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滕海清连长被调到师部当排长,以为自己降级了,一看部下他却乐了
迪丽瓦拉
2025-09-20 15:03:47
0

1945年12月15日,滕海清率领新四军第九旅悄悄包围了陶庄,准备一举发起攻击。这时,意外的消息传来:军长陈毅出现在了指挥所。面对这个老首长,滕海清毫不客气,直言道:“军长,今天你归我指挥了!”一位原本在滕海清心中有着崇高地位的军长,被年轻的旅长如此话语直接指挥,这一刻让人感受到滕海清性格的果敢与坚定。

滕海清,这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军的首任军长,在一生中曾遇到过许多改变命运的贵人,而他人生中的第一个伯乐,就是倪志亮将军。

1909年,滕海清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他的红色革命之路始于红军,最初仅是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一师三十二团的一个普通战士。凭借着出色的作战能力,滕海清迅速在部队中脱颖而出,短短两年时间,他就晋升为三十二团五连的连长。

有一次,滕海清在战斗中缴获了两匹枣红色的战马。他想,连长当了这么久,却还不会骑马,实在说不过去。于是,他决定先把这两匹马留在身边,等学会骑马再交公。然而,就在他得意地牵着马走的时候,恰巧碰上了自己的师长——倪志亮。倪志亮看到滕海清手牵两匹马,便好奇地问:“你是哪个团的?”滕海清回答:“我是三十二团的五连连长。”倪志亮继续问:“你为啥牵两匹马?”滕海清一时间灵机一动,谎称:“哦,我是在帮师长和政委牵的。”倪志亮听后一笑:“这小子真有点儿机灵!”于是,他命令通信员把两匹马带走了。

然而,滕海清并未因此松一口气,心中充满了忐忑不安,担心倪志亮会发现他的小把戏,并因此遭受纪律处罚。十天后,滕海清果然收到了营长的通知,叫他马上去师部报到。他一时间心中忐忑,赶紧去问营长:“营长,您是要调我去做什么?”营长回答:“不是我调你,是团部下的通知。”滕海清又带着这份介绍信去找团长程启光,问:“团长,调我去做什么?”团长无奈地说:“不知道,师部安排的。”

心跳加速,滕海清带着心中所有的疑惑走进了师部。在倪志亮和政委的办公室里,他递上了介绍信。倪志亮看完后,开口道:“调你来,是想让你去通信队当排长,应该不会有意见吧?”滕海清答道:“没有意见,做什么都可以。”虽然职位上有所“降级”,但滕海清内心松了口气,庆幸自己没有因为纪律问题而受到处分。

然而,在通信队工作了几个月后,滕海清渐渐意识到,这个看似“降级”的岗位,实际上却是一个充满机遇的特殊单位。通信排的排长不但有一整队人的指挥权,而且这些排长的身份相当于副团级,是培养军事干部的重要阵地。在这里,滕海清得到了更好的锻炼,并且得到了师长倪志亮的进一步提拔。倪志亮眼光独到,不仅对滕海清寄予厚望,还让他进入了更加重要的军职。

滕海清的命运,开始了大幅的转折和上升。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苏区,在平汉线与国军的6个师展开了生死搏斗。滕海清带领通信排的战士冲锋在前,决不后退。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被敌人投掷的手榴弹炸伤,眼睛被火药烧肿,几乎失明,右臂被弹片贯穿,门牙也被打掉。按照常规,重伤的战士应该被安排在老百姓家里休养,但滕海清不愿因此错过革命的机会,他哀求着不要离开战场,毅然决然地继续跟随队伍,直到他的视力恢复,重回战斗岗位。

倪志亮也见证了滕海清这一刻的坚持。在滕海清伤势较重时,倪志亮要求医疗队给予他更高规格的治疗,最终帮助他恢复了健康。滕海清虽然失去了一只眼睛,但他的意志却愈发坚定。

到了四川,倪志亮将滕海清派去扩建游击队,结果滕海清仅用一个月就将游击队从2人扩充到300多人,充分展示了他卓越的组织和领导才能。随后,游击队被升格为正规部队,滕海清被任命为特务连连长,继续带领队伍勇往直前。

然而,战火硝烟中的滕海清并没有停歇。1933年10月,四川军阀刘湘调集20万大军对川陕苏区发动六路围攻,滕海清带领部队奋勇抵抗,屡建战功。可惜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他又一次负伤,子弹穿过他的喉部,差点丧命。好在他身体强健,顽强地活了下来。

滕海清的第二个贵人,便是彭雪枫。1938年,滕海清被彭雪枫任命为第二大队的队长兼政委,开始在东进的战斗中大显身手。彭雪枫深知滕海清的能力,并且把部队托付给了他,这份信任也成为滕海清日后多次获胜的动力。

