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并适当丰富细节,文字量基本保持一致。
---
35岁的卢蒙巴搬进了刚果最后一任殖民总督科内利为他腾出的总督府,坐在那把曾经属于科内利的旧椅子上。望着窗外刚果的辽阔大地,他满脑子都在思索国家的未来。卢蒙巴忍不住低声感叹:“如今长缨已握手中,何时能缚住那头蛰伏的苍龙?”然而他清楚,手中握着的这条长缨,除了他自己之外,几乎都是一帮不靠谱的混子。
壹:兵变
卢蒙巴政府中,被任命为国务秘书的蒙博托,曾经在殖民军中最高军衔不过是个上士;总统卡萨武布,在殖民政府体系里最高职位也仅仅是一个区长;而刚果的首位大学毕业生邦科博做外长时,还是由比利时人委派的代理人。这样一群人,前一分钟还在家里玩斗地主,下一秒就摇身一变成了掌管1400万人口国家的“家长”。议会通过的第一条法案竟然是给自己涨工资:为了庆祝独立,议员们将年薪从2000美元一口气提高到1万美元,而当时普通刚果人的年均收入连50美元都不到。简直是赤裸裸的敛财。卢蒙巴无奈,他得依靠议会才能维系政权平衡,哪敢轻易触怒这些新贵。
独立后的第五天,刚果治安部队开始坐不住了。虽然军队在独立运动中几乎没出什么力,但看到公务员涨了工资,普通白人和黑人也实现同工同酬,自己却还得听比利时军官指挥,黑人士兵忍无可忍。“这些文职人员真是吃饱撑着,简直是在做白日梦!”一部分黑人士兵发起兵变,拘捕了白人军官,逼迫卢蒙巴给个交代。兵变对非洲政治家来说是极度危险的信号,一旦兵变者控制电台发布演说,政变随时爆发。卢蒙巴心知事态严重,迅速撤销了所有白人军官职务,紧急任命曾任军队助理医师的杜拉伦为总司令,将军队会计蒙博托提升为总参谋长,并推动军营民主选举产生军官。
黑人士兵欢呼雀跃,白人军官则怒不可遏,比利时人也开始插手搅局。交接初期尚算顺利,但到了矿产丰富的开塞省和加丹加省,局势便陷入僵局。当地大地主和矿主不愿被卢蒙巴政府接管,外界传言他会推行共产主义,比利时人趁机火上浇油,拒绝交出军队指挥权。愤怒的刚果士兵开始抓捕白人,四处抢劫,兵变逐渐演变成比利时想要的混乱局面。
贰:比利时出兵
比利时军队打出了“保护侨民”的老套借口,派出伞兵进驻刚果。对于许多非洲士兵来说,伞兵还是第一次见,更别说亲身经历。更让卢蒙巴绝望的是,加丹加和开塞省先后宣布独立,国家面临内外夹击的严峻局面。
7月10日晚,卢蒙巴通过全国广播发表演讲:“我刚得知比利时政府已派兵进入刚果,进行干预。这种无视两国友好关系的行为,我们强烈抗议。我们呼吁全体刚果人民站起来,保卫我们的共和国。”
口头上的呼吁固然激烈,但真正行动时,卢蒙巴却发现刚果虽资源丰富,自己却身无分文,手下没军队,甚至空军一号的驾驶员还是比利时飞行员。年轻气盛的他想求助于以“世界警察”自居的美国。美国虽然错过了非洲初次瓜分,但二战后趁非洲独立浪潮刚起,极力宣扬“民主”,用美元和政治手腕操控非洲多国军阀独裁者,实质是让非洲国家持续混乱与贫穷,方便美国的利益掠夺。
卢蒙巴向美国求援,美国出手迅速,但考虑到比利时与美国北约盟友的关系,美国不便直接介入,遂托联合国作为白手套出面。卢蒙巴内心虽疑虑重重,还是寄望联合国能伸张正义,便连夜向联合国发出两份电报,意思是:“比利时强盗不除,我国恐将亡国,恳请速派援军!”
