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这不是鸡汤:唯有真正的失去一切,你才能明白,你是多么的强大
迪丽瓦拉
2025-09-20 03:03:04
0

《斩明》——以用人得失与权谋之路,描绘大明王朝的权力长卷(22)

上一章回顾:绝世文臣——大器晚成,手段犀利,结怨众多,最终功成身退。

正德十二年,一位出身江西广信府贵溪县的年轻才俊通过了进士考试,被任命为行人司的行人,肩负着出使湖广和云贵,调查地方民情的重任。

行人司,古代官署中专门派遣官员出使巡察各地的机构,其内唯一职务便是“小行人”。

之所以称之为“小”行人,是因为行人在官阶上仅属于正九品的低级官员。

这层级可谓是九品芝麻官的典型代表,与俗称的“芝麻官”差别无几。

然而,夏言并未因此而灰心,反倒抱着满怀热忱,深入地方,踏遍山川河流,亲身感受基层民众的生活疾苦。

虽然生活艰辛,甚至带有几分清苦,但这段历练对他而言却极为珍贵。

大明朝的大多数读书人,一生大抵都围绕着读书和科考转圈。

若科考失利,只能继续埋头苦读,直至考取功名。

一旦考中进士,往往被分配到翰林院,担任编修或学士,继续在体制内磨炼数年,最终才有机会入朝为官。

这些人在成为官员之前,生活枯燥乏味,唯一的内容便是埋头读书。

若未遇死劫,便是死读书,读死书。

官位愈升愈高,所议论、研讨、执行的则是关乎国家和百姓的大计,然而他们却极少深入基层,根本不知大明到底如何,百姓究竟过着怎样的日子。

他们对国家的认知,更多的是基于理想化的幻想。

夏言结束地方巡察返回京城复命时,正值明王朝权力更迭之际。

正德皇帝朱厚照意外落水身亡,其堂弟朱厚熜顺势登基,成为新皇。

朱厚熜登基初期,最主要的事务便是备受争议的“大礼仪之争”。

他一方面需稳固皇位,剿除旧势力,打击不顺从的大臣。

对像夏言这样的官员,他只是简单地作出安排:

“你之前是四处巡游的官员,现朝廷局势混乱,京官职位无需担任,不如继续下乡巡视。”

于是,刚完成一轮差遣的夏言,再次踏上漫长的外派之路,这次一待就是七八年。

虽然古代的出差异常辛苦,但这却是极具潜力的历练机会。

这七八年间,夏言的官阶逐步上升。

到了嘉靖八年,也就是公元1529年,夏言回京,已晋升为吏科都给事中。

虽说此职仍属正七品,算不上高官,但相较于九品小官,这是一大飞跃。

然而,从九品升至七品,夏言花了近十年时间。

若想继续晋升,恐怕还要漫长等待。

当然,人生际遇并非单靠耐心等待,有时年轻人的命运需要契机。

许多长辈教育年轻人时,常告诫:“凡事勿激进,顺其自然,随波逐流,一切自会有解。”

但实际上,“以静制动”不过是两个高手之间的博弈。

他们远远超越了市井之计,用各自的“静”进行较量。

而年轻人呢?不敢拼搏闯荡,便不配称为年轻。

长辈的“顺水推舟”只适用于已接近停滞的平静水面。

而年轻人的人生,正如逆流而上,若不奋力前进,便是退步。

夏言不愿被时光消磨,于是敏锐捕捉机会。

嘉靖九年二月,明世宗朱厚熜忽然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将天地祭祀分开进行。

以往皇帝祭天祭地,一拜天、二拜地、三拜祖宗,依次完成。

如今,他主张先祭天,次日再祭地,将天地礼仪分隔开来。

朱厚熜的这一变革,实质上是对祖宗礼法的挑战。

朝臣们是祖宗成法的坚决守护者,因而朱厚熜此举被视为对他们的挑衅。

他意在表明,大礼仪之争已经赢得胜利,今后的政务均由他一手决定。

一场祭祀变成两场,表面看来微不足道,但这一举动却引起朝野震动。

几乎所有大臣,包括当时的内阁首辅张璁,都坚决反对。

缘由简单:祭祀仪式乃太祖朱元璋定下,《皇明祖训》中明确规定,历代皇帝无敢违背。

对大臣们而言,朱厚熜的行为极端叛逆。

此前大礼仪之争时,虽有张璁力挺皇帝,但如今,满朝文武齐声反对,张璁保持沉默。

朱厚熜对这一切了然于心。

当年,张璁尚无官职,为自保敢于拼命。

失去一切的人,往往最强大。

美国歌手鲍勃·迪伦年轻时一贫如洗,在纽约酒馆苦唱,每日仅得二十五美分。

他曾草率签下一份厚厚的唱片合约,未曾仔细阅读。

当被问为何不担忧时,他回答:“我已无所失去。”

多年后,他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作曲家获此殊荣。

唯有失去一切,方能显露真正的力量。

当年无所畏惧的张璁正是如此,输了便退场,赢了则得皇恩。

如今,张璁位高权重,拥有太多,亦害怕失去。

若挺皇帝,将招众怒,遭弹劾如何是好?

