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才字当头还是德字为先,在复杂多变的朝政下,皇帝的选择出人意料
迪丽瓦拉
2025-09-20 17:31:41
0

在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有一句话评价主人公方鸿渐:“你是一个好人,但全无用处。”这句话其实能适用于许多历史人物,尤其是一些官员。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虽然历代选拔人才的方式各有不同,但对官员的评价标准几乎都离不开“德”和“才”这两个字。一个能担大任的人,必定是德才兼备的。然而,历史上不乏那些自称“清官”的官员,尽管他们能力有限,却凭借这个标签混迹朝堂。有些人或许真的是无能,或许是以“清官”自保,利用这一身份来保护自己免受惩罚。可以说,这些“清官”只是通过高尚的名声掩盖了他们的空洞与不足。

雍正帝是清朝历史中一个十分特别的皇帝,他对官员的选拔标准与前朝大为不同。雍正将“才”放在了“德”之上,意味着他不仅要选拔有德行的官员,更要注重他们的实际能力。尽管如此,雍正并没有完全放弃对德行的要求,他依旧认为官员必须保持清廉正直,但他痛恨那些名声好、却毫无作为的官员。正因如此,像李卫、田文镜这样的官员,尽管他们的品行不一定完美,甚至有些被称作“酷吏”,但仍然受到了雍正的重用和信任。

雍正帝有着自己独到的眼光和标准来挑选官员,他注重实际能力,但也强调官员应具备足够的品行和政治智慧。雍正勤政,凡是品级较高的官员,在任职前都会受到雍正的接见考察,几分钟的交谈便能让他迅速判断出对方的真才实学。雍正一向不信盲目的舆论,认为许多所谓的“清官”和“贪官”不过是通过某些手段制造出来的公众形象。实际上,一些有能力的官员,可能会因为损害地方势力的利益而遭遇恶名,因此,雍正对选拔官员有着极其严谨的态度。他不会单纯听信外界的评价,而是亲自考察,确保选出的是实事求是、能力出众的官员。

雍正的选官标准,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他父亲康熙帝的影响。在康熙年间,有一位被誉为“天下第一清官”的江苏巡抚张伯行,然而他与上司噶礼互相参奏,指责对方贪污腐化。噶礼品行不端,但张伯行的弹劾却并没有实质性证据。康熙帝在私下里批评张伯行虽然清廉,但却没有治政能力,连基本的案件也无法处理,导致地方政务瘫痪。因此,康熙帝并不看重张伯行这类官员的清廉,他更注重官员的实际治理能力。

无论是康熙还是雍正,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认为地方官员的首要任务是为民众谋福利,而不是刻意追求个人的清廉形象。在康熙眼中,像张伯行这样的清官,缺乏处理政务的能力,因此不适合担任重任。相比之下,雍正对这些“清官”则更为直接,他对这些名声不错但实际毫无作为的官员十分不屑。

虽然雍正帝在位时间仅13年,但他却为清朝定下了许多关键的政策,尤其是在选官标准上,他的理念影响了清朝未来几代皇帝的用人策略。雍正时期的地方官员,与康熙时期有很大的不同。张伯行式的清官,在雍正朝根本无法立足。相反,雍正推崇的都是那些有能力、刚正不阿的“能吏”,这些人或许在性格上不完美,但他们能够有效地管理地方政务,维护社会秩序。

