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俄罗斯近代的失败是输在战略上(二)冷战中的战略失误
迪丽瓦拉
2025-09-21 13:04:50
0

类似斯大林这样拥有天赋异禀才能的领导人,对于俄罗斯来说极为罕见。斯大林之后,苏联的领导人一个比一个软弱,战略失误频发,最终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一、全面否定斯大林,自毁合法性。

赫鲁晓夫在剿除贝利亚并掌权后不久,便公开全面否定斯大林的历史功绩,这一举动在当时不仅使苏联民众陷入思想混乱,也动摇了整个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基础。否定一位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前领导人,实际上是对苏共自身历史的否定,最终严重削弱了政权的合法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几乎牺牲了一整代坚定信仰共产主义、敢于奉献和牺牲的精英力量,这批人正是确保苏联赢得战争胜利的中坚力量。然而,由于他们的大量牺牲,苏共中坚力量出现断层,国家各项发展不可避免地遭遇人才缺失困境,支持社会主义的精英阶层大大削弱。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更是让新一代政治思想蒙上阴影,使他们对苏联合法性产生怀疑,为后来苏联解体埋下了隐患。戈尔巴乔夫青年时代正是在这种否定斯大林的氛围中成长的,当他掌握最高领导权后,对苏共和社会主义道路信心不足,迷信西方政经模式,试图照搬改造国家,失败几乎不可避免。

尽管后来勃列日涅夫时期对斯大林的评价有所纠正,但当时的影响已无法逆转。同期,美国50年代开始推行麦卡锡主义,强力打击共产主义思潮,坚决维护资本主义统治,西方精英绝不会像苏联那样自我批判,损害自身合法性。

二、忽视自身实力,硬碰硬对抗西方。

二战胜利后,苏联迅速恢复国内经济,社会主义运动在国际上获得广泛支持,赢得巨大声誉。许多独立民族国家选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如中国、越南、朝鲜等,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功极大增强了国际共产主义力量,动摇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根基。

为了抵制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浪潮,西方采取铁幕政策,制造对抗,断绝东西方交流,同时在思想领域极尽抹黑东方阵营。面对这种局势,苏联未能采取利益互换等柔性手段缓和紧张,而是在国力不及西方的条件下坚持强硬对抗,硬是打造自身势力范围,助长东西方敌对,失去了分化敌方的机会,几乎以一己之力对抗经济远强于自己的西方阵营。

冷战期间,为争取战略平衡,苏联全力投入军备竞赛,着力打造军事帝国形象,大力发展核武器,虽然增强军事威慑,但也陷入了经济远不及西方的困境,西方民众逐渐对苏联产生恐惧,同时苏联长期忽视民用经济发展,导致冷战后期经济疲软,难以为继。

三、霸道专断,失去盟友支持。

作为东方阵营的领导大国,苏联严重体现出大国沙文主义,过分强调自身民族利益。对内偏袒俄罗斯民族,粗暴压制少数民族;对外强势霸道,不尊重小盟国主权。一旦盟友出现异议,苏联便动用武力强硬干涉,虽然短期内有效,但长期却导致联盟内部矛盾激化,离心离德。南斯拉夫早期分道扬镳,中期中苏决裂,后期镇压布拉格之春等事件,均受此思维影响。联盟内部缺乏真心拥护,苏联不得不加大利益输出以维稳,恶化了其对抗西方的战略环境。

同期的美国则通过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经济复苏,赢得盟国感激,并以民族自决等道义高地促使英帝国和平瓦解殖民统治。在协调同盟行动时,虽然面对戴高乐等难缠角色,美国选择以经济手段而非军事强硬应对,成功维系了西方阵营稳定。

对比来看,苏联领导的华约联盟缺乏真正牢固的盟友,即使曾有,也最终反目成仇,比如南斯拉夫和与中国的兵戎相见,极大削弱了自身实力。而同期美国则成功将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强国纳入自身势力范围,政治手腕远超苏联。

根本原因在于苏联过于强势、霸道,缺乏妥协与合作意识,刚愎自用最终难以服众,导致众叛亲离。至今,东欧诸国和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仍对俄罗斯心存畏惧,可见影响之深远。

四、军事扩张耗尽国力。

苏联主导的华约经济基础远不及北约,为求战略平衡,苏联将大量资源投入军事领域,忽视自身经济基础,全面推行全球争霸策略。盟友贡献有限,索取却多,进一步拖累了苏联经济。

例如,苏联全力支持经济贫困的越南,导致长时间经济资源流失。后期为了挽回面子,亲自发动阿富汗战争,经济损失更加惨重,国家实力开始明显衰退。

五、信仰丧失,思想阵线全面崩溃。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领导层僵化老化,军事工业占据大量资源,民用经济发展缓慢,民众不满情绪渐生。西方长期的舆论攻势使得从最高领导人到普通百姓,普遍对社会主义制度失去信心,开始寻求变革。遗憾的是,苏联人民选择的方向是向经济更发达的西方靠拢,认为只要在思想和制度上模仿西方,解散华约,就能获得西方谅解,成为西方一员,过上好日子。回看当时,这种想法过于天真和幼稚。理想信念的丧失最终导致了民族国家信仰的崩溃,国家四分五裂。