拥有愈多,越步步为营;失去愈少,无所顾忌。

朱厚熜明白,朝堂每个时期,都会有如张璁这般的存在。

“张璁”不仅是个人,更是一种象征。

果不其然,朱厚熜遭满朝大臣攻讦之际,夏言挺身而出。

混迹官场十余载,夏言依旧是小小给事中,晋升缓慢。

他深知,依靠这缓慢进度,待到有资格入阁已是白发苍苍。

年轻的他,不愿被时间耗尽。

于是赌上一切。

在众人纷纷批评皇帝时,他公开上疏,坚定支持皇帝。

大明若能造就一位张璁,自然也能成就夏言。

事实证明,别跟皇帝作对。

若所有人都与皇帝较劲,唯独你不与皇帝为敌,晋升必成定局。

支持皇帝的大臣,得的是实际回报。

而守护成法的忠臣,虽有自尊,却难得实利。

朱厚熜被朝臣质疑时,夏言的支持如“清风拂泸沽,秋雨润九寨”,令皇帝心悦诚服。

只要有人助皇帝,皇帝便多一分底气。

左顺门百官逼宫的惊险他曾历经,几个文官的批评对他朱厚熜而言无足轻重。

更重要的是,朱厚熜发现了这个默默无闻的夏言。

他如同昔日张璁,是个精明的既得利益者。

这样的人,将为皇权独尊献出一切。

唐代诗人李贺曾言:“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如今,次序正好倒转:大臣先为皇帝赴死,皇帝再回报以恩泽。

生即死,死即生,朱厚熜自问:“我有何错?一切都是你们的错。”

下一章预告:爱情保卫战——当“第三者”夏言出现,张璁如何捍卫他与嘉靖皇帝的“爱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蜀... 263年,邓艾的军队已经逼近成都,蜀汉的后主刘禅最终选择投降,这标志着蜀汉政权的彻底覆灭。次年,幸存...
原创 龙... 在史书的浩瀚篇章中,龙阳君的身份犹如一片禁地,掩映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他不仅是历史上一个孤特的存在,更...
原创 铁... 铁原是位于朝鲜半岛中部的一个重要郡,地处朝鲜和韩国的交界,临津江将其与韩国分隔开来,是朝鲜半岛的粮食...
原创 这... 2024年3月25日,湖北省博物馆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公布了利用3D打印技术复原的两千多年前秦...
原创 范... 历史的长河里,总有一些表面看似叛逆、实则深藏玄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北宋著名宰相范仲淹,以及他...
原创 朱... 当然,以下是你提供文章的改写版,我在保持原意不变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细节描写,让内容更生动丰富,同时...
原创 后... 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许多事件和人物的故事往往被胜利者所定义。历史的编纂者通常会挑选对自己有利的版本,...
网上山东抗日战争纪念馆新馆,今... 今天(7月7日)上午,网上山东抗日战争纪念馆新馆正式上线。网上山东抗日战争纪念馆新馆由省委宣传部、省...
原创 迩... 在阅读本文前,诚邀您点击“关注”,这样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与分享,也能让您更便捷地获取更多相关内容,感...
日本民间团体集会纪念七七事变8... 今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88周年。四个日本民间团体在日本埼玉市共同举办纪念集会,呼吁铭记历史、深刻反省...
原创 郑... 1654年,郑成功在厦门大营前召集了众多将士,商议清朝所提出的招降条件。清朝派出的谈判代表早已到位,...
原创 民... 世人普遍知道蒋介石的妻子是宋美龄,但很少有人知晓,年轻时的蒋介石情史丰富,曾经历过三段婚姻,而宋美龄...
原创 蒋... 1934年10月,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在被国民党军围追堵截之际,迫于形势不得不实施战略性...
原创 除... 丞相这一生中,真正被“自己人”坑过的也就两位,一位是因大意失去街亭的马谡,另一位便是本文主角——李严...
原创 非... 在非洲肯尼亚西部那片遥远且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上,藏匿着一个保留着古老一夫多妻制传统的部落。在这片充满...
原创 一... 历史开讲:春秋五霸与秦穆公的治国之道 提到春秋五霸,学术界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是齐桓公、晋...
原创 长... 公元前260年,秦国的扩张之路遭遇了赵国的强大阻力,长平成为了秦军进攻的瓶颈。此时,秦王一统六国的雄...
从香港到韶关:一条用统战智慧搭... 1941年底,香港沦陷,300多位中国文化精英命悬一线。 一场跨越9个月、穿越封锁线的绝密大撤离悄然...
原创 貂... 江山代有风华,红颜常伴妖娆凄艳。21岁的杜晓欣是一位年轻的网络小说作者,她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心中突...
原创 古... 在长安城的朱雀大街,每当梆子声划破寂静的夜空,打更人提着灯笼掠过坊门,便会惊起栖息在屋檐下的寒鸦。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