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备最早的结拜兄弟,为刘备在魏国忍辱负重,可其子却灭了蜀国
迪丽瓦拉
2025-09-20 18:04:56
0

说到三国时期的蜀汉, 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刘备、关羽和张飞这三位结义兄弟。他们在桃园结义的场景,仿佛是一幅象征着忠诚与义气的画卷,映照出他们生死相依、互帮互助的情谊。尤其是在生死存亡之际,真情最为显现。关羽为了寻找刘备的踪迹,放弃了荣华富贵,勇闯五关,斩杀六将,堪称忠义的化身。而刘备为了给死去的关羽复仇,虽知无法胜算,依旧义无反顾地与东吴开战。这些行为无不展示了古人对“义”字的诠释。

不过,在刘备的结义兄弟当中, 还有一位比关羽、张飞更早与刘备结义的朋友——他叫牵招。牵招虽然比关羽张飞更早结为兄弟,但他却没有与刘备一起建立蜀汉,而是选择了在魏国为官,一生都默默忍辱负重,最终不得志。而更为戏剧性的是,牵招的儿子不仅没有继承父亲的忠诚,反而投身于魏国的征伐之中,成为了摧毁蜀国的功臣之一。这真是世事难测,令人唏嘘。

01. 刘备与牵招

刘备和牵招的缘分,始于他们少年时期的求学岁月。当时,他们一起师从家乡的名士乐隐。两人都崇尚忠义,因此迅速成为了亲密的朋友,最终结为生死之交。与家道中落的刘备不同,牵招出身于当地的豪门大族。尽管两人结拜为兄弟,牵招却并未随刘备一起创业,而是留在了故乡。

命运的波折很快降临。乐隐被杀后,牵招冒着生命危险收拾师父的尸体,并因此被推荐给袁绍。尽管当时刘备依旧默默无名,牵招却凭借袁绍的庇护进入了仕途。袁绍去世后,牵招继续辅佐袁绍之子袁尚,直至被暗算而投靠了曹操。那时,正值建安九年,牵招因招降乌丸军被曹操重用,升职加薪,而刘备依旧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到了建安十二年,袁尚被杀,牵招因为旧主的恩情,不顾众人的眼光,祭拜袁尚,并因此再次获得曹操的赏识和升职。尽管牵招无论在军队管理、指挥能力和后勤保障方面都很有才华,但他一生却始终没有得到重用。大部分升职,都源自他为人忠诚、善于结交而被他人举荐,而不是因为自身的军事才能。

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或许就与刘备的存在有关。那时魏蜀两国持续战斗,为了避免引发不必要的政治联动,曹魏的高层显然不会给牵招太多的权力。

02. 牵招一生的无奈与坚持

牵招一生并非没有晋升的机会,实际上,他曾多次被提拔。然而,正因为他始终坚持与刘备的友谊,最终未能获得应有的荣华富贵。在许多风云变幻的时刻,牵招依然没有抛弃那份年少时的誓言,即使面临外界的压力和诱惑,也未曾与刘备断交。

许多人看到牵招在曹魏的仕途困顿,可能会认为他为了一个早已败落的盟友而选择自毁前程,但牵招从未因此动摇。尽管刘备当时正处在举步维艰的境地,甚至可能随时丧命,但牵招依然认为,忠于过去的承诺,才是他不变的信条。

即使后来刘备建立了蜀汉,牵招依然没有选择离开魏国,加入蜀汉并谋取一份高官厚禄。尽管他在魏国依旧担任边境的小职,然而他却更多地将精力投入到民生建设,尤其是改善农业和大力发展教育。曹魏的一些官员甚至为他鸣不平,认为牵招如此忠诚于刘备,未免太过自负,但牵招总是笑而不语。

有些人认为,牵招的忠诚是源于对刘备的个人人格,而更多的,是他对自己誓言的坚守。无论刘备的境遇如何,牵招始终不改其心。尽管未能得到应有的重用,牵招却依旧在自己的一生中找到了内心的圆满。

03. 牵招之子,灭蜀国

岁月流转,刘备和牵招渐渐老去,两位英雄的子嗣也逐渐成长起来。刘备的儿子刘禅虽然早年经历了不少艰难困苦,但成年后便享受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在刘备去世后,刘禅顺利继位,成为蜀汉的君主。赵云等猛将为他开疆拓土,诸葛亮在内政外交上尽心尽力,刘禅的生活看似安稳。即使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一度担心未来的局势,但依然享受着逍遥的皇帝生活。

