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为什么东吴存在的时间最长?
迪丽瓦拉
2025-09-20 05:33:38
0

公元263年,邓艾悄然渡过阴平,突然逼近成都,最终导致蜀汉后主刘禅投降,蜀汉政权灭亡。接着,公元265年,曹奂将帝位禅让给司马炎,西晋取代了曹魏的政权。公元280年,西晋派遣20万大军,兵分六路攻打东吴。仅仅两个月后,末帝孙皓投降,东吴灭亡。自此,天下归晋。

从这些政权灭亡的历程来看,东吴政权曾与西晋分庭抗礼,是东汉末年三国中最后一个灭亡的国家。为何东吴能成为三国时期存续时间最长的政权?其中原因并非单一,而是多方面的。

第一,江东天险为东吴提供了稳固的防线

“江东”是古时的地名,指的是长江下游的地区,包括吴、会稽、丹阳等郡。自秦汉以来,江南经济与文化逐渐繁荣,而江东的地理位置尤为优越,为东吴的生存提供了天然的防御优势。

清代学者谢钟英曾言:“江东以京口、建业、武昌、陆口、巴丘、乐乡、荆门为重镇,夹江设防,尤其重视建平。”这表明,江东的地理形势天然有利于防御外敌的侵扰,成为东吴立国的重要保障。

早在建安五年,孙策临终时便对张昭等人强调:“中国方乱,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见成败。”他嘱托弟弟孙权“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孙策早就预见到,曹操统一北方后,将会专心攻占江东,彻底消除东吴的威胁。

确实如孙策所言,曹操在统一北方后,始终想一举拿下江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曹操于建安十三年发动了著名的赤壁之战。这场战争结束后,曹操的水军遭到毁灭性打击,三国鼎立局面得以维持。

东吴的防守策略并非一蹴而就。早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孙权便着手解决江东西门——荆州的问题。孙权听从甘宁的建议,先攻占黄祖,后逐步拓展江东防线。通过一系列战役,孙权最终在建安十三年消灭了黄祖,打开了荆州东部的门户。

然而,曹操并未因此停手。秋天,曹操带兵南下进攻荆州。为阻止曹操南下,鲁肃建议孙权与刘备结盟,共同抵御曹操的进攻。由此,东吴在战略上高度重视荆州问题,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相似,得到了孙权的认可。

第二,孙权的“超长待机”与东吴的政通人和

孙权,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君主,被称为“吴大帝”。他是三国历史上少数几位能够“超长待机”的统治者之一。即便曹操与刘备早已去世,曹魏政权也已进入第四代,孙权依然稳坐江东,维持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孙权的统治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开疆拓土,励精图治;后期,尽管他有一些政治善举,但屡次做出重大的决策错误,尤其与儒家朝臣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导致政权出现危机。尽管如此,孙权的“淮泗集团”和“江东集团”依然保持着较强的政治稳定性,使得东吴在面对强敌时,仍有与曹魏一战的实力。

然而,孙皓继位后,东吴的局势急转直下。孙皓强化了皇权,却任用奸臣,实行苛捐杂税,造成民众和将领的不满。更糟糕的是,他未能充分防备晋国的侵略,反而迷信谶言,发动了北伐的荒唐计划。

尽管东吴的臣子多次警告孙皓,提醒他加强对晋国的防御,但孙皓仍旧视若无睹。最终,晋国趁机渡江,东吴反而主动北上与晋军决战,导致精兵几乎全军覆没,东吴在短短两个月内灭亡。

与此相比,曹魏在经历了内部的权力斗争后,司马氏通过夺权成功掌握了政权。蜀汉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却由于内部的政治斗争以及战败,最终也未能抵挡住邓艾的进攻,蜀汉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从整体历史来看,南方的封建政权,即便拥有长江的防线,北方王朝要想通过纯武力统一南方,必须具备极为强大的军力。东吴的灭亡,实际上与其末期的内部腐化以及孙皓的不明智决策密切相关,若非如此,西晋可能也难以顺利实现统一。

总之,历史告诉我们,北方政权要打破南方的防线,必须有极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即便西晋已统一了全国大部分领土,攻灭东吴也需要精心准备,调动大量资源,才能最终实现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冬阳. 孙权时期孙吴战略决策研究[D]. 华南师范大学: 2004.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原创 日... 1941年12月7日的清晨,日本海军悄然发动了对珍珠港的袭击。驻扎在珍珠港的美国舰队毫无准备,遭遇了...
原创 清... 1912年,清朝末帝溥仪正式宣布退位。尽管许多满清遗老对这一决策心怀不甘,实则无力反抗。那时,满清王...
原创 大... 明成祖朱棣在建文元年(1399年)以“清君侧”为名,发动了震惊朝野的“靖难之役”。虽然这一过程充满了...
原创 清... 在21世纪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许多曾被视为绝密的武功技艺,像是蜻蜓点水般飞跃在水面,或如灵猴般跳跃在...
原创 董... 提到五虎将,首先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必然是三国时期刘备麾下那五位著名的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
原创 刘... 三国时期,天下分裂为三,局势并不稳定。为了巩固各自的权力,许多政治家都选择了联姻这条路径。公元208...
原创 顺... 顺治帝是清朝的第三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后首位登基的皇帝。他6岁即继位,23岁英年早逝。尽管他的在...
原创 清... 明朝的历史充满了财政困境,几乎贯穿了整个朝代。从财政收入的来源到支出的管理,明朝始终未能找到有效的解...
原创 朱... 朱元璋是中国明朝的开国皇帝,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尽管他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他性格中极端...
原创 1... 提到北洋时期,许多人对那个时代的评价都不高,认为它与晚清时期相似,都是一个软弱无能的时期。当时,西方...
原创 清... 公元1669年,康熙帝终于将一度权倾朝野的鳌拜擒获并关押入狱,而同年,鳌拜死于狱中。这一事件成为了清...
原创 项... 众所周知,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地下军团,而这一重大发现不仅让世人震惊,也为专家们研究秦始皇陵提供...
原创 他... 公元1363年,鄱阳湖爆发了一场改变整个中原局势的决定性战役,最终为朱元璋的崛起铺平了道路。这场战争...
原创 清... 清朝的建立离不开那些为家族做出巨大贡献的皇子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便是铁帽子王。而在这八位铁帽子王...
原创 朱... 明孝陵:朱元璋的永恒守护 提起明孝陵,许多人都不陌生。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它不仅是中国历史...
原创 蜀... 在汉末三国时期,武将的官职体系相当复杂且具有层次性。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大致可以划分为:大将军(大司马...
原创 明...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句...
原创 蜀... 公元263年,司马昭为实现自己取代魏国的野心,在朝廷及百姓反对的情况下,决定采取极端手段,派遣钟会、...
原创 康... “朕亦无过(李)光地者”——康熙 康熙皇帝,一位杰出的统治者,以其智慧和宽容著称于世。在他漫长而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