在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滕海清屡次表现出色,不仅有出色的指挥能力,还能在恶劣环境下果敢应对敌军的侵袭。特别是在1940年,面对日军的大规模进攻,滕海清运用地形和战术巧妙设防,并成功抵御住了日伪军的猛攻,为后来的反击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1年,滕海清和彭雪枫的部队继续顽强抵抗,并将战斗打到了敌人的心脏地带。此时的滕海清已是声名远扬的战场指挥员,他的每次出击,都在敌人中间掀起了风暴。

1944年,抗战进入关键时刻,滕海清在日伪军的包围下,依然凭借坚定的决心和高超的指挥才能,带领部队屡次取得胜利。对于滕海清而言,战场上没有什么比保卫自己的土地和人民更为重要的任务。

然而,就在这片硝烟弥漫的土地上,滕海清最终失去了自己的朋友和导师——彭雪枫。彭雪枫在八里庄战斗中英勇牺牲,这对滕海清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面对彭雪枫的牺牲,滕海清深感悲痛,但他没有停下脚步,依然带领队伍继续抗击敌人。

滕海清身上所展现出来的坚韧不拔,最终使他获得了许多战友和后辈的尊敬。从一名普通战士,到一军之统领,滕海清的晋升离不开那些慧眼识人的首长们的支持,正是倪志亮、彭雪枫等人的提携,让滕海清在革命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从容。

滕海清的一生,正如一匹千里马,只有在伯乐的识别和扶持下,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关... 《三国演义》中的关平(历史上是关羽的亲生儿子,而非义子)跟随父亲关羽四处征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樊城...
原创 二... 当时的日本社会,尤其是面对石油等战略资源被盟军封锁的困境,内外资源枯竭,预示着日本帝国主义的灭亡已进...
原创 “... 这个事件被称为“中西礼仪之争”,它的起源在于天主教义和中国传统礼仪之间的冲突。很多欧洲传教士,尤其是...
考古小学堂:让文化传承走进校园... 在衢州市衢江区,一场别开生面的“考古小学堂”现场会于11月17日至18日隆重召开。这场会议不仅是对考...
原创 诸...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术士,他们精通天文、地理、命理等知识,甚至能通过观星、测算来预知未来。这些人通常都...
廉语清风丨法必明 令必行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为取信于民,于都城南门立三丈之木,宣布“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皆疑...
朔州文史•第66期 | 晋商通... 朔州文史 六十六 晋商通道 晋商通道杀虎口 早在3世纪中叶,从甘肃、陕西到杀虎口一带已经存在一条与丝...
清朝的包衣奴才是干嘛的,地位高... 包衣这个词语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平时在清朝影视剧以及书籍上都会看到包衣奴才的词汇,“包衣”是满...
浔城记忆 | 11月18日 浔城记忆 11月 18日 九江,不仅是地理上的坐标,更是文化和历史的交汇点。在这个系列中,我们将每天...
原创 抗...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着两条发展道路的选择。其一,是蒋介石所提出的“中国之命运”,即继续...
原创 武... 这件事情从常理来看,应该是有可能发生的。你想一想,在古代,酒大多是米酒,而不像现在的纯白酒,度数相对...
原创 三... 话说,从古至今,只要中原王朝一旦动荡不安,边疆的蛮族必定会趁机爆发战乱!在我国的北方、西方和南方,存...
原创 史... 古代的战争常常是为了争夺土地,不是和外族打,就是进行内战。因为战争不断,很多战将也因此崭露头角,成为...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的关羽是忠义的象征,他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事迹几乎家喻户晓。 在刘备逃亡之后,...
在纪录片中感知历史现场 千年一瞬,物语新生。近日,大型历史文物纪录片《千年文物·大唐盛世》持续热播。该片以独特的叙事视角与影...
日本殖民者偷挖琉球人遗骨! 466具琉球人遗骨被日本殖民者偷挖!掘人祖坟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估计也就日本殖民者干的出来!整天研究...
原创 当... 简单来说,日本是人均国土面积最少的国家之一,本想靠入侵东亚国家扩大大和民族的生存空间,没想到中国人是...
“滇王之印”领衔,揭谜失落的古... 一枚刻有“滇王之印”的纯金印章,如何揭开一段被尘封两千年的历史?独特的青铜贮贝器上的祭祀场景有何寓意...
专访|阮昕:从“浮生建筑”,到... 在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大楼,阮昕教授挥手指向他在大堂支起的编木拱,谈起现代建筑如何精心设计,规划着光...
探访世界文化遗产点锁阳城遗址 这是11月18日在甘肃省瓜州县拍摄的锁阳城城址(无人机照片)。 锁阳城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锁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