诈多,得力于功勋少。”

二、权诈之术:从上海混混到政坛操盘手

李宗仁在回忆录里毫不留情:“蒋中正的为人,因其幼年混迹于上海的黑社会,颇受其熏染。对同事,御部属,一以权诈为能事。” 这番评价直指蒋介石早年在上海的经历 ——1910 年代,蒋在陈其美手下混事,参与证券交易投机,还曾拜入青帮大佬黄金荣门下。这种江湖习气,后来化作他独特的政治手腕。

最典型的莫过于 “中山舰事变”。1926 年 3 月 20 日,蒋介石以 “共产党阴谋暴动” 为由,扣押苏联顾问,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但事发后他又玩起两面派:一面将责任推给右派军官吴铁城,把他们 “关押拘禁” 做样子;一面跑到苏联顾问鲍罗廷处 “痛哭流涕”,声称是 “部下擅作主张”。李宗仁冷眼旁观:“他这手玩得高明,既打击了共产党,又骗取了苏联的信任,还把汪精卫逼下了台。”

更绝的是对许崇智的排挤。作为粤军总司令,许崇智本是蒋介石的上司,但因生活放荡,把军务全交给蒋处理。1925 年廖仲恺被刺后,蒋介石借调查之名,联合鲍罗廷逼走胡汉民,又设计诬陷许崇智 “勾结右派”,迫其流亡香港。事后蒋将粤军整编,安插大量黄埔学生,彻底将这支军队变成自己的嫡系。李宗仁感叹:“许崇智把他当兄弟,他却用江湖手段夺了兵权,这种狠辣,一般人做不出来。”

北伐期间,蒋介石的偏袒更是摆在明面上。各军出发时,他下令给第一军每人发两双草鞋,其他部队 “平均每人连一双都领不到”。一次第一军军官赌输了军饷,跑到蒋介石办公室哭穷,蒋大骂一顿后,竟写条子让军需处补钱。李宗仁气得拍桌子:“这哪是治军?分明是江湖大哥给小弟撑腰!”

三、军事短板:意气用事的 “常败将军”

“蒋先生实在是既不能将将,也不能将兵,若以他一己的意志来统兵作战,安有不败之理?” 李宗仁对蒋介石军事才能的评价,用三个字概括就是:不合格。

1926 年北伐攻打南昌时,白崇禧力主 “围而不打”,等守军疲惫再攻。蒋介石却执意强攻,理由是 “南昌是江西省会,必须速克”。结果攻城部队伤亡惨重,白崇禧提前在赣江搭好浮桥,才避免全军覆没。败退后蒋介石在日记里写:“因余之疏忽卤莽,致兹失败,罪莫大焉,当自杀以谢党国。” 李宗仁看了直摇头:“他每次打败仗都喊自杀,喊完了照样指挥。”

淞沪会战更显其军事短板。1937 年 8 月,国军阻击日军已达目的,部队已成强弩之末,白崇禧多次劝蒋有组织撤退,蒋却严令 “有敢擅自撤退者军法从事”。前线将领不敢说实话,只能谎报 “士气旺盛”。直到日军包抄后路,蒋才仓促下令撤退,结果导致大溃败。李宗仁在后方气得跺脚:“他就是不肯承认失败,非要打肿脸充胖子,拿几十万大军赌面子!”

最让李宗仁不齿的是徐州会战。1927 年蒋介石不听劝阻,硬攻徐州,中了孙传芳的诱敌之计,导致北伐军全线崩溃。败退后他握着李宗仁的手直叹气:“这次没听你的话,吃了大亏,我决心下野了!” 这是蒋介石第一次下野,临走前却枪杀了黔军将领王天培 “泄愤”。李宗仁冷笑:“每次下野都要杀人,这不是残忍是什么?”

四、性格缺陷:制造奴才的 “孤家寡人”

“蒋氏一生,只知一味制造奴才,而不敢培植人才。” 李宗仁对蒋介石的用人之道看得极透。在他看来,蒋介石的嫡系部队里,“上上下下都能‘通天’,大家只唯蒋之命是从,导致将帅不和,上下倾轧”。

何应钦算是蒋介石的 “老班底”,从黄埔时期就跟着蒋,却因 1936 年 “西安事变” 时主张 “武力解决”,被蒋记恨多年。1944 年豫湘桂大溃败后,蒋竟想让何应钦 “辞职谢罪”,多亏李宗仁等人反对才作罢。李宗仁说:“连何应钦这样四平八稳的人,他都不能放心,何况其他人?”

