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穿越清朝当王爷真好,直接躺平也能享尽富贵?你想得太简单了
迪丽瓦拉
2025-09-20 16:06:07
0

曾经,穿越剧和清宫剧在电视屏幕上频繁上演,吸引了无数观众幻想自己穿越回清朝,成为一个不受束缚、生活无忧的王爷。相比于身居高位、忙碌不堪的皇帝,王爷们的潇洒生活更让人向往。那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享受荣华富贵的日子,让人不禁陶醉。但清朝的王爷们,真如剧中所展现的那般自由潇洒吗?

其实,真相并非如此。清朝的宗室制度严谨而复杂,宗室子弟必须严格遵循这一制度,不能如想象中的那样随心所欲。

清朝的宗室制度,通常被称为“降袭制度”,大致分为恩封与考封两种形式。清朝的宗室共有12个等级,其中最高等级为“和硕亲王”,而最低等级则是“奉恩将军”。所谓的降袭制度(又称恩封),指的是当父亲去世后,唯一继承爵位的儿子必须在继承时将爵位降一级。以雍正帝的第五子弘昼为例,尽管乾隆帝对他的弟弟弘昼加封,特意免除了降袭,但其儿子永壁在继承爵位后却开始了降袭——即由亲王降为郡王。

需要强调的是,降袭并非无止境的下降,清朝设有明确的降袭边界。例如,“和硕亲王”一职的爵位可降至“奉恩镇国公”,而最低的“奉恩将军”爵位则在世袭三代后会被自动取消。

另一个重要的宗室制度便是考封制度。根据这一制度,一个王爷的爵位只能由唯一的儿子继承,并且是降级承袭。其余的儿子若想获得爵位,必须通过考试。这些考试包括翻译、马箭、步箭等科目,成绩的高低决定了他们的爵位等级(分为优、平、劣三等)。因此,清朝的宗室子弟从小不仅要学习诗文,还需习武,以便通过考试获得爵位。若没有合格的成绩,他们就只能依赖其他方式谋求发展。因此,虽然穿越剧中王爷们天天躺平享乐,但现实中的王爷们也有着繁重的学习与应试压力。

此外,清朝还有12位特殊的“铁帽子王”,他们的亲王爵位是世代承袭的。这些王爷通常深受皇帝宠爱或为大清立下赫赫战功。除了清初几位显赫的旗主王公外,后期还有4位通过封赏成为“铁帽子王”。虽然他们的爵位不会降级,但同样只有一子可以继承,其他子嗣依旧需要通过考封制度获得爵位。例如雍正帝时期的怡亲王(康熙第十三子),就是其中之一。怡亲王的儿子爱新觉罗·弘晓继承了亲王爵位,并参与管理藩院事务,但因工作不力被罢职,成了“闲散王爷”。尽管如此,他的亲王爵位依然保留,其他儿子则获得了郡主或贝勒的封号。

对于那些未能考取爵位或未能获得恩封的宗室后代,他们的日常生活则显得十分清苦,成为了所谓的“闲散宗室”。他们每月仅能领取2-4两银子,勉强维持基本生活。若犯了错,这些宗室的爵位可能随时被剥夺。历史上不乏这种例子,例如康熙和雍正时期的“九子夺嫡”便是大规模削爵的事件。

在雍正时期,7位阿哥被剥夺了爵位,其中胤禩和胤禟这两位反抗雍正的皇子,因被列举了20多项罪名,被剥除宗籍并削去黄带子。其他被削爵的阿哥虽然可以过上普通的生活,但胤禩和胤禟却被囚禁在宗人府,并被改名为“阿其那”和“塞斯黑”——这两个名字分别意味着“猪”和“狗”,充满侮辱性。两兄弟曾经锦衣玉食,却在被囚禁后,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仅能享用粗茶淡饭。最终,他们都因长期得不到治疗而早逝,胤禩年仅45岁,胤禟则死于43岁。因此,作为王爷不仅要努力学习、争取封爵,还必须保持低调、避免惹事,以确保安全和地位。

然而,只要能安分守己,忠诚于皇帝,王爷们的生活其实还是非常优越的。清朝建立初期,皇太极曾封赏诸多亲王,尽管采取降袭制,但即便降袭后,他们依然是皇室血脉。以顺治年间为例,亲王每年可以获得约1万两白银的俸禄,而1两白银大致相当于现代200元人民币。换句话说,即便王爷们“躺平”,每年也能收入数百万,相当于在当时享有极其奢华的生活。

