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连长被调往师部当排长,本是降级任用,一看部下把他乐坏了
迪丽瓦拉
2025-09-20 19:31:24
0

滕海清,一个原本担任连长的战士,曾因命运的捉弄,被调至另一个部队担任排长。这看似是职位上的降级,但在见到自己新的部下时,滕海清却不由自主地笑了。这其中究竟藏有什么玄机呢?

1909年,安徽省金寨县一个名叫褚鸡石的小山村里,传来了一个婴儿的啼哭声,滕海清的父母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滕海清。滕家并不富裕,父母虽然未受过太多教育,但深知“海晏河清”四字的美好含义。那时正值战乱,他们为孩子取名“海清”,寓意着希望国家能够早日安定、河山清明。

滕海清是家里的长子,家里还有七个弟妹。由于家庭贫困,兄弟姐妹们住在一间破旧的草屋里,屋顶漏风、墙壁透雨,简直是岌岌可危。在他幼小的记忆中,家里常常连饭都吃不上,很多时候只能勉强充饥,吃些米糊。为了帮补家用,年仅七岁的滕海清便到村里的地主家做了放牛娃。

然而,尽管日子艰难,滕海清的父母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于是他们把家中所有积蓄都拿出来,还借了不少钱,送滕海清去学堂。滕海清非常珍惜这个机会,乐于学习,他很快就背熟了《三字经》,虽然只学了这么一点,但对他来说,那就是开启新世界的大门。可是,家里的贫困让他不得不早早辍学,回家放牛和种地。

然而,滕海清心中对更广阔世界的向往从未熄灭。15岁那年,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要离开家乡,到更远的地方去闯荡。尽管父母坚决反对,但他依然偷跑出村,踏上了前往霍山县的路。虽然年纪尚小,滕海清却敢于为自己的未来做出选择,展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决心。

到霍山县后,滕海清找到了一份烧木炭的工作。那份工作虽然辛苦,但他依旧勤勤恳恳地干着,心里想着赚点钱回家让父母过得更好,让弟妹们也有机会上学。霍山县的生活与乡村截然不同,滕海清不仅体验了城市的繁忙,还更加渴望外面更大的世界。为了寻找机会,他日夜盼望能走出霍山县,去更远的地方。

终于,在1929年,滕海清遇到了改变命运的契机。当年7月,中国第一支少数民族红军正式成立,同年,红军也来到霍山县。红军的到来,得到了百姓们热烈的欢迎。红军解救了百姓,打土豪分土地,深得民心。在看到这些英勇的红军战士时,滕海清心中激起了一个念头:“我也要参军,为保家卫国出一份力!”尽管这意味着可能要与亲人分别,甚至面对生死的考验,滕海清依然选择了参军,因为他认为,只有国家安定,家庭才能幸福。

滕海清向父母表明了自己的决定,父母虽然不舍,但也理解了他的心意。在离开前,他把自己仅剩的一些衣物送给了村里的同伴,然后毅然踏上了参军的道路。那时,年仅二十的滕海清,光荣地成为了一名红军游击队员。

然而,军旅生涯的开始并不轻松。训练异常艰苦,早晨天还未亮便开始集训,一直要忙到深夜才能休息。滕海清从未抱怨过,他每天都充满热情,专心致志地进行训练,很快就掌握了作战的一些基本技能。到了1930年,他终于迎来了真正的战斗。

战场上,滕海清只有一把亮银色的大刀,凭借这把刀,他不仅要保护自己,还要保护百姓的安全。战斗结束后,因其出色的表现,滕海清受到了游击队队长的表扬。不久后,他得知家乡的苏维埃政府成立,心中涌现出更多的责任感,便决定回到家乡,参与到苏维埃的建设中。

1931年,滕海清成为了十一师的战士。在一次战斗中,滕海清所在的班级几乎全军覆没,8人中仅剩4人。连长来到班级,慰问伤员并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损失这么大,接下来的战斗会更为艰难,你们害怕吗?”滕海清毫不犹豫地回答:“如果害怕,早就不来红军了!”在这场严峻的战斗中,滕海清勇敢地站了出来,申请加入敢死队。在随后的战斗中,他不幸被石块击中头部,幸好被战友及时救回。

伤愈后,滕海清依然毫不退缩,他渴望重回战场。这股坚强不屈的精神,最终感动了他的班长,班长向党组织推荐了他。随着战斗的不断升级,滕海清的职务逐渐提升,他从连长开始,一步步升为副连长,最终成为三十二团五连的连长。

