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袁世凯临终前提到三个人,认为他们能救中国,这三个人分别是谁?
迪丽瓦拉
2025-09-20 05:35:40
0

时间如水,总在无情地推动那些不愿前行的人们。在恍若梦境般的流逝中,我们曾经稚嫩的青春已经悄然褪去,换来了那一缕缕悄然增多的白发。尽管嘴上总是强装年轻,实际上我们早已阅尽世间风霜。曾有过的期许是,等到归来的时候,我们依旧是那个无所畏惧的少年,然而青春一去不复返,年少的梦最终化为回忆,那些过往的岁月早已尘封成为历史,再无重来的机会。

当内心的浮躁与不安时,我们应该回望历史。在那沉默的岁月中,我们不仅能够汲取知识的养分,更能看清未来的方向。历史往往用它的沉默,给那些能够聆听的人提供警示和启示。

动荡的时局总是滋生着投机者,他们如影随形,进入权力的漩涡。清末民初,袁世凯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的政治生涯就如同京剧中的变脸艺术,一转眼便能切换不同的角色。他曾是维新运动的支持者,接着又转身成为了守旧派的顶梁柱,一度担任清朝的内阁总理,而后又成为了民国的大总统。他的“变脸”技巧可谓炉火纯青,但如同所有投机者一样,变换面具的背后也藏着其不可避免的局限和结局。

在共和潮流汹涌澎湃的历史洪流中,袁世凯依然固执己见,企图恢复帝制。当他最终变成了洪宪皇帝时,曾经的权力欲望与狰狞面目已无所遁形。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中国早已不再需要皇帝,袁世凯注定要遭受众人的反击。在各方势力的联合打压下,他仅当了83天的皇帝,便不得不退位谢罪。从此,他的政治生涯如同流星般陨落,再也没有人愿意拥戴这位极力追逐权力的投机者。

在众叛亲离的孤独中,袁世凯没有一丝悔意。他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始终执着于得到那所谓的“皇帝之位”,即便这早已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甚至在临终时,他为了追求自己的“皇帝梦”,接受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希望借此争取日本侵略者的支持,然而这举动将他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在临终的时刻,袁世凯提到三个人,他认为这三人能拯救中国。这三个人分别是黎元洪、徐世昌和段祺瑞。虽然袁世凯的政治野心几乎没有底线,但他在中华民国建立初期,对时局的掌控力极强,令那些颇具才干的人物也不得不屈居其下。在他看来,这三人或许是能继承他大旗,挽救中华的希望。

黎元洪自光绪九年起进入北洋水师学堂,学成后进入海军,逐步赢得了丁汝昌和张之洞等人的赏识,成为了要职。他在光绪二十二年到宣统三年期间,历任湖北要职,注重新军的训练,培养了一支有力的新军力量。保路运动爆发后,黎元洪得到了新军的支持,被推举为大都督,武昌起义后,他再次被推举为湖北军政府都督。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黎元洪因掌握新军的力量被推举为副总统。然而,在权力的斗争中,黎元洪并未安稳坐享其位,他的举措使得湖北革命党内部分裂,不满情绪激增,最终导致了他与革命党人的严重冲突。他为保权力采取了严厉的手段镇压革命党人,成为了人人喊打的对象。

在袁世凯去世后,黎元洪就职为大总统。然而,他并未展现出挽狂澜的能力,反而在段祺瑞的压制下寸步难行。最终,他不得不退出政坛,移居天津投资实业。五年后,黎元洪因脑溢血去世。

段祺瑞作为皖系军阀的首领,号称“北洋之虎”,在袁世凯去世后,迅速崛起成为北洋政府最有实权的人物。尽管他自知被众多势力敌视,段祺瑞并未直接觊觎总统之位,而是将黎元洪推上了前台。黎元洪不甘心成为傀儡,与段祺瑞展开了激烈的争权斗争,历史上也因此留下了著名的“府院之争”。最终,段祺瑞不满黎元洪的反抗,鼓动张勋复辟,成功驱逐黎元洪,但副总统冯国璋却趁机代行总统职务,随后徐世昌也趁机获得了总统之位。

