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896年李鸿章访美,看到摩天大厦后感慨:这在清朝建出来站不稳
迪丽瓦拉
2025-09-20 15:03:48
0

1895年,甲午战争的失败让李鸿章深感羞愧,他亲自前往日本签署了耻辱的《马关条约》。这一举动令他失去了众人的信任,也逐渐远离了政治的中心。李鸿章心里明白,自己的政治生涯可能已经走到了尽头。

然而,谁能想到,正当他自认为已经过气的时候,命运却发生了转折。仅仅一年后,他不仅重新回到了公众视野,还成为了备受瞩目的外交使节,代表清朝踏上了新的国际舞台。

1896年8月28日,李鸿章乘坐“圣-路易斯”号邮轮抵达美国纽约,开启了他的美国之行。当时,纽约市民纷纷涌向港口,热切地期待见到这位来自清朝的重量级人物。他们想知道,这位中国官员究竟会有怎样的风采。美国政府也为此精心准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港口两侧悬挂着大清的国旗,近几十艘军舰整齐排列,欢迎李鸿章的到来。美国东部陆军司令卢杰将军亲自指挥了这次仪式。

在浓厚的欢迎氛围中,李鸿章的船只缓缓驶入纽约港,巨大的礼炮声响起,19响礼炮迎接这位特殊的客人。李鸿章看到如此热烈的欢迎,心中无比欣慰,他不停向岸上的民众挥手致意。随后,在经过一系列的入境检查后,美国政府的高官们纷纷登船迎接他。

卢杰将军身穿华丽礼服,带领一众美国官员前来,与李鸿章亲切握手。他满怀敬意地说:“总统特派我来欢迎阁下,并引领您访问我们自由的国家。我谨代表美国人民,热烈欢迎您的到来。”李鸿章也不甘示弱,笑容可掬地回应:“我非常荣幸能代表大清王朝来到贵国,这个自由而民主的国家!只是遗憾时间匆忙,希望能早日见到贵国总统。”

卢杰将军随即告诉李鸿章,总统正在结束休假,很快就会与他会面,安排在次日下午。李鸿章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暗自松了一口气。

在之后的交流中,李鸿章提到自己遭遇的法国方面阻挠,并说:“法国人显然不希望我来美国,他们甚至劝我从苏伊士运河直接回国,但我拒绝了他们的建议。”卢杰听出李鸿章想借此挑拨美法关系,便巧妙地回应:“国际社会犹如一个大家庭,法国的建议,实属关心阁下身体健康。”

这时,美国的礼炮再次响起,李鸿章显得略微迷惑,转头询问翻译:“这是什么情况?”翻译回答:“这是美国人民给您的最高敬意。”听到这番话,李鸿章的胸中涌起一股自豪感,他悠然抽着雪茄,炮声与烟雾交织,仿佛见证了他外交生涯中的光辉时刻。

随后,李鸿章与随行人员一同前往纽约市区。50万民众涌向街头,等待他们的到来。他们搭乘四轮马车,缓慢穿行于林立的高楼大厦之间。看到这些摩天大楼,李鸿章的内心感慨万千。那种视觉冲击让他不禁自问,清朝如果能够像这些西方国家一样崛起,是否还会遭遇甲午战败、被东洋小国压制呢?他感到自己如果能亲自推动清朝的现代化,或许能改变历史的走向。

在李鸿章与美国政要的会谈中,最令他关注的议题莫过于中国提高关税的请求。为了缓解当时中国的债务危机,李鸿章希望美国政府能够同意这项提案。然而,面对美国政府的强烈反对,他清楚这场外交斗争注定是失败的。美国的态度显得异常冷漠,他们认为中国这样一个弱国,无力与世界的强国平等交谈。李鸿章心知肚明,但仍尽力表面维持对话。

尽管中国提出的关税要求未被采纳,但李鸿章并未因此气馁。他深知自己此行的真正意义,不仅是外交成果的积累,更是对外部世界差距的深刻反思。在参观美国的工业化成就时,李鸿章不禁感到一丝羡慕,尤其是看到美国的制造业实力,他忍不住想,如果清朝能够有如此强大的工业基础,历史或许会有不同的结局。

