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备一死,蜀汉内忧外患危机四伏,孔明如何让局势转危为安
迪丽瓦拉
2025-09-18 11:02:47
0

头条创作挑战赛

在《三国演义》这部经典小说中,诸葛亮的“安居平五路”故事几乎成了传奇。故事讲述的是,蜀汉的创始人刘备去世后,曹魏趁蜀汉新君刘禅刚刚即位、政权尚不稳固之时,发动了五路兵马进攻蜀汉。然而,诸葛亮凭借着出色的军事谋略,一一化解了这些威胁。读完这个故事,令人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智慧与胆略,他以一人之力,在短短时间内解除了蜀汉面临的危机。

然而,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下,“安居平五路”的故事虽然没有发生,但蜀汉在刘备去世后的确面临了更加严峻的内外困境,局势危急,几乎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面临如此重重危机,正是诸葛亮的出色表现,才成功稳住了蜀汉的局势,蜀汉也因此迎来了后主时代的开始,三国鼎立的局面也因此延续了约四十年。

在这样的压力下,诸葛亮是如何让蜀汉转危为安的呢?

刘禅接手的“烂摊子”

用“烂摊子”来形容刘禅继位后接手的局势,再合适不过。早在刘备临终之前,蜀汉境内的叛乱已经如星火般蔓延开来。章武二年(222年)十二月,汉嘉太守黄元听闻刘备病危后,迅速举兵反叛,并在次年三月逼近成都。紧接着,益州南部的越?、牂牁和建宁三郡相继叛乱,只有永昌郡孤立无援地支撑着蜀汉的统治。不仅如此,益州的雍闿与东吴有着紧密联系,孙权任命他为永昌太守,并在益州与蜀汉的交界处安置了刘璋之子刘阐,借此拉拢叛乱力量,进一步加剧了蜀汉的内部动荡。刘备刚一去世,南中诸郡便接连叛乱,形势几乎一触即发。

内部的信任危机

除了公开的叛乱,刘备去世引发了蜀地人民对新政权的严重信任危机。早在刘备临终前,巴蜀士人周舒、杜琼等人就曾将民间的谶语“代汉者,当涂高也”解读为,曹魏将取代汉朝,甚至有私下传播的言论称,“天下将易代,刘氏祚尽矣”,不时流传于民间。尤其是在刘备兵败于夷陵之战的消息传出后,民众的悲观情绪愈加浓厚,纷纷预感蜀汉将无力承继汉朝的命运。

曹魏则趁机展开强烈的舆论攻势,公开宣称“天命已定,蜀汉应归附魏国”,试图削弱蜀汉的独立性,迫使蜀汉放弃帝号,成为魏国的藩属。面对内忧外患,刘禅继位后,情况异常严峻。正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言,这一时期正是蜀汉“危急存亡”的时刻。

脱困的关键:调整政权与决策

刘禅即位后,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迅速展开了政治和文化上的一系列调整。章武三年(223年)五月,刘禅正式即位,诸葛亮开始主政。在处理政务上,诸葛亮果断改变了传统的政权改革惯例,仅在一年内便宣布改元,将章武三年改为建兴元年,以此象征蜀汉将传承光武帝刘秀“建武中兴”的伟大事业,恢复百姓对复兴汉室的信心。

与此同时,针对曹魏的舆论攻势,诸葛亮作出了回击。他撰写《正议》文章,批判魏臣如华歆、王朗等人的“以权谋利”言论,并引用刘邦与刘秀的事例,证明“王者之兴,在德不在力”,强调蜀汉所坚持的正义,重新激发了民众对刘备“讨曹灭贼”的号召,减轻了“刘氏祚尽”的负面情绪。

调和局势:广纳贤士与外交手腕

除了政治手段,诸葛亮还极力争取巴蜀士人的支持。在杜微这位关键人物上,诸葛亮不惜亲自写信,用真诚的言辞争取他参与政务。杜微曾因自称耳聋拒绝出仕,但诸葛亮的诚意打动了他,他最终答应担任蜀汉的官职。诸葛亮甚至为杜微写下“正道灭曹”的言辞,试图让蜀汉的士人明白,曹魏的统治是“伪正道”,而蜀汉才是真正的正义之选。这一举动,不仅帮助稳住了巴蜀士人的士气,也增加了蜀汉政权的合法性。