在清朝,王爷们的日常生活相当优渥。尤其是在盛世时期,王爷们从不缺钱花。每天早上,总有专门的仆人早早去街头购买王爷爱吃的早餐,并细心准备。用餐时,王爷的管家会细心安排其日程,尤其是那些掌握大权的王爷,事务繁忙。然而,部分闲散的王爷们,除了应付一些礼节性活动,如参加王室的生日庆典或宫内重要节日庆祝,其他时间则相对空闲。午餐则更加丰盛,厨师们会精心准备新的菜肴,食材昂贵至极,王爷一顿饭的花费,可能相当于普通百姓一年的收入。

在休闲娱乐方面,清朝的王爷们有许多消遣方式。早晨过后,他们或在庭院中与家人共度时光,或逗鸟、骑马射箭等,甚至有些王爷会在京城四处游玩。午餐后,一些王爷则会追求个人爱好,例如乾隆帝的第十一子永瑆,他以书法绘画而闻名,作品价值连城。乾隆的亲弟弟弘曕,则是一个理财高手,虽然身为亲王,生活富裕,但他仍然热衷于投资与理财,将“钱生钱”视为一项重要事业。当然,也有一些王爷不务正业,沉迷于赌博和酒楼,但无论如何,王爷们的财力依旧强大,尽管他们消磨时光,却丝毫不为生活担忧。

总体来说,虽然清朝的王爷并不完全是“躺平”,他们依然面临着严格的考核与等级制度。然而,凭借优厚的俸禄和爵位,只要不惹事生非,他们还是能够过上衣食无忧、悠闲自在的生活。这也正是我们在清宫剧中看到的王爷们的理想化生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韩... 一、猛臣之死 公元1398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继位。新皇登基,总得有所新气象。朱元璋的年号是“洪...
原创 为... #为什么说清朝推翻明朝是历史的一种进步? 在历史的长河中,王朝的更迭犹如波澜壮阔的画卷,清朝取代明...
原创 曹... 雍正帝去世之谜:揭开历史的迷雾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夜间,雍正帝在圆明园九洲清晏殿突...
原创 清... 光绪二十一年,都察院御史刘汝骥被外调任徽州知府。按照惯例,他上任前需要入宫向慈禧太后辞行,接受太后的...
原创 她... 封建社会中的“母凭子贵”:一段女人的传奇 在封建社会,常听到“母凭子贵”这句话,这不仅适用于普通百姓...
原创 陈... 《明朝那些事儿》中有这样一段话:“这两个人都是当世之豪杰,如果他们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朝代,应该都能成就...
原创 诸... 街亭之战发生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的关键阶段。此役中,诸葛亮委派马谡前往街亭镇守,然而马谡最终被曹魏...
原创 邓... 263年,魏国伐蜀时,邓艾和诸葛绪各带了三万人,钟会作为主力,带了十余万人。这是司马昭的安排,但没想...
原创 三... 10、魏延 与《三国演义》中的描写有所不同,正史里的魏延却是诸葛亮极为倚重的将领。魏延最初效力于...
原创 大... 朋友与朋友之间,相处自然是轻松愉快的,大家常常开些小玩笑,甚至偶尔小打小闹一番。正所谓“打是亲,骂是...
原创 关... 关羽投降曹操的历史背景和动机,常常被后人谈论,但实际上他的投降并非出于单纯的归顺,而是因为对刘备的关...
原创 明... 洪武元年(1368年)闰七月二十八日,明朝的名将徐达和常遇春带领大军攻克了通州,大都城的危局已经迫在...
原创 刘... 当然可以!我将保持原意,对每段内容进行改写,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使文章更生动且字数变化不大: ---...
原创 为... 在三国时期,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谋士,然而在《三国演义》中,能够展现神机妙算之才的策士,却仅有两位,一个...
原创 1... 提到武则天的孙女,很多人第一时间可能会想到那位因纳贿授官和“弑父夺权”而臭名昭著的安乐公主李裹儿。但...
原创 司... 最近翻《三国志》,总觉得司马懿这人吧,就像村口那棵老槐树 —— 你天天路过都不觉得它在长,可某天抬头...
原创 蚩... 大约四千六百年前,中国正处于所谓的“上古三国时代”,那时炎帝部、黄帝部与蚩尤部三方势力相互争斗,最终...
原创 芬... 最近,芬兰这个长期坚持中立政策超过七十年的国家,因宣布准备申请加入北约而引起了全球的关注。那么,芬兰...
原创 三... 许褚被誉为“虎侯”这一称号,源自马超之口。在渭河之战中,曹操带领许褚与马超相遇。马超本打算凭借自己卓...
原创 刘... 说到三国时期的蜀汉, 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刘备、关羽和张飞这三位结义兄弟。他们在桃园结义的场景,仿佛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