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2月15日,滕海清率领新四军第九旅悄悄包围了陶庄,准备一举发起攻击。这时,意外的消息传来:军长陈毅出现在了指挥所。面对这个老首长,滕海清毫不客气,直言道:“军长,今天你归我指挥了!”一位原本在滕海清心中有着崇高地位的军长,被年轻的旅长如此话语直接指挥,这一刻让人感受到滕海清性格的果敢与坚定。
滕海清,这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军的首任军长,在一生中曾遇到过许多改变命运的贵人,而他人生中的第一个伯乐,就是倪志亮将军。
1909年,滕海清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他的红色革命之路始于红军,最初仅是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一师三十二团的一个普通战士。凭借着出色的作战能力,滕海清迅速在部队中脱颖而出,短短两年时间,他就晋升为三十二团五连的连长。
有一次,滕海清在战斗中缴获了两匹枣红色的战马。他想,连长当了这么久,却还不会骑马,实在说不过去。于是,他决定先把这两匹马留在身边,等学会骑马再交公。然而,就在他得意地牵着马走的时候,恰巧碰上了自己的师长——倪志亮。倪志亮看到滕海清手牵两匹马,便好奇地问:“你是哪个团的?”滕海清回答:“我是三十二团的五连连长。”倪志亮继续问:“你为啥牵两匹马?”滕海清一时间灵机一动,谎称:“哦,我是在帮师长和政委牵的。”倪志亮听后一笑:“这小子真有点儿机灵!”于是,他命令通信员把两匹马带走了。
然而,滕海清并未因此松一口气,心中充满了忐忑不安,担心倪志亮会发现他的小把戏,并因此遭受纪律处罚。十天后,滕海清果然收到了营长的通知,叫他马上去师部报到。他一时间心中忐忑,赶紧去问营长:“营长,您是要调我去做什么?”营长回答:“不是我调你,是团部下的通知。”滕海清又带着这份介绍信去找团长程启光,问:“团长,调我去做什么?”团长无奈地说:“不知道,师部安排的。”
心跳加速,滕海清带着心中所有的疑惑走进了师部。在倪志亮和政委的办公室里,他递上了介绍信。倪志亮看完后,开口道:“调你来,是想让你去通信队当排长,应该不会有意见吧?”滕海清答道:“没有意见,做什么都可以。”虽然职位上有所“降级”,但滕海清内心松了口气,庆幸自己没有因为纪律问题而受到处分。
然而,在通信队工作了几个月后,滕海清渐渐意识到,这个看似“降级”的岗位,实际上却是一个充满机遇的特殊单位。通信排的排长不但有一整队人的指挥权,而且这些排长的身份相当于副团级,是培养军事干部的重要阵地。在这里,滕海清得到了更好的锻炼,并且得到了师长倪志亮的进一步提拔。倪志亮眼光独到,不仅对滕海清寄予厚望,还让他进入了更加重要的军职。
滕海清的命运,开始了大幅的转折和上升。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苏区,在平汉线与国军的6个师展开了生死搏斗。滕海清带领通信排的战士冲锋在前,决不后退。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被敌人投掷的手榴弹炸伤,眼睛被火药烧肿,几乎失明,右臂被弹片贯穿,门牙也被打掉。按照常规,重伤的战士应该被安排在老百姓家里休养,但滕海清不愿因此错过革命的机会,他哀求着不要离开战场,毅然决然地继续跟随队伍,直到他的视力恢复,重回战斗岗位。
倪志亮也见证了滕海清这一刻的坚持。在滕海清伤势较重时,倪志亮要求医疗队给予他更高规格的治疗,最终帮助他恢复了健康。滕海清虽然失去了一只眼睛,但他的意志却愈发坚定。
到了四川,倪志亮将滕海清派去扩建游击队,结果滕海清仅用一个月就将游击队从2人扩充到300多人,充分展示了他卓越的组织和领导才能。随后,游击队被升格为正规部队,滕海清被任命为特务连连长,继续带领队伍勇往直前。
然而,战火硝烟中的滕海清并没有停歇。1933年10月,四川军阀刘湘调集20万大军对川陕苏区发动六路围攻,滕海清带领部队奋勇抵抗,屡建战功。可惜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他又一次负伤,子弹穿过他的喉部,差点丧命。好在他身体强健,顽强地活了下来。
滕海清的第二个贵人,便是彭雪枫。1938年,滕海清被彭雪枫任命为第二大队的队长兼政委,开始在东进的战斗中大显身手。彭雪枫深知滕海清的能力,并且把部队托付给了他,这份信任也成为滕海清日后多次获胜的动力。
在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滕海清屡次表现出色,不仅有出色的指挥能力,还能在恶劣环境下果敢应对敌军的侵袭。特别是在1940年,面对日军的大规模进攻,滕海清运用地形和战术巧妙设防,并成功抵御住了日伪军的猛攻,为后来的反击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1年,滕海清和彭雪枫的部队继续顽强抵抗,并将战斗打到了敌人的心脏地带。此时的滕海清已是声名远扬的战场指挥员,他的每次出击,都在敌人中间掀起了风暴。
1944年,抗战进入关键时刻,滕海清在日伪军的包围下,依然凭借坚定的决心和高超的指挥才能,带领部队屡次取得胜利。对于滕海清而言,战场上没有什么比保卫自己的土地和人民更为重要的任务。
然而,就在这片硝烟弥漫的土地上,滕海清最终失去了自己的朋友和导师——彭雪枫。彭雪枫在八里庄战斗中英勇牺牲,这对滕海清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面对彭雪枫的牺牲,滕海清深感悲痛,但他没有停下脚步,依然带领队伍继续抗击敌人。
滕海清身上所展现出来的坚韧不拔,最终使他获得了许多战友和后辈的尊敬。从一名普通战士,到一军之统领,滕海清的晋升离不开那些慧眼识人的首长们的支持,正是倪志亮、彭雪枫等人的提携,让滕海清在革命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从容。
滕海清的一生,正如一匹千里马,只有在伯乐的识别和扶持下,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