然而,牵招的儿子牵弘,年纪轻轻便在官场上崭露头角,很快便成为了带兵的将领。牵弘对于父亲一生忠诚刘备的做法并不认同,认为忠诚于一个已经没落的王朝并无意义。在他看来,忠君报国应当是为国家谋取利益,而非为个人的誓言束缚一生。

因此,当曹魏举兵攻打蜀国时,牵弘积极响应,带领大军随邓艾一同进攻蜀汉。邓艾带领轻骑兵绕道剑阁,采取出其不意的战术,迅速攻破了蜀国的防线。这一战,蜀汉的地理优势荡然无存,宣告了蜀汉的灭亡。

当刘禅看到大军逼近时,他迅速投降,放弃了任何抵抗。相比于亡国的耻辱,他似乎更关心是否能继续过着安逸的生活。牵弘作为攻破蜀国的主将之一,不知他看到刘禅这般行径,是会感到愤怒与轻蔑,还是会暗自庆幸自己的军功。

04. 结语

牵招一生忍辱负重,坚守与刘备的友谊,而最终他所竭力捍卫的蜀国,却在他儿子的铁蹄下灭亡。这一切,或许是世事难料,若牵招亲自带兵攻蜀,他会选择为忠义出征,还是因为友谊而拒绝呢?这个答案,恐怕只有牵招自己最清楚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廉语清风丨法必明 令必行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为取信于民,于都城南门立三丈之木,宣布“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皆疑...
朔州文史•第66期 | 晋商通... 朔州文史 六十六 晋商通道 晋商通道杀虎口 早在3世纪中叶,从甘肃、陕西到杀虎口一带已经存在一条与丝...
清朝的包衣奴才是干嘛的,地位高... 包衣这个词语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平时在清朝影视剧以及书籍上都会看到包衣奴才的词汇,“包衣”是满...
浔城记忆 | 11月18日 浔城记忆 11月 18日 九江,不仅是地理上的坐标,更是文化和历史的交汇点。在这个系列中,我们将每天...
原创 抗...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着两条发展道路的选择。其一,是蒋介石所提出的“中国之命运”,即继续...
原创 武... 这件事情从常理来看,应该是有可能发生的。你想一想,在古代,酒大多是米酒,而不像现在的纯白酒,度数相对...
原创 三... 话说,从古至今,只要中原王朝一旦动荡不安,边疆的蛮族必定会趁机爆发战乱!在我国的北方、西方和南方,存...
原创 史... 古代的战争常常是为了争夺土地,不是和外族打,就是进行内战。因为战争不断,很多战将也因此崭露头角,成为...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的关羽是忠义的象征,他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事迹几乎家喻户晓。 在刘备逃亡之后,...
在纪录片中感知历史现场 千年一瞬,物语新生。近日,大型历史文物纪录片《千年文物·大唐盛世》持续热播。该片以独特的叙事视角与影...
日本殖民者偷挖琉球人遗骨! 466具琉球人遗骨被日本殖民者偷挖!掘人祖坟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估计也就日本殖民者干的出来!整天研究...
原创 当... 简单来说,日本是人均国土面积最少的国家之一,本想靠入侵东亚国家扩大大和民族的生存空间,没想到中国人是...
“滇王之印”领衔,揭谜失落的古... 一枚刻有“滇王之印”的纯金印章,如何揭开一段被尘封两千年的历史?独特的青铜贮贝器上的祭祀场景有何寓意...
专访|阮昕:从“浮生建筑”,到... 在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大楼,阮昕教授挥手指向他在大堂支起的编木拱,谈起现代建筑如何精心设计,规划着光...
探访世界文化遗产点锁阳城遗址 这是11月18日在甘肃省瓜州县拍摄的锁阳城城址(无人机照片)。 锁阳城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锁阳...
“八贤王”赵元俨:揭晓宋仁宗身... 八贤王 赵元俨 《包青天》《寇老西儿》《杨家将》等经典影视剧中,总有一位威风凛凛的王爷,手持八面金锏...
原创 皇... 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来说,想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往往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考试。从小升初、初升高到大学,再到步入...
原创 明... 导读: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可以用“崽卖爷田心不疼”来形容。我们不打算深入探讨当时明朝的具体战略...
生死不愿为日属!百余年前琉球人... 新闻链接 “生不愿为日国属人,死不愿为日国属鬼!虽糜身碎首,亦所不辞!”1879年5月,琉球王尚泰的...
山东一地挖出汉代墓?回应来了 近日,有IP地址是山东泰安的网友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据说挖出来汉代墓了”等相关内容,引发网友热议。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