六、深受西方蛊惑,不自觉自毁长城。

苏联领导层未能结合自身国情进行渐进式改革,反而自上而下推行剧烈变革,导致思想与经济双重混乱。更荒唐的是,他们采信西方提出的各种改革建议,追求形式上的民主,放弃了苏共的领导核心地位,实行多党制,致使加盟共和国失去维系统一的纽带。同时将军队国家化,使党失去指挥枪杆子的权力,削弱了维护统治的最强利器。

政治体制的弱化,必然导致中央权威和控制力下降,国家凝聚力瓦解。

思想方面,在西方煽动下,俄罗斯族民众认为自己所在的加盟共和国资源丰富,却长期需要支持其他落后地区,成为自己生活困顿的根源;而其他加盟共和国民众则感受到俄罗斯的压迫,更渴望民族独立自决,分裂思潮难以遏制。

苏联解体时,作为主体民族的俄罗斯民众反而并无强烈反应,甚至有些沾沾自喜,觉得甩掉了落后地区包袱,可以轻装前行,生活会更好。但他们未曾意识到,苏联经济体系是基于加盟共和国间的分工协作,分裂必然导致经济体系瓦解,失去庞大的人口和市场基础,经济发展遭受毁灭性打击。

解体后,人民期待的富裕生活未曾到来,反而经历了政治动荡、经济衰退和大规模贫困。叶利钦政府在西方的鼓动下,未经充分准备,强行推行经济“休克疗法”,全面私有化,忽视了俄罗斯计划经济体系的现实,几乎毁掉了苏联时期积累的工业化成果,摧毁了俄罗斯重新崛起的经济根基。

反观西方阵营,虽然也经历越南、朝鲜战争等战略失误,经济一度受挫,但能及时止损,不计较面子,最终成功复苏。

国家间竞争,放弃独立自主,妄图依赖对手实现发展,这需要极高的智慧与勇气,而苏联盲目相信西方,最终走到了今日局面,这一教训极为深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咸... 在近代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女性的名字无法忽视,她的名字就是慈禧。她是清朝末年的实际掌权者,虽说以女性...
原创 近...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井冈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以及长征途中的湘江之战,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令人痛心的事...
原创 羌... 在中国五十六个少数民族中,羌族作为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民族,一直都在历史长河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同时,...
原创 从... 家庭是每个人生命诞生的根基,是个体最初接触的社会单位。家庭在塑造个人人生观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原创 成... 商鞅变法是秦国历史上由秦孝公主导、商鞅实施的深刻政治改革,其影响深远,不仅改变了当时秦国的面貌,还为...
原创 美... 《美国与法国的同盟条约与后续发展》 1778年2月6日,美国与法国签署了《同盟条约》。该条约由路易...
原创 老... 1964年,苏联远东城市哈巴罗夫斯克(伯力),排队买冰淇淋的市民。 哈巴罗夫斯克本是中国领土,原名伯...
原创 清... 头条创作挑战赛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在中国大地上蜿蜒流淌,勾画...
《西夏陵》中英双语专题片②|西... 7月11日,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60项世界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
原创 “... 1. 项羽:英雄的悲剧,君主的失败 项羽,西楚霸王,历史上举世闻名的强者,曾一度统领千军万马,摧枯...
原创 从... 文/玉箫苒 编辑/玉箫苒 在中国古代,自封建制度确立以来,边疆与军队往往与罪犯和刑罚紧密相连。...
原创 科... 那天整理书架,翻出本讲古代官场的闲书,看着里面描写读书人赶考的段落,突然就琢磨起一个事儿 —— 咱们...
原创 日... 日本自古以来都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对于许多日本政客来说,“国家正常化”是他...
原创 我... 蚂蚁庄园2025年7月14日庄园小课堂知识问答的最新问题是我国的活字印刷术最早发明于哪个朝代?宋代还...
原创 家... 导读: “卧薪尝胆”这一成语,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极具励志色彩的传奇。它讲述了越王勾践的故事——他在与吴...
原创 唐... 唐朝是在隋朝衰弱、接近灭亡之时崭露头角,迅速建立起的新兴王朝。唐朝初期,很多政治体制内容承袭了隋文帝...
原创 从... 在了解明朝时期的历史背景之前,我们可以先通过一些细节了解为何明朝会设立两京制度,即为何会有两个首都。...
【申遗•圆梦】为何只有七号陵确... 西夏陵陵区内含风格独特的9座帝陵、271处陪葬墓、北端建筑遗址以及32处防洪工程遗址,与峰峦叠嶂的贺...
原创 美... 提到美洲大陆,大家第一反应往往是哥伦布。这位在欧洲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探险家,原本是为了寻找印度而出...
原创 袁... 袁术的初衷一直是想稳固自己的地盘并扩展势力,而他的最初目标便是豫州,尤其是掌控全境。然而,由于孙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