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说李世民只是一个成功了的赌徒?看看李建成的势力就知道了
迪丽瓦拉
2025-09-18 11:31:50
0

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了震惊朝野的玄武门之变,将亲兄李建成击杀。

两个月后,李世民的父亲李渊被迫让位,李世民从此开启了持续二十三年的“贞观之治”。

尽管这一事件让李世民成功登上了帝位,但后世却常常以此事为指责他的利器,认为他手段过于残忍。甚至有人认为李建成比李世民更为出色,应该是更适合当皇帝的人。

对于这些评价,时间已经过去千余年,谁都能找到足以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言语已经难以改变任何人固有的认知。

然而,有一点是无法否认的,那就是李建成的势力之大,足以证明李世民当时只是一个大胆的赌徒。如果没有玄武门前那一箭的决断,唐朝的帝位绝不可能属于他。

要明白这一点,我们得从玄武门事变的背景说起。

唐高祖李渊统一全国之后,关于他对国家政治和发展的关注度,人们没有确凿的证据,只是他对后宫的兴趣却始终未曾改变。

《唐书》记载,李渊晚年宠幸的嫔妃多达数十位,生下了如滕王李元婴等近二十位皇子。

虽然后人常认为李世民登基后篡改了史书,以改善自己在历史中的形象,但李世民并没有必要刻意抹黑自己。

如果我们愿意从一个利益的角度出发来看待这个问题,李建成是否有可能联合宫中的嫔妃们,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支持?这些嫔妃,无论是支持李建成还是李世民,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身在宫中的地位,保护自己的儿子。

因此,当李建成与李世民展开权力争斗时,作为太子的李建成必然得到更多支持。他自然不会放弃这个帮助自己的机会。

于是,史书中提到李建成联合嫔妃诬陷李世民也变得可信。当然,关于李建成与李元吉与嫔妃私通的野史,我们可以当作一种传闻,毕竟没有确凿证据。

那么,太子与后宫嫔妃联手诋毁另一位王子,结果会如何?

李渊作为父皇,虽然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犹豫不决,但随着太子一方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也不可能继续保持中立。

一旦李渊决定传位给李建成,那么李世民的机会就完全没有了。因此,李世民不得不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只要能够除掉李建成,李渊就不得不将帝位传给自己。

当李建成走出玄武门的那一刻,李世民的弓箭早已准备就绪。李建成当场被射杀,李元吉也被斩首。

面对李世民如此果决的手段,李渊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此时他已经无法再压制李世民,只能将帝位传给他。

正因为如此,李世民的成功才显得如此充满风险,他无疑是一个成功的赌徒。

李建成的三大优势,深深地限制了李世民的机会。

李世民无论如何优秀,也无法改变李建成作为太子的事实。即便他能够修改史书,这一事实也不会改变。

李世民所能做的,只是修饰一些事实,为自己的一些行为找借口。可是,改变长幼顺序,这不仅仅是不尊重传统,更是对天下人的不公。

中国封建社会讲究嫡长子继承制,这是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即便家族中有更为优秀的子嗣,皇位依然会传给长子。

从大禹传位给其子姒启开始,父传子、家天下的模式已经形成。到了西周时期,更是有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制度。

从这个角度来看,嫡长子继承制已经根深蒂固,传承了数千年。

李世民虽然拥有出色的能力,但如何能够挑战李渊和那些尊重传统的大臣们呢?

李建成不仅仅有正统继承的优势,他的支持者也远比李世民多。

李建成面临李世民时的优势,比后世想象的要大得多。即便李建成并不出色,仅凭这一点正统优势,他也远比李世民占有更大的资本。

更何况,李建成的继承优势并非空穴来风。按照当时的规则,皇位传给长子不仅是合乎传统的选择,也是所有臣民和百姓普遍认同的。

在这种情况下,李建成自然拥有比李世民更强的号召力。更不用说,李建成已经在掌控宫廷的权力网络上占据了先机。

即便李世民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唐书》也记载了他在李渊征战中立下的赫赫战功,成为唐军的重要领导者,名声一度超过许多其他王子。

