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的长河
让历史照亮现实
【国防教育专栏】
炮弹大王——甄荣典
甄荣典像
甄荣典,1916年2月生于河北唐县牛眼沟村一户贫苦家庭,艰辛的生活,铸就了他坚韧、勤奋、好学的品格。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21岁的甄荣典参加了村里的青年抗日武装自卫队,并担任队长。两个月后,他被八路军总部安排到位于山西省黎城县深山里的黄崖洞兵工厂,学习制造武器。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设备简陋,物资匮乏,但甄荣典没有丝毫抱怨。他白天跟着师傅学习技术,晚上挑灯夜战,钻研图纸和工艺。他的技术进步飞快,生产效率也不断提高,很快就在历次生产竞赛中崭露头角,车出的炮弹质量和数量均名列前茅。
1942年8月,黄崖洞兵工厂多次遭受日军进攻,生产多次被迫停工。为弥补产力不足,甄荣典除了增加工作时长,还不断创新生产技术,将传统的单刀车削改为双刀车削,效率大幅提升,从最初的每天生产几十发炮弹,逐渐提高到每天能生产上百发,最后猛增到每天生产400发。甄荣典把他的技术改进方法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全厂职工。在他的带领下,黄崖洞兵工厂高产高效,普遍增产20%以上,为前线的抗战提供了大量武器。当时,中国共产党所属的新华通讯社报道了甄荣典的模范事迹,称他为“炮弹大王”。
1948年,甄荣典作为中国青工代表,出席了在华沙举行的世界青年大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风采。同年9月,他代表晋冀鲁豫军工参议员参加了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大会。1949年4月,他当选为华北兵工职工总会第一届执委;6月,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他更是荣誉加身,1950年9月,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大会,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83年12月,为中国兵工事业和山西工人运动辛勤耕耘40余载的甄荣典,被组织批准离职休养。2000年3月5日,甄荣典在太原病逝,享年84岁
作者:原钰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