然而命运似乎再次给了他一个小小的考验。1932年6月,滕海清因突发情况被调到师部通信队担任排长。表面上,这似乎是一次降职,但滕海清丝毫不介意。他看到自己的新部下,心中充满了欣喜,因为通信队的成员质量非常高,自己将肩负起培养新一代红军干部的重要责任。

滕海清调任通信队后,迅速适应新角色,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工作,赢得了上级的高度赞扬。这个看似降职的决定,实际是对滕海清的潜力和领导能力的认可,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使命,始终以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为先。

随着时间的推移,滕海清经历了多次战斗,身心俱疲,但每次他都能够重新站起来。尤其是在1949年,当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滕海清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泪水不禁涌上眼眶。回想起自己失去的亲人、牺牲的战友,他心中百感交集。尽管失去了亲人,但他依然坚守在祖国的建设岗位上,为新中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滕海清的革命生涯充满了英勇与奉献,正因如此,他在抗战时期多次负伤,直至晚年,依然为人民、为国家贡献着自己的余生。1955年,滕海清因其杰出的贡献,荣获“中将”军衔,成为新中国的英雄人物。

晚年的滕海清依然常常回忆起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提起自己的战斗经历时,他依旧眼中闪烁着光芒。1987年,滕海清78岁时正式退役,但他依然是那个坚毅、勇敢、无所畏惧的滕海清。1988年,他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最终,滕海清在1997年安详地去世,享年88岁。他的一生,如同那烈火中冶炼出来的钢铁,永远镌刻在历史的篇章中,成为后人学习和传承的榜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泰... 泰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238年,当时成立了素可泰王朝,这一时期被中国史称为暹罗,至今已有超过七百年的...
原创 日... 七十七年前,随着日本法西斯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终于得以消散,全球迎来了多年来久违的和平。这...
原创 四... 常言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这句流传已久的话,表达了人们对父母对孩子影响的普...
原创 清... 1921年,溥仪正式退位,标志着清朝政权的终结,随之而来的则是民国政府的接管与成立。这一历史性转折虽...
原创 当... “都是当兵的,怎么还有不同了?” “人是军爷,衣服上正经写着‘兵’呢。你个‘勇’字的,也好意思和人...
原创 秦... 当七十多岁的百里奚被秦穆公以五张黑羊皮从秦国接回时,没人能意识到,历史的巨轮已经悄然启动,且即将带来...
原创 清... 古代王朝更替与清朝军队的去向 古代王朝的更替过程中,前朝军队的去向问题一直是新朝建立初期必须解决的...
原创 赵... 几乎所有的皇帝都希望能够将自己辛辛苦苦得来的皇位传承给自己的子孙。若是有儿子,他们通常不会考虑将这个...
原创 古... 在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想要处决谁就能下令处决,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存在例外的裁...
原创 秦... 古代帝王陵墓的象征与秦始皇陵的高峰设计 在古代中国,人们对于生与死的观念常常与神秘的“亡者世界”紧...
原创 吕... 吕布被誉为东汉末年的“第一条好汉”,这一点连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也不例外。他们承认这一点,因为即便三...
死人的画活人的钱!看60年代收... 勤劳能致富,但这种“富”是靠着长期积累,用血汗换回来的少量财富。而所谓的暴富,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纯看...
原创 蒋... 1949年,蒋介石带领国民党败退至台湾后,依然心系复国之梦,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重新夺回大陆,恢复国民...
原创 得... 有一种知己,是伯牙与钟子期那般琴音相知、心心相印;而另一种伯乐,则如古代月下追随韩信的佳话。然而,伯...
原创 新...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党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百废待兴、满目疮痍的山河,还有一张张对外借债。十几亿白银的债务...
原创 郑... 麒麟的神话与现实中的“麒麟” 自古以来,麒麟在中国文化中便象征着祥瑞,是带来幸福和繁荣的象征。很多...
原创 李... 北宋末年的至暗时刻 公元1125年冬,金兵分两路南下,如黑色洪流般涌向北宋都城汴京。此时的北宋朝廷...
原创 刺... 在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堪比鲁滨逊的江湖人物,他便是斧头帮的帮主——王亚樵。国民党军统的三剑客之一...
原创 岳... 据传,民族英雄岳飞本来信心满满,准备在即将收复失地的关键时刻,展开决定性的战斗,却忽然接到了来自皇帝...
原创 他... 他是秦始皇背后的智者,也是大秦的顶级谋士,犹如一把锋利的利剑,为秦始皇的统一事业立下赫赫战功。正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