然而,李建成在与刘黑闼的战斗中所立的功,同样足以与李世民的功绩抗衡。

在这种情况下,李建成虽然不需要具备很高的军事才能,但只要他能够证明自己有一定的能力,就足够让他维持太子的地位。

这一点虽然看似不公平,却是可理解的,太子并不一定要有超凡的军事才能,重要的是他能有治理国家的能力。

就如同古代王侯将相送子赴军,谁在乎他们是否有足够的军事能力?只要他们参与其中,取得一些胜利,就能收获比普通士兵更高的待遇。

因此,尽管李世民可能在军事上更为出色,我们仍不得不承认李建成在传承上的优势是难以撼动的。

到了这个地步,李世民几乎没有机会可以成功,除了用冒险的方式与李建成赌上一场。

如果失败,秦王之位必然丧失,甚至连命也可能丧失。若成功,他将不再受到李建成的威胁,李渊即便不愿,也不得不将帝位传给他。

正是李世民这种极度果断的决策,使他最终掌控了唐朝的命运。

与李建成相比,李世民不只有勇气,更拥有冷酷的手段。

若李建成没有如李世民那样的决断力,他就无法像李世民一样成功掌握天下。而李世民的成功,也证明了他的果敢与智慧。

不管后人如何评说李世民的手段残忍,但他无疑是唐朝历史上一位卓越的帝王。

最终,李世民的胜利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帝位,也为后人留下一段辉煌的治国传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历史上的高句丽与中原王朝是什么... 2025年4月,一方边长仅2.8厘米的“晋高句骊归义侯”马(驼)钮金印 在香港拍出1079.7万港元...
原创 曹... 在东汉末年三国纷争之际,曹操的家世颇具复杂背景。曹操原姓夏侯,其父曹嵩被大宦官曹腾收为义子,因此夏侯...
原创 十... 中国历史上,皇帝众多,有的开创大一统王朝,有的则分割割据,起伏跌宕,各有千秋。那些开国皇帝中,谁的开...
原创 1... 好的,我会按照你的要求对这篇文章逐段进行改写,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加入一些细节描述,让文章更丰富生动。...
原创 1... 17世纪的风云:东西方势力的激烈交锋 17世纪是大航海时代的鼎盛时期,全球的海洋成了东西方列强激烈角...
原创 1... 1912年2月,清朝最后一任皇帝宣统帝退位,孙中山也因形势所迫辞去了临时大总统职务,把这个重担交给了...
原创 毛... 1943年,毛主席应当时359旅旅长王震的邀请,在那个物资匮乏、缺衣少食的艰难时刻,享用了由王震亲自...
原创 戈... 戈尔巴乔夫先生去世后,全球的目光纷纷聚焦于他,关于他的评价也热烈展开。无论是围绕这位历史人物本身,还...
原创 毛... 1941年冬天,延安迎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时刻,“汉中特训班”的间谍案件终于被揭露,超过六十名军统特务...
原创 刘... 滚滚长江水向东奔流,浪花一波接一波地淘尽了无数英雄豪杰。 随着三国故事的不断推进,一个又一个英雄逐...
原创 诸...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同时丰富细节,字数变化不大。 --- 诸葛姓本为小姓,全...
原创 毛... 1958年8月,毛主席在抚顺进行视察工作。在视察过程中,他特意提出要见自己的十弟毛泽青。市委工作人员...
原创 韩... 曾几何时,世界的文化舞台上,鲜有人能与日复一日的潮水相抗衡。潮起潮落,风云变幻,但总有那么一些独特的...
原创 南... 明朝末年,天灾不断,社会矛盾激化,关外的女真族也渐渐蠢蠢欲动,百姓生活陷入极度的困苦和动荡。远在西北...
原创 我...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每段的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让内容更丰富一些,且字数变化不...
原创 日... 好的,我会按照你的要求,将文章逐段改写,保持原意并适当丰富细节描述,同时总字数尽量不变。 --- 外...
原创 秦... 秦始皇被誉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帝王。他的治国理政和雄壮武功,成就非凡,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
原创 民... 好的,我帮你把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同时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描写,让内容更丰富生动。字数变化不大,...
原创 为... 提到“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很多人都会立即想到这位气吞万里如同神话般的英雄。他无畏无惧,宁...
原创 多... 1912年2月12日,年仅六岁的溥仪正式宣布退位,标志着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体系宣告终结。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