李鸿章此行除了感叹美国的工业和科技进步,也提出了许多对中美关系的看法。当美国记者问到他对于美国政党的看法时,李鸿章略显担忧地说道:“你们国家有如此多的政党,这是否会影响到国家的稳定?”美国记者们莞尔一笑,认为这只是东方老者的无知,然而,几年后,美国的党争问题确实成了困扰其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而当记者询问李鸿章对于《排华法案》的看法时,他坦言:“这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作为中国人,我希望美国媒体能帮助我们,为在美华人争取公正。”他的这一言论,无疑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广泛讨论。

在随后的日程中,李鸿章还与美国基督教会领袖进行了一场关于中西文化的对话,双方就“孔子之道”与“耶稣之道”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在李鸿章看来,尽管中国在军事和经济上暂时处于弱势,但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变革,才能走向强大。可惜的是,李鸿章一生致力于洋务运动,却最终未能挽回清朝的衰败。

1896年9月5日,李鸿章带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美国,并通过加拿大返回中国。在回望自己一生时,他既为自己在洋务上的贡献感到自豪,也为自己所签署的屈辱条约而悔恼不已。李鸿章的两种极端人格,注定了他在中国历史中的特殊地位——既是一位为国家谋福利的重臣,也是一位屈从于列强压力的政治妥协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关... 《三国演义》中的关平(历史上是关羽的亲生儿子,而非义子)跟随父亲关羽四处征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樊城...
原创 二... 当时的日本社会,尤其是面对石油等战略资源被盟军封锁的困境,内外资源枯竭,预示着日本帝国主义的灭亡已进...
原创 “... 这个事件被称为“中西礼仪之争”,它的起源在于天主教义和中国传统礼仪之间的冲突。很多欧洲传教士,尤其是...
考古小学堂:让文化传承走进校园... 在衢州市衢江区,一场别开生面的“考古小学堂”现场会于11月17日至18日隆重召开。这场会议不仅是对考...
原创 诸...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术士,他们精通天文、地理、命理等知识,甚至能通过观星、测算来预知未来。这些人通常都...
廉语清风丨法必明 令必行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为取信于民,于都城南门立三丈之木,宣布“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皆疑...
朔州文史•第66期 | 晋商通... 朔州文史 六十六 晋商通道 晋商通道杀虎口 早在3世纪中叶,从甘肃、陕西到杀虎口一带已经存在一条与丝...
清朝的包衣奴才是干嘛的,地位高... 包衣这个词语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平时在清朝影视剧以及书籍上都会看到包衣奴才的词汇,“包衣”是满...
浔城记忆 | 11月18日 浔城记忆 11月 18日 九江,不仅是地理上的坐标,更是文化和历史的交汇点。在这个系列中,我们将每天...
原创 抗...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着两条发展道路的选择。其一,是蒋介石所提出的“中国之命运”,即继续...
原创 武... 这件事情从常理来看,应该是有可能发生的。你想一想,在古代,酒大多是米酒,而不像现在的纯白酒,度数相对...
原创 三... 话说,从古至今,只要中原王朝一旦动荡不安,边疆的蛮族必定会趁机爆发战乱!在我国的北方、西方和南方,存...
原创 史... 古代的战争常常是为了争夺土地,不是和外族打,就是进行内战。因为战争不断,很多战将也因此崭露头角,成为...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的关羽是忠义的象征,他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事迹几乎家喻户晓。 在刘备逃亡之后,...
在纪录片中感知历史现场 千年一瞬,物语新生。近日,大型历史文物纪录片《千年文物·大唐盛世》持续热播。该片以独特的叙事视角与影...
日本殖民者偷挖琉球人遗骨! 466具琉球人遗骨被日本殖民者偷挖!掘人祖坟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估计也就日本殖民者干的出来!整天研究...
原创 当... 简单来说,日本是人均国土面积最少的国家之一,本想靠入侵东亚国家扩大大和民族的生存空间,没想到中国人是...
“滇王之印”领衔,揭谜失落的古... 一枚刻有“滇王之印”的纯金印章,如何揭开一段被尘封两千年的历史?独特的青铜贮贝器上的祭祀场景有何寓意...
专访|阮昕:从“浮生建筑”,到... 在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大楼,阮昕教授挥手指向他在大堂支起的编木拱,谈起现代建筑如何精心设计,规划着光...
探访世界文化遗产点锁阳城遗址 这是11月18日在甘肃省瓜州县拍摄的锁阳城城址(无人机照片)。 锁阳城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锁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