乾隆继位后,曾有御史批评雍正朝的用人标准,认为如果一味重视“才能”,可能会导致贪官横行,严重影响国家政务。乾隆初年的这种反思具有一定的道理,毕竟雍正晚期的选官方式中,确实有些官员因其能力出众,但缺乏品行,导致了地方民众的疾苦。然而,乾隆并没有改变其父的整体用人方向,虽然他强调官员的品行操守,但他仍然偏向于选拔那些有才干、敢于行事的“能吏”。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和珅,尽管他是个巨贪,但凭借卓越的行政才能和精明的商业头脑,仍然深得乾隆宠信,并在朝廷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综上所述,清朝的选官标准为中国历史上关于“德”与“才”的争论提供了一个答案。清朝历代帝王并不看重所谓的“清官”,而到了雍正时期,他将“才”作为选拔官员的最重要标准,这一政策也影响了后来的朝代。如今,尽管我们仍然强调德才兼备,但实际上能做到这一点的官员少之又少。因此,今天的官员选拔仍然面临“德”与“才”之间的权衡,而其中,“法”字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反腐败也因此成为当今国家管理的重中之重。这也显示了今天政府在法治上的决心和魄力,这与古代的政治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廉语清风丨法必明 令必行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为取信于民,于都城南门立三丈之木,宣布“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皆疑...
朔州文史•第66期 | 晋商通... 朔州文史 六十六 晋商通道 晋商通道杀虎口 早在3世纪中叶,从甘肃、陕西到杀虎口一带已经存在一条与丝...
清朝的包衣奴才是干嘛的,地位高... 包衣这个词语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平时在清朝影视剧以及书籍上都会看到包衣奴才的词汇,“包衣”是满...
浔城记忆 | 11月18日 浔城记忆 11月 18日 九江,不仅是地理上的坐标,更是文化和历史的交汇点。在这个系列中,我们将每天...
原创 抗...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着两条发展道路的选择。其一,是蒋介石所提出的“中国之命运”,即继续...
原创 武... 这件事情从常理来看,应该是有可能发生的。你想一想,在古代,酒大多是米酒,而不像现在的纯白酒,度数相对...
原创 三... 话说,从古至今,只要中原王朝一旦动荡不安,边疆的蛮族必定会趁机爆发战乱!在我国的北方、西方和南方,存...
原创 史... 古代的战争常常是为了争夺土地,不是和外族打,就是进行内战。因为战争不断,很多战将也因此崭露头角,成为...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的关羽是忠义的象征,他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事迹几乎家喻户晓。 在刘备逃亡之后,...
在纪录片中感知历史现场 千年一瞬,物语新生。近日,大型历史文物纪录片《千年文物·大唐盛世》持续热播。该片以独特的叙事视角与影...
日本殖民者偷挖琉球人遗骨! 466具琉球人遗骨被日本殖民者偷挖!掘人祖坟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估计也就日本殖民者干的出来!整天研究...
原创 当... 简单来说,日本是人均国土面积最少的国家之一,本想靠入侵东亚国家扩大大和民族的生存空间,没想到中国人是...
“滇王之印”领衔,揭谜失落的古... 一枚刻有“滇王之印”的纯金印章,如何揭开一段被尘封两千年的历史?独特的青铜贮贝器上的祭祀场景有何寓意...
专访|阮昕:从“浮生建筑”,到... 在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大楼,阮昕教授挥手指向他在大堂支起的编木拱,谈起现代建筑如何精心设计,规划着光...
探访世界文化遗产点锁阳城遗址 这是11月18日在甘肃省瓜州县拍摄的锁阳城城址(无人机照片)。 锁阳城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锁阳...
“八贤王”赵元俨:揭晓宋仁宗身... 八贤王 赵元俨 《包青天》《寇老西儿》《杨家将》等经典影视剧中,总有一位威风凛凛的王爷,手持八面金锏...
原创 皇... 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来说,想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往往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考试。从小升初、初升高到大学,再到步入...
原创 明... 导读: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可以用“崽卖爷田心不疼”来形容。我们不打算深入探讨当时明朝的具体战略...
生死不愿为日属!百余年前琉球人... 新闻链接 “生不愿为日国属人,死不愿为日国属鬼!虽糜身碎首,亦所不辞!”1879年5月,琉球王尚泰的...
山东一地挖出汉代墓?回应来了 近日,有IP地址是山东泰安的网友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据说挖出来汉代墓了”等相关内容,引发网友热议。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