更典型的是对邓演达的杀害。1931 年蒋介石第二次下野前,因邓演达在上海组织 “第三党” 反蒋,竟派特务将其暗杀于南京。张学良得知后气得拍桌子:“为了下野前立威,连自己人都杀,这算什么领袖?” 后来李宗仁在回忆录里写:“蒋氏残忍的本性,于此可见一斑。”

这种猜忌心理到晚年更甚。1949 年三大战役失败后,蒋介石第三次下野,却暗中操纵军政大权,连李宗仁这个 “代总统” 调兵都调不动。李宗仁苦笑:“他名义上下野,实则把我当傀儡,这种权术玩到极致,也就成了孤家寡人。”

五、张学良的共鸣:两个 “囚徒” 的共识

被软禁台湾的张学良,拿到《李宗仁回忆录》时已是 79 岁高龄。当看到李宗仁评价蒋介石 “劲气内敛、狠” 时,他放下书对唐德刚说:“1928 年我见他时,就觉得这人不简单,跟他打交道得留一手。”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软禁,蒋介石曾派戴笠送去一本《孙子兵法》,扉页题字:“汉卿弟览,读此书可悟军法之要。” 张学良看了直撇嘴:“他自己都不会打仗,还教我?李宗仁说他‘既不能将将,也不能将兵’,真是一点没错。”

1990 年,张学良在台北接受采访时,被问及对蒋介石的评价,他沉吟片刻说:“李先生(李宗仁)在回忆录里写的,跟我认识的蒋介石一模一样。尤其是他说蒋‘用权诈多于用诚意’,我深有体会。” 这番话后来被唐德刚记进《张学良口述历史》,与李宗仁的评价形成奇妙的呼应。

从北伐到内战,从大陆到台湾,李宗仁与蒋介石的恩怨贯穿半个世纪。当张学良指着回忆录说 “百分之百的蒋介石” 时,道破的不仅是个人恩怨,更是民国政坛的真实生态 —— 那个靠权术崛起的军事强人,终究因性格缺陷输掉了天下。而李宗仁用一生经历写下的评价,之所以能让张学良共鸣,正因其中藏着看透人性的智慧,以及对历史最本真的记录。这种跨越时空的共识,或许才是解读蒋介石最鲜活的注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干净的,最危险”:赵构为何... 《绍兴十二年》 夏坚勇 著 官家的心事 (节选) 官家这些日子有些纠结,到年底了,宫里宫外都在忙着准...
我在美国生活了5年 2025、11、21日 题目:我在美国生活了5年 作者:佚名 五年。 这个数字听起来不算长,但足够...
原创 1...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集整理老照片的博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1...
原创 历...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漫长的岁月中,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尤其是那些名将,他们无论是在扩展疆域,还...
原创 张... 记得2006年的时候,我看过一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的名字叫《雄关漫道》,讲的是红军的红二、六军团长征...
原创 王...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高平陵之变,他成功地杀掉了大将军曹爽及其一干亲信,趁机...
原创 如... 韩信向刘邦要求做假齐王的事情,发生在楚汉荥阳会战期间。当时,项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刘邦一行人困在...
原创 大... 大宋开国的名将石守信,既是赵匡胤的亲信,也是战功显赫的将领。他的从军经历颇为传奇,历任多个重要职务,...
原创 作... 胡惟庸是一个非常自大的小人,他的能力和贡献在朱元璋的集团里并不突出,正是因为党派斗争才让他得到了丞相...
原创 老... 一组三十年代战前上海老照片,繁华景象可见一斑。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中国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其经济、文化、建...
原创 南... 傅亮(374年—426年),字季友,北地郡灵州县(今陕西省耀县)人。傅亮是南朝宋开国功臣,西晋司隶校...
原创 秦... 南通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然早在秦朝之前,南通地区的大部分土地还被海水覆盖,只有海安县西部和如皋市西北部...
原创 伊... 1755年,45岁的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实现了他祖父康熙皇帝和父亲雍正皇帝未能完成的愿望,成功...
原创 明... 明朝的财政问题一直是一个复杂且棘手的话题,尤其是在明朝中后期,财政状况变得异常紧张。具体来说,明朝一...
原创 一... 宰字的意思是控制和掌握,而相字则指交接和协助。因此,宰相一职的核心任务是帮助皇帝管理国家政务,统领百...
中非科技合作智库专家委员会在武... 央广网武汉11月21日消息(记者邓子依 通讯员姜胜来)11月20日,由中非创新合作中心与华中农业大学...
原创 诸...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最受欢迎的角色,也是后代臣子的楷模。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最终他未...
原创 托...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近日表示,哈萨克斯坦是金帐汗国的继承者,并且是大草原游牧文明的继承者。金帐汗国...
陕西咸阳首次发现北魏早期墓葬 11月21日,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披露,考古人员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清理了一批古代墓葬,其中一座北...
原创 大... 在中国,几乎所有人才的选拔都依赖于考试,比如中考、高考、考研和考公等,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古代。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