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下令清查其家产,查抄的结果令刘禅怒摔酒杯
迪丽瓦拉
2025-09-20 01:32:19
0

东汉末年,天下大势分裂为三,群雄并起,纷纷展示各自的才干与谋略。在这风起云涌的乱世之中,机会无处不在,但能否把握住则是成败的关键。作为《三国演义》中带有浓厚主角光环的人物,刘备早已不满足于靠卖草鞋维生,随着他对权力的渴望不断膨胀,他开始谋划更宏大的霸业。

想要在这动荡时代站稳脚跟,单凭一己之力难以有所作为,必须广纳贤才,集结足够的力量,方能开辟更广阔的天地。在成功拉拢关羽和张飞这两员猛将后,刘备心中依旧难掩沉重,因为他缺少谋士的帮助,而那句江湖流传的预言不断在他耳畔回响,令他焦虑难安。

这句谶语便是:“卧龙凤雏,得其一者,便可得天下。”所谓卧龙凤雏,即指诸葛亮与庞统。令人惊讶的是,这两位智者竟同时归属刘备麾下,按照预言,刘备似乎已经握有了夺取天下的双重保障。

然而,现实并不尽如人意。庞统英年早逝,令刘备内心蒙上一层阴影;而他本人也未能如愿统一天下、恢复汉室江山。凤雏一死,刘备麾下只剩下卧龙诸葛亮,从此,诸葛亮成为以刘备为核心的蜀汉阵营中无可替代的首席谋士,承担起绝对的智囊职责。

诸葛亮对工作极为敬业,甘愿燃烧自己,照亮蜀汉的前路,毕生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更是成为蜀汉的中流砥柱,尽心竭力扶持刘备的继承人刘禅,抱着北伐中原、灭曹魏、成就不世伟业的壮志。

只是“出师未捷身先死”,这句话道尽了诸葛亮的遗憾。在多次北伐未见成效且损失惨重后,诸葛亮郁郁而终。其逝世不仅令蜀汉元气大伤,也让刘禅真正体会到了作为皇帝的重量与无奈。

为了寻找自身的存在感,刘禅努力模仿诸葛亮,甚至听信谗言,下令清查诸葛亮的家产。清查结果却令刘禅大失所望,气得当场怒摔酒杯,内心的失落可见一斑。

在诸葛亮的鼎力相助下,刘备政权逐渐壮大,成功建立蜀汉,与曹操的魏国、孙权的吴国三分天下。三股势力你争我夺,交替攻伐,掀起了三国鼎立的激烈主旋律。

在这三大阵营中,曹魏实力最为强盛,孙吴紧随其后,而蜀汉则相对弱小。面对强大的曹魏,孙吴和蜀汉不得不结盟对抗。然而,当曹魏被暂时遏制后,孙吴与蜀汉又开始内耗厮杀。刘备一系列冲动的决策使蜀汉元气大伤,锐气不再。

刘备最后一次出兵东吴,实际上是意气用事,导致大败。当关羽被杀后,刘备怒火中烧,未听从诸葛亮劝阻,执意发动战争,结果惨败收场。

伤心郁闷中,刘备生命走到了尽头。为了确保蜀汉的延续,他将幼子刘禅托孤于诸葛亮,开启了蜀汉的“诸葛亮时代”。

有人可能质疑,刘备死后刘禅即位,为何说是诸葛亮的时代?原因在于刘禅缺乏担当,如同烂泥扶不上墙,而诸葛亮则掌握实权,成为蜀汉真正的权臣。

诸葛亮在当时的地位堪比东汉末年的曹操,手握军政大权。刘备生前,蜀汉军政分权,但他去世后,这两权合一,全归诸葛亮掌控。名义上的皇帝刘禅,权力所剩无几,顶多掌管祭祀,诸葛亮根本没有义务替他操心家事。

现代人常认为刘禅憨厚甚至愚钝,但深究其背后,或许是为了自保。刘备去世后,忠心猛将纷纷老去或殒命,能够成就大业的少之又少,而年轻一代几乎全都听命于诸葛亮。

刘禅无力从诸葛亮手中夺权,只能被动等待。等待中,他选择了享乐,认为这是最安全的策略。

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的嘱托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此话暗示若刘禅不称职,诸葛亮可自行掌权。这无疑捏住了诸葛亮的“命门”,让他不能轻易放弃刘禅,必须在群臣面前维持形象。

人皆有死,诸葛亮亦如此,但他的去世对蜀汉政权是毁灭性的打击,同时对刘禅而言,也算是一种解脱。

表面上,刘禅虽显哀伤,心中却颇为欢喜。随后他连下两道命令:

一是禁止官员公然吊唁诸葛亮,禁止百姓私自为诸葛亮建庙祭祀。

二是将军政大权彻底分离,任命蒋琬为大司马主管政务,费祎为尚书令兼大将军掌管军务,废除丞相一职。

显然,这两项措施直指诸葛亮生前权力过于集中,显示刘禅对诸葛亮并非真正尊敬。

诸葛亮心思缜密,或早料到刘禅将来会秋后算账,临终前特意上报了自己的家产清单:

“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足,臣在外任职无私自调度,衣食悉依俸禄,无别生计。若臣死,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

意即诸葛亮自述家产清贫,子孙生活无忧,全凭官府俸禄,未有额外积蓄。

然而诸葛亮死后,一些臣子揣测刘禅心思,刻意污蔑诸葛亮贪腐,认为他财产远不止报表所列。

刘禅本想撼动诸葛亮神话,清算其家产,但最终失望而归。诸葛亮遗产确实如实申报,无任何私吞之举。

此结果令刘禅勃然大怒,甚至当众摔杯,怒不可遏。

为何刘禅如此愤怒?有人说是对那些谗言者的愤怒,他们无凭无据中伤诸葛亮;也有人认为刘禅气愤的是没能抓住诸葛亮把柄,反而让诸葛亮形象更高大。

我更倾向后者,毕竟在刘禅眼中,诸葛亮不应如此清高,现实却狠狠打了他一巴掌。

参考文献:《三国志》等。(图网,侵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贺... 提起贺龙元帅,许多读者可能会知道他是南昌起义的总指挥,而南昌起义的爆发时间,也正好定在了“八一建军节...
如果岳飞不死,金国会被灭掉吗?... 1140年,郾城大捷!岳家军如狂飙席卷中原,朱仙镇大破金军铁骑。那一刻,黄河以北的故土仿佛触手可及,...
宋念申:为什么日本不能彻底反省... 【文/ 宋念申】 用什么“超克近代”? “超克”是日语词,对应英语中的overcome一词。可以理...
原创 近... 1644年,清朝入关,中国的历史开始逐步迈入近代。与中国同一时期,亚洲的其他国家也在进行着各种改革,...
原创 赵... 如果您欣赏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按钮。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期待为您带来更加舒适的阅读体验...
原创 商... 在神话故事《封神演义》里,周武王伐纣之时,许多神仙都参与了其中,甚至在红沙阵中冒险献祭之后,也能够被...
原创 诸...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及发...
原创 赵... 一觉醒来,竟然摇身一变成为皇帝,这样的体验该是多么震撼人心、超乎想象啊? 而赵匡胤,这位最初不过是...
原创 侯... 一、侯景之乱:金陵城破的血色黎明 公元 549 年 3 月,建康台城的宫墙在烈火中震颤。侯景叛军的...
原创 诸... 说到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丞相,几乎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独特的选择。而谈到最具智谋的军师,恐怕又是一场争论...
原创 非... 在朝鲜战争中,有一个来自非洲的国家曾狂妄自大,声称自己是“世界第二强国”,并扬言要教训志愿军。可是,...
原创 晚... 晚唐故事:黄巢入关中称尊,巾帼犹知不惜生 贼众入京,如何这般迅速?原来,田令孜召募新军,统是裘马鲜...
中国发现三十万年前“最早木器”... 甘棠箐先民用木器挖掘植物根茎示意图。甘棠箐遗址研究团队供图 7月4日,甘棠箐遗址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
傅国涌:历史是一个民族的心灵 一、“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始作俑者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直至今天,这句流行了六十多年的话...
原创 这... 《斩明》——以用人得失与权谋之路,描绘大明王朝的权力长卷(22) 上一章回顾:绝世文臣——大器晚成...
原创 迁... 文 / 子玉 国都的选址关乎一个国家的兴衰,这在历史上是一个铁一般的规律。 梁惠王九年(公元前36...
原创 “... 提到魏晋时期,很多人都会联想到战乱、隐逸以及那个时期特有的“风流”气息。在魏晋文人群体中,风流并不单...
原创 郑... 要提到明朝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永乐年间无疑是最为显著的。明成祖朱棣执政期间,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
原创 被... 在清朝的三位创世帝王中,清太祖努尔哈赤无疑是这个王朝的奠基者;而清太宗皇太极则是清朝的实际开国皇帝,...
原创 项... 公元前206年,项羽在关中大肆分封诸侯,其中将军共敖被封为临江王,统辖南郡、黔中郡和长沙郡,定都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