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清朝皇帝的作息时间吗?
早前,网上流传了一份雍正皇帝的作息表,表中显示他每天清晨四点钟便起床,开始处理朝政事宜。每天,他大约需要用毛笔写下将近一万字的文字,回复上百份奏折,安排得非常紧凑。许多网友在看到这份作息表后纷纷感叹:“这也太累了吧,皇帝也不需要这么拼吧!”
像雍正一样的皇帝,历史上并不少见,朱元璋、朱棣和雍正,都是典型的工作狂。以雍正为例,据史书记载,他几乎每晚都只能睡不到四小时,持续了整整13年,连休息时间都在忙于政务,丝毫不敢懈怠。
雍正生于1678年,康熙帝去世后他登基时已年届44岁。其实在登基之前,雍正是众多皇子眼中的“闲人”。他从小酷爱佛教,闲暇时便沉浸于禅修、诗词、书法等活动,甚至曾亲自下田耕作,过着一种远离政务的清静生活。也正因如此,雍正给人一种恬淡、无争的形象,甚至连康熙帝也因此对他产生了不少好感。康熙帝并不喜爱儿子们过于张扬的野心和结党营私,雍正的低调与关心父亲的举动,使得他成为了康熙眼中的理想接班人。
然而,当雍正登基后,他彻底改变态度,不再是那位温文尔雅、闲散自在的“佛系皇子”。他变得异常勤勉,事事亲力亲为,每天的作息几乎没有一点空闲,仿佛成了一个身心投入、工作至上的“职场狂人”。
古人有句老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没有电灯、没有煤油灯的古代,大家的作息都以自然规律为准,通常是日出而起,日落而休。雍正的作息表也很符合这一点——他每天的起床时间是寅时,也就是清晨四点。起床后,在太监的帮助下,他开始穿衣洗漱,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工作。
当一切准备妥当后,雍正会在卯时开始上朝,也就是五点到七点之间,他会听取大臣们的汇报,讨论国家的重大事务。这段时间里,雍正几乎总是空腹开会,很多大臣甚至需要提前起床,跨越长距离赶到紫禁城,才能准时参加早朝。
两个小时的早朝结束后,时间大概是八点钟,雍正才有机会吃上一顿简朴的早餐。由于雍正崇尚节俭,早餐并不会很丰盛,通常是一些粥和点心。而且,雍正可以选择独自用餐,或者与妃嫔们一起吃饭,这也是皇帝与后宫妃子建立感情的一种方式,类似于我们在电视剧《甄嬛传》中看到的场景。
吃过早餐后,雍正会前往慈宁宫请安,向皇太后行礼问候。在清朝宫廷中,向太皇太后请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礼仪,不仅是皇帝需要,请安也是其他宫中的皇后和妃子们每天的必修课。此举体现了宫廷内部尊卑有序的礼节。
请完安后,雍正并没有停下来休息。实际上,这时他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早晨是雍正学习的黄金时段,他每日必读《圣训》和《实录》两本书。《圣训》是前代皇帝对大臣们的告诫,而《实录》则是历朝编年大事记,记录着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大约从九点半到中午十二点,雍正会批阅奏折,召见大臣。值得一提的是,雍正批阅奏折时非常认真,不仅会仔细分析其中的内容,回答各类问题,甚至对奏折中的错别字也会用红笔标出,足见他工作的严谨态度。
到了中午,雍正会休息片刻,吃完午饭后,便是相对较为轻松的自由时间。他会利用这段时间欣赏古玩字画,和妃嫔、皇子们在一起交流感情,这也是宫廷内的一种社交活动。
古人讲究“过午不食”,因此,雍正的正餐就仅限于早餐和午餐。尽管作息表中提到他会在晚上六点享用酒膳和汤饭,但这些只是简单的点心或宵夜,算不上正餐。晚餐过后,雍正会继续诵经,按照他对佛教的虔诚信仰,晚间的祈福活动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到了晚上八点,雍正会再次进行洗漱,然后上床休息,结束充实的一天。第二天,他又将继续重复这一套紧凑的作息安排。
或许有人看到雍正的作息表后,会认为他的工作量并不算大,毕竟大部分工作都在上午完成,下午和晚上还有较长的空闲时间。但实际上,雍正的工作量远远超过常人。在他统治时期,三品以上的官员都可以直接向他上奏折,据统计,雍正年间每年收到的奏折多达14.7万件,而他亲自批阅的奏折数目超过4.16万件。雍正批阅奏折时非常认真,有时甚至会写下长达千字的批语。
不过,在这些奏折中,并非每一份都是有价值的。有些官员写奏折纯粹是为了讨好皇帝,表扬他的业绩,甚至有些奏折完全是“溜须拍马”的性质。一次,江南总督范时绎在向雍正递交的奏折中专门歌功颂德,结果雍正看后大为愤怒,批道:“朕日理万机,毫不体朕。”意思是,他如此繁忙,居然还要浪费时间阅读这些毫无意义的奏折,实在是不能容忍。
雍正的勤勉在他登基后的第三天就显露无疑。据史料记载,当时他接到了一些大臣的建议,劝他放缓工作节奏,但雍正却断然拒绝,甚至下诏命令各地官员在国丧期间不得隐匿奏折,否则将按大不敬论罪。
雍正执政十三年,勤于朝政、整顿吏治,为康乾盛世的过渡打下了坚实基础。尽管身体状况日渐衰弱,雍正还是依然坚持工作,直到最终因服用矿物丹药中毒而突然去世。据张廷玉的日记记载,雍正当时死因是中毒症状,七窍流血。
从雍正的作息和工作态度中,我们能够得出一个重要的教训: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也应适当劳逸结合,不能一味追求高强度的工作,忽视了身体的健康。就像今天的“996”工作模式一样,虽然努力工作是好事,但过度压榨自己最终只会带来身体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