电报发出后,卢蒙巴仍不放心,拨通了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电话。玉米大帝答复:“先谴责,不行再看。”
7月15日,联合国维和部队进入刚果,作为美国的白手套,他们实际上压制了刚果治安部队,甚至收缴了他们的武器。比利时人都被这操作震惊了,卢蒙巴才明白自己被利用了。这仅仅是他担任总理的第15天。
他仍抱有幻想,决定亲赴美国和联合国总部问个明白。坦率的卢蒙巴在联合国并不受欢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也爽约不见他。非洲各国领导人对他的支持也多停留在口头,国际社会广泛传言卢蒙巴“投共”了,这无疑判了他死刑。
苏联随即送来援助:100辆运输车和16架运输机。对于一直靠徒步行军的刚果士兵来说,这简直是天降利器。卢蒙巴坚定了决心,誓要铲除这两个“妖孽”——加丹加和开塞。
在杜拉伦总司令带领下,兵不血刃解放南开塞省,迅速占领加丹加北部。卢蒙巴决定乘胜追击,收复加丹加全境,直捣独立派头目冲伯老巢。那天是8月30日,卢蒙巴上任61天。
满心只想国家统一的卢蒙巴几乎看到了胜利曙光,但大洋彼岸的艾森豪威尔却早有算盘。美国中情局开始策划内部瓦解卢蒙巴政府。9月5日,在中情局和联合国默许下,总统卡萨武布在广播宣布解除卢蒙巴总理职务。此时,卢蒙巴正专注于加丹加战役计划。
卢蒙巴并不慌,因为他掌控着驻首都的刚果国民军,前线部队在苏联运输机支持下随时可调回首都。
然而,堡垒往往最易从内部攻破。躲在酒店、平时醉酒胡闹的蒙博托突然出手,这位首都国民军实权掌控者,收下美国百万美元后宣布军队中立,不再参与政治。联合国维和部队顺势接管首都机场,关闭了塔台,令前线部队无法乘苏联运输机回撤。蒙博托肆无忌惮地行动起来,直接将卢蒙巴囚禁于总理府。
卢蒙巴深情凝望蒙博托——这位昔日的小记者小迷弟,话说不出口,事已至此,只能奋战到底。
被软禁在总理府的卢蒙巴并未放弃,持续通过电话向联合国、卡萨武布和蒙博托抗议:“我才是人民选出来的总理。”
11月中旬,卢蒙巴的小女儿因肺结核未获及时治疗而夭折,这对卢蒙巴精神打击极大。他深感无力挽救女儿生命的愧疚,甚至无法决定女儿的安葬地。痛定思痛,卢蒙巴决意离开。
他对联合国驻刚果全权代表达亚尔说:“我将以我自己的方式前往斯坦利维尔。若我倒下,我将成为烈士,我的鲜血将洒在联合国的良心上。”
他对亲信康扎说道:“亲爱的托马斯,我可能会被捕、遭受拷打甚至被杀,我们中总得有人牺牲,唯有如此,刚果人民才能懂得并接受我们为之奋斗的理想。我的死将加速刚果解放,帮助人民摆脱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枷锁。”
27日,卢蒙巴的车队顺利向东方省进发。他心中清楚,这不是逃亡,而是一场新的战斗。路途中,他每到一地便登高演讲,鼓舞民众觉醒。那个属于人民的卢蒙巴又一次归来,传闻迅速传播,吸引了大量支持者,也引来了蒙博托派出的追兵。
12月1日,车队抵达桑库鲁河渡口。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渡口不仅是送别的地方,也是逮捕的陷阱。卢蒙巴见到妻儿与战友被捕,心如刀绞,毅然决定返回对岸。这一刻,他已不是刚果的领导人,而只是一个丈夫、父亲和老朋友。
12月2日,卢蒙巴一行被押解回利奥波德维尔。3日,送至蒂斯威尔哈迪兵营。同期,卡萨武布总统则去刚果度假。实际上,软禁期间,美国中情局已在艾森豪威尔指挥下策划卢蒙巴的“肉体消亡”,方式不拘,只求结果。
卢蒙巴遭受残酷虐待,甚至连刚果士兵都看不下去,发起自发哗变,要求释放他。蒙博托和卡萨武布感到威胁,深知卢蒙巴多活一天,他们就难以安睡,必须速灭声。但他们不愿亲自动手,便设计“借刀杀人”的阴谋。
1月17日清晨,浓雾笼罩大地,卢蒙巴等人被带上飞往加丹加的飞机。蒙博托要把他送交冲伯。次日,冲伯逼卢蒙巴签署忏悔书,向加丹加“道歉”,卢蒙巴不屑一顾。冲伯副手穆农果拔刀刺向卢蒙巴胸膛,紧接着一名比利时士兵连开三枪,35岁的卢蒙巴轰然倒地。冲伯割下卢蒙巴的耳朵作纪念,随后为毁尸灭迹,将尸体丢入硫酸池。一位伟大的英雄就此无声离去。
卢蒙巴如一潭死水中唯一泛起涟漪的鱼,尽管生命短暂,但他点亮了希望。然而,他去世后,深爱的刚果却未曾改变:贫穷、战乱、瘟疫使这片土地变成无情的人间炼狱。蒙博托成了比刚果更臭名昭著的“豹纹总统”,而美国则牢牢掌控了刚果的资源。
卢蒙巴的悲剧,是整个非洲悲剧的缩影。当他们闪耀光芒时,总有人觉得刺眼。那些殖民帝国和外来势力更愿看到一个贫穷、落后、混乱的非洲。
---
你觉得这样改写的版本怎么样?需要我帮你调整风格或者加入更多细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