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图馆藏⑦|119年前的乐山乡土教材
迪丽瓦拉
2025-09-20 15:04:50
0

地方文献是地方文化的最强载体,地方文化是传统文化深刻、具体、生动的存在。乐山市地方文献馆致力于将古往今来“乐山人写的”和“写乐山的”尽收永藏。

《乐山历史》,帅镇华/著,光绪三十二年(1906)油印,1936年重印。

该书属油印品,一直在民间辗转。几年前,市图书馆向郭沫若研究专家、原乐山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杨胜宽借到此书复印件,复制入藏。全书只有147页,不足4万字,的确是本“小册子”,但今天读来,依然别开生面,引人入胜,值得关注:

第一,这是一本乐山现存最早的乡土教材。作于1936年的《再版序》说:“光绪三十二年(1906)下期,乐山高小添高师范讲习班,于时部令饬各初小加授乡土历史,华(即作者帅镇华)因纂辑此册,以授各师范生,使得有所依据,以为教授。”看来,对乡土历史的重视,非今天才有之。道理很简单:没有历史,就无以滋养情感、传承文化!

《再版序》又说:“当时油印无多,见者每求重印。再以政府方饬修县志,此后新志告成,当不复如前譾陋,则此小册何取乎?重印之为,乃今学友之恳求重印者,仍继续未已,捡原印本付之。非敢云有裨益于邑人也,聊以纪数日勤劳掇拾之成绩而已。”可以看出,作者最初对纂修民国《乐山县志》寄予很大期望,认为其完全可以替代自己的《乐山历史》,但在新县志印行10多年后,他又应众多学友恳求,重印此书。这番说词里面,隐一潜台词,稍一思考,即能明了:“《乐山历史》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故重印。”或许,这正是地方志和乡土教材的重大区别。

第二,乡土教材该如何撰写?该书似乎可以成为一种范式,比如将“乐山县”历史分为三大时期、六个时代,每个时代四章。第一时期,从远古至南北朝之初为獠人所据,“由草昧而文明,文明适启,遂遭堕落”;第二时期,即隋唐宋元,“由堕落而恢复,恢复未完,仍归沦陷”;第三时期,即明清,“由沦陷而振起,振起无几,至今沉滞”。脉络清晰,易于把握。又如,行文方面,边叙边议,旁征博引,汪洋恣肆,全然抛开了古往今来历史书写的框框框。全书20章(第二时期第一时代的四章,因史缺而空),每章皆慷慨美文,既有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品评褒贬,伐恶彰善,又有历史与现实的纵横交错,以史为鉴。比如第一时期,第三章“蚕丛教民,开明建制”,既论证蚕丛与乐山的莫大关系,又讲述乐山蚕丝业的发展史,直到当下(1936年)蚕丝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缘由;第六章“奉君避世,敬姬沉渊”,则从费贻佯狂避仕,一直写到清代“匹夫匹妇砺行砥节”事迹,树立起一个个道德标杆,令人感佩万端。大概非如此,无以教育人、鼓舞人,无以传递历史能量、灌铸精神气质。

第三,更值得关注的是作者。《乐山历史》能写得如此厚重又简明,承载太多又畅快淋漓,非博学之文章高手不能为也。作者帅镇华是怎样一个人?帅镇华(1870—1953),字平均,乐山县平羌乡新场(关庙场)人。他曾考取秀才,成为县廪生;他曾师从鼎鼎大名的廖平;他曾留学日本,时间为1905春至1906年春;他是一代文豪郭沫若1906年春就读乐山高等小学堂时的老师,深刻影响了郭沫若。郭沫若《我的童年》这样写道:“他(帅平均)担任的教课是算术、音乐、体操、读经讲经。……帅先生的授课比较有趣味的还是他的读经讲经。第一学期中他整整地教了一篇《王制》,这是使我和旧学接近的一个因数。……帅先生说:这不是他的发明,是得自他的‘吾师廖井研’的传授。这‘吾师廖井研’的五个字在一点钟里面他怕是要说上一二十遍。……廖先生大约现在也还健在罢?他的著作极多,他的弟子可以说普遍于四川。帅先生是他的一名高足。帅先生很尊敬他,在我们当时看来,觉得他就好像是一位教祖。”可以说,帅镇华就是廖平与郭沫若这两位文化巨人之间的重要接续点,仅凭此,他便足以彪炳史册。更何况,郭沫若后来取名“沫若”,大抵便是因为读过《乐山历史》,该书第一时期的第一章和第二章对沫水、若水讲得非常透彻。

