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最后一位刽子手邓海山,一生砍了300多个脑袋,晚年终遭报应
迪丽瓦拉
2025-09-18 08:32:05
0

刽子手是古代社会中的特殊职业,他们以执行死刑为生,常常被社会所排斥。有人说,刽子手即使在空闲时,也总会不自觉地打量周围人的脖子,琢磨着如何下刀最为便捷。时间久了,周围的人便会察觉到这一点,自然也会对其敬而远之。然而,世上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刽子手的职业也不例外。成为一名合格的刽子手并非易事,它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锤炼。如今,这个职业早已成为历史,但今天我们要讲述的主角,是清朝末期的最后一位刽子手——邓海山。

邓海山一生亲手结束了三百多条生命,但命运最终却给了他严苛的回报,使他在晚年孤独且凄凉地离世。作为刽子手,这样的命运并不意外,毕竟这种职业背负着沉重的道德负担,许多人一生都不愿沾染。然而,正如古话所说,“人活一口气”,生活的压力常常逼得一些无奈的人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在古代,刽子手并非人人愿意做的工作,因为它关系到剥夺他人生命,这种职业的背后充斥着血腥与恐惧。尤其是在那个时代,人们普遍相信死后有另一个世界的存在,也坚信鬼魂会因暴死而未能安息。因此,刽子手常常被视为被诅咒的职业,手上沾满鲜血的人,无论何时都无法真正获得心灵的安宁。

然而,生活并非每个人都能一帆风顺。当一个人生活无忧时,自然不会去考虑这样一份令人胆寒的工作,但一旦生计成了问题,面对饥饿与贫困时,不少人最终选择放下尊严,试图通过这条道路谋生。邓海山的成长经历也正是如此。他出身贫寒,家境困窘,日复一日,他和家人艰难度日,甚至连温饱都成了问题。父母为地主辛苦劳作,但贫穷如影随形,沉重的剥削让他们几乎无法填饱肚子。

随着邓海山渐渐长大,问题更加严重。一个年轻小伙子需要大量的食物来维持体力,但家中的经济状况早已无法支撑他日益增长的食量。于是,邓海山不得不走上了乞讨的道路。作为一个年幼的少年,他常常在街头摇尾乞怜,毫无尊严地祈求路人施舍。

有一次,在街头乞讨时,邓海山看到一个中年男人正在大快朵颐,那是一顿丰盛的肉餐。看到眼前那份食物,邓海山心中充满了无尽的羡慕。这位男人名叫佟绍箕,是长沙有名的刽子手,以其行刑时的迅速与精准而著称。每当他执行死刑时,犯人往往感受不到太多的痛苦,因此,犯人的亲人常会送去礼物和财物,以示感谢。此外,刽子手每完成一次行刑,政府会支付一定的酬劳,按人头计费,通常是每砍下一颗脑袋就能得到两两银子的报酬。由此可见,佟绍箕的生活无需为生计担忧,经济上也十分宽裕。

邓海山目睹这一切后,内心涌现出强烈的欲望,渴望有一天能过上类似的生活。他开始向佟绍箕恳求,盼望能成为他的徒弟。佟绍箕看着眼前饥肠辘辘的少年,内心有些动容。他知道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想要活下去极为艰难,但他并不希望将邓海山引入这个充满暴力和血腥的职业。然而,邓海山的坚持不懈,甚至表示只要能填饱肚子,什么都愿意做。最终,佟绍箕软心答应了收他为徒。

不久后,佟绍箕因为生病无法按时前往刑场,便推荐邓海山代替自己。当邓海山拿着大刀站在刑场上,看到等待行刑的犯人时,心中并未产生一丝恐惧,反而感到一丝兴奋和激动。他毫不犹豫地挥刀,脑袋应声落地。就这样,邓海山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行刑任务,也从官府收到了自己的第一份酬劳。

随着时间推移,邓海山逐渐积累了经验,每次出现在刑场上都愈发得心应手。他早已不再将这项工作视为痛苦,反而将其当作谋生的工具。直到有一天,佟绍箕在临终前对他告诫:“砍了99个脑袋之后,就要停手。”邓海山感到十分困惑,于是问师傅缘由。佟绍箕只是淡淡一笑,告诉他,自己的师傅曾经也是这样告诫过自己,但具体的理由他并不清楚。

