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逝。曹叡在临终时没有亲生子嗣,于是立下了年仅八岁的养子齐王曹芳为皇太子,继承帝位。就这样,年幼的曹芳登上了曹魏的皇位,成为了第三任皇帝,历史的舞台上,曹芳开始了自己的皇帝生涯。
然而,曹芳年纪尚小,治理国家的能力有限。曹叡临终前,特意托孤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这个决定,成了曹魏政权的转折点,也埋下了日后曹魏江山覆灭的祸根。虽然曹芳成为了皇帝,但权力实际上已不再掌握在他手中。
转眼十年,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着曹芳和曹爽兄弟出城祭拜父皇曹叡的高平陵时,突然发动政变,迅速控制了京城。曹爽因能力不足,无法有效应对,最终只能放弃抵抗,向司马懿求饶。司马懿则通过诬陷曹爽谋反,成功除掉了他及其党羽,将其家族满门抄斩,三族尽灭。
曹爽被杀后,司马家族开始掌握了曹魏的实际权力,曹芳则完全成了傀儡皇帝。尤其是司马懿死后,其长子司马师上台,曹芳几乎沦为司马师手中的摆设,任由他操控。在这种情势下,曹芳深感自己的无力与屈辱,心中暗自计划,企图脱离司马氏的控制,恢复曹魏的权力。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曹芳与几位忠诚的魏国大臣密谋,计划通过除掉司马氏来夺回权力。他们曾通过耐心等待,等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计划中,他们首先打算杀死司马昭,然后接管其部队,向司马师发动攻击。不幸的是,曹芳在关键时刻因为过度恐惧,犹豫不决,错过了行刺的最佳时机。
嘉平六年(254年)秋,司马昭带领大军回防蜀汉姜维,途中经过京城。曹芳在平乐观主持阅兵。此时,曹芳的亲信许允和一些心腹大臣商量,准备趁司马昭辞朝时发动突然袭击,将其杀害,然后接管司马昭的部队,对司马师发起进攻。那时,曹芳正悠闲地吃栗子,眼看时机已到,许允急不可耐,突然唱起了“青头鸡,青头鸡”的谚语。青头鸡即指“鸭”,意为“押”,此举是提醒曹芳赶快在诏书上画押,立刻下令处决司马昭。因司马昭单独一人进入宫内,外面护卫极少,正是动手的良机。
然而,曹芳在恐惧中迟疑不决,吓得哆嗦,不敢执行命令。就这样,这个犹豫的瞬间让最佳机会溜走了。司马昭结束与曹芳的会面后,带着自己的兵力顺利返回了军中,京城的大权重新回到了司马昭手中,曹芳再也没有机会翻身。
不久之后,消息传了出去,司马师愤怒不已,抓住机会废除了曹芳的帝位,改立曹髦为皇帝。根据《三国志·三少帝纪》记载,司马景王向皇太后报告了废帝的计划,随后曹芳被废除,强迫回到了他的封地——齐国。
《世语》与《魏氏春秋》则补充道,正值姜维入侵陇右时,安东将军司马文王正镇守许昌,临时调兵回京,计划借机反击姜维。在此期间,许允等人密谋除去司马昭,并借机将他的军队调动起来。然而,由于曹芳未能果断下令,错失了良机。司马昭带兵回城,最终成功扭转了局面,司马景王也趁机谋废曹芳。
与此同时,《三国志》的记载中提到,李丰和皇后的父亲张缉曾计划废掉司马师,改立夏侯玄为大将军,但计划泄露后,他们都被杀害。曹芳被废除后,曹髦即位,然而,曹髦也未能逃脱司马昭的控制。在司马昭的心腹贾充的策划下,曹髦最终被成济所杀,曹魏的命运也随之进入了最后的动荡与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