馆藏地点: 乐山市地方文献馆名人堂现当代著述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关... 《三国演义》中的关平(历史上是关羽的亲生儿子,而非义子)跟随父亲关羽四处征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樊城...
原创 二... 当时的日本社会,尤其是面对石油等战略资源被盟军封锁的困境,内外资源枯竭,预示着日本帝国主义的灭亡已进...
原创 “... 这个事件被称为“中西礼仪之争”,它的起源在于天主教义和中国传统礼仪之间的冲突。很多欧洲传教士,尤其是...
考古小学堂:让文化传承走进校园... 在衢州市衢江区,一场别开生面的“考古小学堂”现场会于11月17日至18日隆重召开。这场会议不仅是对考...
原创 诸...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术士,他们精通天文、地理、命理等知识,甚至能通过观星、测算来预知未来。这些人通常都...
廉语清风丨法必明 令必行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为取信于民,于都城南门立三丈之木,宣布“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皆疑...
朔州文史•第66期 | 晋商通... 朔州文史 六十六 晋商通道 晋商通道杀虎口 早在3世纪中叶,从甘肃、陕西到杀虎口一带已经存在一条与丝...
清朝的包衣奴才是干嘛的,地位高... 包衣这个词语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平时在清朝影视剧以及书籍上都会看到包衣奴才的词汇,“包衣”是满...
浔城记忆 | 11月18日 浔城记忆 11月 18日 九江,不仅是地理上的坐标,更是文化和历史的交汇点。在这个系列中,我们将每天...
原创 抗...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着两条发展道路的选择。其一,是蒋介石所提出的“中国之命运”,即继续...
原创 武... 这件事情从常理来看,应该是有可能发生的。你想一想,在古代,酒大多是米酒,而不像现在的纯白酒,度数相对...
原创 三... 话说,从古至今,只要中原王朝一旦动荡不安,边疆的蛮族必定会趁机爆发战乱!在我国的北方、西方和南方,存...
原创 史... 古代的战争常常是为了争夺土地,不是和外族打,就是进行内战。因为战争不断,很多战将也因此崭露头角,成为...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的关羽是忠义的象征,他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事迹几乎家喻户晓。 在刘备逃亡之后,...
在纪录片中感知历史现场 千年一瞬,物语新生。近日,大型历史文物纪录片《千年文物·大唐盛世》持续热播。该片以独特的叙事视角与影...
日本殖民者偷挖琉球人遗骨! 466具琉球人遗骨被日本殖民者偷挖!掘人祖坟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估计也就日本殖民者干的出来!整天研究...
原创 当... 简单来说,日本是人均国土面积最少的国家之一,本想靠入侵东亚国家扩大大和民族的生存空间,没想到中国人是...
“滇王之印”领衔,揭谜失落的古... 一枚刻有“滇王之印”的纯金印章,如何揭开一段被尘封两千年的历史?独特的青铜贮贝器上的祭祀场景有何寓意...
专访|阮昕:从“浮生建筑”,到... 在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大楼,阮昕教授挥手指向他在大堂支起的编木拱,谈起现代建筑如何精心设计,规划着光...
探访世界文化遗产点锁阳城遗址 这是11月18日在甘肃省瓜州县拍摄的锁阳城城址(无人机照片)。 锁阳城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锁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