不久后,佟绍箕去世,邓海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刽子手,远近闻名。随着清朝的灭亡,行刑的方式发生了改变,枪击代替了刀砍,而邓海山的生活也因此迎来了一次巨大的转折。每次行刑,邓海山的酬劳从原来的两两银子涨到了四块银元。金钱的诱惑让他无法自拔,他继续接下了更多的行刑任务。

直到他执行了第100次行刑,邓海山终于决定收手,准备金盆洗手。然而,金钱的诱惑始终未曾消退,他再次因贪欲而接下了更多任务。最终,邓海山一生中共执行了300多次死刑,这些生命就这样在他的刀下消逝。

随着民国的建立,刽子手的工作逐渐被淘汰,邓海山也因此失业。然而,他早已不懂得其他谋生之道,曾经积攒的财富也早已耗尽。陷入贫困的邓海山开始重回街头,走上了乞讨的道路。乞讨曾是他初时的生计,而此时,他再度沦为街头的乞丐,命运仿佛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面对自己的杀孽,邓海山心中充满了懊悔,他决定剃发为僧,想通过忏悔来洗净自己的罪行。然而,尽管他在寺庙中四处寻求高僧的点化,却始终没有得到回应。无奈之下,邓海山只能继续流浪街头,承受着世人对他的冷漠与疏离。

经过三百多次行刑,邓海山最终在孤独与病痛的折磨下悄然死去。他的死亡没有引起任何轰动,也没有人因为他的离世而感到痛惜或哀悼。或许在他临终之际,内心充满悔恨与恐惧,但再也没有机会弥补过去的过错。邓海山的生与死,最终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粒沙,微不足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南通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然早在秦朝之前,南通地区的大部分土地还被海水覆盖,只有海安县西部和如皋市西北部...
原创 伊... 1755年,45岁的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实现了他祖父康熙皇帝和父亲雍正皇帝未能完成的愿望,成功...
原创 明... 明朝的财政问题一直是一个复杂且棘手的话题,尤其是在明朝中后期,财政状况变得异常紧张。具体来说,明朝一...
原创 一... 宰字的意思是控制和掌握,而相字则指交接和协助。因此,宰相一职的核心任务是帮助皇帝管理国家政务,统领百...
中非科技合作智库专家委员会在武... 央广网武汉11月21日消息(记者邓子依 通讯员姜胜来)11月20日,由中非创新合作中心与华中农业大学...
原创 诸...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最受欢迎的角色,也是后代臣子的楷模。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最终他未...
原创 托...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近日表示,哈萨克斯坦是金帐汗国的继承者,并且是大草原游牧文明的继承者。金帐汗国...
陕西咸阳首次发现北魏早期墓葬 11月21日,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披露,考古人员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清理了一批古代墓葬,其中一座北...
原创 大... 在中国,几乎所有人才的选拔都依赖于考试,比如中考、高考、考研和考公等,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古代。然而,...
原创 五... 其实相信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我对命运是存在敬畏心理的。因为历史看多了,社会阅历多了,见的人多了,有时...
原创 术... 中国古代出现过许多著名的“神童”,他们从小就在某些领域展现出惊人的才华,长大后也往往能有非凡的成就。...
原创 粟... 1979年7月,粟裕将军已经72岁,因身体不适在青岛的八大关休养。每当他感觉身体好些时,他便会和身边...
国宝时刻 | 跨越千年的盛唐遗... 玛瑙为身,镶金为首。一段丝路传奇,凝于宴饮之器。它盛放过西域的葡萄美酒,也见证过长安的万千气象。何等...
原创 曾... 谁能想到,百年前一个在日本秋田县出生的体弱乡村孩子,竟然能够准确预言关东大地震和广岛核爆?他甚至在自...
原创 曹... 当曹操的六员大将围攻吕布时,吕布手下的八健将为何没有出手相助?实际上,这背后有三个主要原因。 在《...
原创 蒋... 在长征的故事里,有这么一个挺特别的人物,他叫张振汉,本来是国民党军队的中将,还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但...
原创 比...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神秘的夏朝。夏朝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奠定了世袭制的基础,推...
两千年前泰国仿玛瑙玻璃珠是如何... 中新网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泰国中部一处约两千年前遗址出土的仿条纹玛瑙黑白玻璃珠是如何...
原创 当... “八嘎!苏联人到底想怎么样!” 这是一名普通的日军在面对苏联军队不按常规出牌时的愤怒吼声。 ...
原创 民... 1868年,明治天皇发布诏书,宣称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此言论激起日本社会的民族主义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