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统帅,出身于楚国贵族之家。秦朝末年,他随叔父项梁一同发动起义。秦朝覆灭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一位以武力和勇猛著称的将军,这位英雄自然拥有一批英勇善战且极具才干的将士在身边辅佐。
项羽麾下被称为“五大将”的五位将领,都是西楚时期的顶尖英雄。他们个个勇猛过人,作战技巧高超,智谋与勇气并存,成为项羽军中的中坚力量。
第一位是龙且。龙且被视为项羽最为骁勇的猛将,二人自幼一起成长,情同兄弟。项梁起义时,龙且表现出极大的勇猛。在楚汉战争中,刘邦派遣韩信攻打齐国,项羽则派龙且带兵救援。龙且与韩信激战良久,但韩信假装败退,引诱龙且追击,随后韩信让人提前掘开河堤,洪水猛涨,阻断了楚军大部队的汇合。龙且孤军奋战,最终被汉军骑将灌婴所斩,楚军遭受惨重败绩。项羽得知龙且战死的消息后,痛哭流涕,哀痛非常。
第二位是英布。英布原是平民出身,因犯了秦律被施以黥刑,随后被发配至骊山服刑。在骊山期间,他结交了不少豪杰,甚至与一帮人变成强盗。项梁起义后,英布投靠了他,并因其勇敢善战而备受器重。在项羽与秦将章邯的战役中,项羽命令英布率先渡河攻击秦军,英布多次击败章邯军队并切断了秦军的粮道,为大败秦军立下赫赫战功。后来齐王叛乱,项羽征召英布参战,但英布以病推辞,后在刘邦与项羽彭城之战中,英布也以病未出战。项羽因此对英布心存怨恨,担忧其可能的背叛。果然,英布归顺汉军,后来与韩信、彭越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第三位是季布。季布出身楚地,是一位讲义气的侠士,极为重视承诺。他乐于帮助弱者,主持公道。楚地流传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也由此诞生了成语“一诺千金”,表达了他守信如金的声誉。
第四位是钟离昧。钟离昧是项羽手下集智慧与勇气于一身的猛将,也是“五大将”中最具谋略的一位。在楚汉战争中,他多次在与刘邦的正面交锋中给予汉军重创,因此刘邦对他既害怕又憎恨。后来,陈平设计反间计,利用项羽多疑的性格成功使其内部忠臣纷纷离去,但钟离昧依然坚定地追随项羽,这更激怒了刘邦。楚汉战争结束后,刘邦对钟离昧的忌惮和记挂一直未曾消减。
第五位是虞子期。虞子期与虞姬有兄妹关系,他以制造兵器著称,当地颇有名气。项羽起兵时急需大量兵器,便找到虞子期帮忙。项羽与虞子期妹妹因频繁接触,渐生情愫,后来在虞子期的撮合下,二人走到一起。虞子期随后加入项羽阵营,最终在垓下之战中随项羽一同战死。
实际上,正史中并没有明确记载项羽麾下“五大将”的具体排名或评价。这一说法直到清末民初,由小说家蔡东藩在《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中才将这几位并列为“五大将”。而虞子期更是明朝甄伟所著《西汉演义》中的虚构人物,他是虞姬的堂弟,后被影视作品多演绎为虞姬的亲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