段祺瑞虽然具备军阀的强大力量,但随着冯玉祥等人联合反击,他最终被赶下了历史的舞台。九一八事变后,段祺瑞并未像袁世凯那样与日本合作,坚决抵制日本的侵略,最终在民国二十五年因病去世,救国的希望也随着他的去世烟消云散。

相比之下,徐世昌虽然身处风云变幻的政治漩涡中,但始终保持低调。他曾是袁世凯的心腹与核心幕僚,在北洋政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袁世凯临终时,希望徐世昌能接过自己的班,但徐世昌并未志在权位。袁世凯去世后,徐世昌曾隐退一段时间,待黎元洪与段祺瑞争斗不休时,他才再度回归政界。然而,尽管徐世昌成为了大总统,实际权力仍旧掌握在段祺瑞与冯国璋手中。最终,在曹锟的压力下,徐世昌被迫辞去总统职务,随即回到天津专心于书画艺术。

值得一提的是,徐世昌在面对日本侵略时态度坚决,始终拒绝与日本人合作,最终也保全了自己的名节。民国二十八年,徐世昌因病去世,人生也画上了句号。

通过袁世凯临终时提到的这三个人,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虽然在北洋军阀内部占有重要地位,但作为军阀,他们并无法代表人民的利益。历史最终证明,唯有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才有能力拯救这个深陷苦难的国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1948年,辽沈战役中的塔山阻击战异常惨烈,东野第四纵队坚守塔山阵地,面对敌人11个师轮番的猛烈攻击...
原创 长... 俗话说,革命既需要枪杆子,也需要钱袋子。只有一手掌握枪杆子,另一手紧抓钱袋,才能在动荡不安的年代中生...
原创 家... 在浙江省杭州市这座浸润着千年文脉的城市里,陈先生珍藏着一枚承载着家族灵魂印记的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
原创 聊... 要说这诸葛亮的军事本事啊,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说他厉害吧,北伐好几次都没能成功;可你说他不...
原创 韩... 二战结束之后,韩国曾发起过一场影响深远的“国语纯化运动”。当时,韩国政府为了提升民族自信心,寻求文化...
历史的回响 和平的宣誓——中国... 历史的回响 和平的宣誓——中国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 这是7月7日拍摄的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
七七事变纪录片《一夜之间》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划破夜空。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中国人奋起抗击。...
原创 美... 美国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美洲原住民。这些原住民是指南北美洲的所有原生民族,而不仅仅是某一个特定的民族或...
原创 诸... 说起诸葛亮,咱们脑子里最先冒出来的,估计都是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八个字吧?尤其是他那六出祁山...
原创 陶... 好的,我来将文章进行改写,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 --- 1950年4月,陶勇接到任命 1950年4月...
原创 晚... 清朝末期至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令人痛心的一个时代,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那个时...
原创 他... 引言: 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而钟伟,被誉为“中国的巴顿”,正是这位出色的将领,凭借着非凡的...
寻访抗战记者方大曾的足迹 “伟大的卢沟桥也许将成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发祥地了!”这是1937年8月1日刊登在《世界知识》杂志...
原创 邓... 1948年11月,原东北野战军进行了重组,改编为第四野战军。其时,旗下的12个纵队按顺序重新编号。例...
原创 毛... 毛主席和刘少奇是中国20世纪历史上两位重要的伟人,二人之间不仅有着深厚的革命情谊,还曾在不同历史阶段...
原创 赵... 开宝九年,宋太祖赵匡胤毫无预警地骤然去世,令朝野震惊。更棘手的是,他生前未明确指定皇位继承人,留下了...
原创 邓... 1979年12月,北京的寒风凛冽,白雪纷飞,正是最冷的季节。一天,徐向前将军的家门被急促地敲响,门外...
冯时:试论中国文字的起源 汉字作为华夏民族普遍使用的文字,这一事实显然是伴随着华夏文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因此,有关中国文字起...
原创 吕... 汉武帝,作为一位雄才伟略的帝王,他一生所展现的政治军事智慧令人叹为观止。在他54年的统治生涯中,他带...
一起重温!他们的抗战家书,感人... 原标题:多家博物馆推出抗战家书相关展览 重温历史记忆 读懂家国情怀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