与此同时,诸葛亮恢复了与东吴的同盟关系,进一步稳固了蜀汉的外交基础。通过派遣邓芝出使东吴,他成功说服孙权重新与蜀汉结盟,最终促成了孙吴与蜀汉的和解。这一举措,不仅有效地减轻了蜀汉的外部压力,也使得东吴不再支持蜀汉境内的叛乱势力,为蜀汉提供了宝贵的喘息空间。

从“孤立”到“联合”

恢复孙刘同盟后,蜀汉不再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而是能够与东吴共同面对魏国的压力。这一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蜀汉的外部威胁,使得蜀汉可以集中力量进行北伐。建兴四年(226年),魏帝曹丕去世,诸葛亮迅速调动兵力,屯驻汉中,为后来的北伐奠定了基础。

到了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开始了针对魏国的第一次大规模北伐,先后发起了几次重要战役。在这个过程中,东吴的帮助不可忽视,吴蜀联合的战略为蜀汉的北伐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进一步推动了蜀汉争取中原的计划。

结语:蜀汉的政治智慧

综上所述,在蜀汉内外危机四伏的背景下,诸葛亮凭借出色的政治智慧,成功稳住了蜀汉政权。他通过调整政权结构、强化政治宣传、积极争取外部支持以及与东吴的外交合作,不仅避免了蜀汉的灭亡,还为后世三国鼎立局面的延续提供了动力。虽然最终蜀汉未能完全中兴,但诸葛亮的贡献无疑是蜀汉能够坚守至最后的关键因素。他的谋略和智慧,也成为了历史上的楷模,深刻影响了后世。

虽然蜀汉最终未能恢复整个汉朝的帝国疆域,但诸葛亮的伟大政治成就使得蜀汉依旧被后人视为大汉帝国的延续,汉朝的精神在其消亡后依然影响深远,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中不可磨灭的象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陕西咸阳首次发现北魏早期墓葬 11月21日,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披露,考古人员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清理了一批古代墓葬,其中一座北...
原创 大... 在中国,几乎所有人才的选拔都依赖于考试,比如中考、高考、考研和考公等,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古代。然而,...
原创 五... 其实相信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我对命运是存在敬畏心理的。因为历史看多了,社会阅历多了,见的人多了,有时...
原创 术... 中国古代出现过许多著名的“神童”,他们从小就在某些领域展现出惊人的才华,长大后也往往能有非凡的成就。...
原创 粟... 1979年7月,粟裕将军已经72岁,因身体不适在青岛的八大关休养。每当他感觉身体好些时,他便会和身边...
国宝时刻 | 跨越千年的盛唐遗... 玛瑙为身,镶金为首。一段丝路传奇,凝于宴饮之器。它盛放过西域的葡萄美酒,也见证过长安的万千气象。何等...
原创 曾... 谁能想到,百年前一个在日本秋田县出生的体弱乡村孩子,竟然能够准确预言关东大地震和广岛核爆?他甚至在自...
原创 曹... 当曹操的六员大将围攻吕布时,吕布手下的八健将为何没有出手相助?实际上,这背后有三个主要原因。 在《...
原创 蒋... 在长征的故事里,有这么一个挺特别的人物,他叫张振汉,本来是国民党军队的中将,还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但...
原创 比...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神秘的夏朝。夏朝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奠定了世袭制的基础,推...
两千年前泰国仿玛瑙玻璃珠是如何... 中新网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泰国中部一处约两千年前遗址出土的仿条纹玛瑙黑白玻璃珠是如何...
原创 当... “八嘎!苏联人到底想怎么样!” 这是一名普通的日军在面对苏联军队不按常规出牌时的愤怒吼声。 ...
原创 民... 1868年,明治天皇发布诏书,宣称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此言论激起日本社会的民族主义热潮...
山西发现一座距今4300年的“... 记者日前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因发现三重环壕而备受关注的山西沁水八里坪遗址,今年考古发掘又取得重大...
原创 解... 欢迎大家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033期。在1948年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期间,我方公布了国民党43名头等...
原创 团... 1948年10月下旬,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二十七旅在旅长崔建工(后来改名为崔建功)的指挥下,开始向黄河...
守关心声:戈壁雄关的科技把脉人 戈壁雄关 的科技把脉人 守 关 心 声 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嘉峪关 作为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 已有6...
故居管理中心调研组赴中国社会科... 11月20日上午,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副主任衣学磊率队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调研,与近代史研究所...
日本应该记住,台湾是中国的台湾 本报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崔琦)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0日表示,日本侵略者在台湾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
原创 浙... 浙江省,简称“浙”,省会杭州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 。 根据传统的地理划分,以钱塘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