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吴贤妃:朱祁钰生母,相传是朱瞻基庶婶婶,夺门之变后结局如何?
迪丽瓦拉
2025-09-21 22:02:47
0

提起明宣宗朱瞻基的后宫,许多人自然会联想到那个被废除的皇后胡善祥和与他青梅竹马的第二任皇后孙氏。然而,朱瞻基可不是个风流成性、只与这两位女性有所关联的天子。他的后宫,远远不止这两位女人。更为惊人的是,朱瞻基去世后,竟然有十位妃子为他殉葬。而在未被殉葬的后妃中,除了胡善祥和孙皇后,唯一一个存活下来的便是明代宗朱祁钰的生母——吴贤妃。

尽管吴贤妃的知名度远不如胡善祥和孙皇后,但她所引发的八卦和猜测却同样不在少数。她之所以成为话题的焦点,既因为她是朱祁钰的生母,也因为她的身份在历史上长时间是个谜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吴贤妃的真实身份、她的一生以及她在夺门之变后的命运。

朱瞻基的后宫虽众,但真正为他生育子嗣的后妃却只有三位。按理说,吴贤妃应该是朱瞻基后宫中的一位重要人物,然而,在明宣宗的历史记录中,关于吴贤妃的记载却极为简略。除了提到朱祁钰是吴贤妃所生外,并没有更多的相关描述。在《明史》中,对她的记载仅仅有一笔带过:“宣宗为太子时,选入宫;宣德三年封为贤妃。”这一点也与她作为朱瞻基唯一的两个儿子之一的地位,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等。

与此同时,明末清初史学家查继佐编纂的《罪惟录》却透露了一个更加引人注目的细节。书中提到,吴贤妃虽然生下了朱瞻基仅有的两个儿子之一,但她始终未曾进入皇宫,而是被朱瞻基秘密藏在宫外,连同朱祁钰也一直隐姓埋名。原来,吴贤妃曾是朱瞻基的二叔、汉王朱高煦的女人,实际上是朱瞻基的庶婶。朱瞻基在与二叔朱高煦对抗的过程中,发现了吴贤妃的美貌,但他因顾及身份和礼节,未敢公开接纳她进宫,而是将她秘密安置在宦官陈符家中。

直到朱瞻基病重之时,才终于向太后坦白有一个儿子在宫外,恳请她将朱祁钰接进宫中。也就是在那时,吴贤妃才正式晋升为贤妃,朱祁钰也被认回宫中,并封为郕王。

《罪惟录》是明末清初的纪传体史书,作者查继佐为“浙东四大史家”之一。这本书的内容来源广泛,一部分来自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另一部分则是基于深入调查和史料搜集。然而,正是这本书中关于吴贤妃的记载,填补了许多明史和明实录中关于吴贤妃的空白,甚至被后人视作“正史”。然而,这一段记载是否真实呢?

我认为,至少有两个地方是值得怀疑的。首先,吴贤妃身为汉王的妻子,与朱瞻基的关系非常复杂,按照当时的封建礼法,若朱瞻基真的钟情于她,完全可以用权力让她进入宫中,而不必将她藏匿在外。此外,朱瞻基虽一度无子,但他当时急需继承人,若真有朱祁钰这个儿子,他理应亲自将其照顾,而不是藏匿在宫外。因此,吴贤妃与朱瞻基完全秘密生活在宫外的可能性似乎并不高。

进一步的考古发现帮助揭开了这一谜团。通过对吴贤妃墓志铭的研究,证实了吴贤妃早在朱瞻基14岁时便已进宫侍奉他,而非“汉王的女人”。根据墓志铭,吴贤妃比朱瞻基大2岁,年仅16岁时便进宫为朱瞻基侍寝,经过16年后,才为朱瞻基生下了朱祁钰。

更为详细的资料显示,朱瞻基和吴贤妃之间的关系,并非外界所想的那么复杂。由于孙皇后生育后无法侍寝,朱瞻基此时选择了吴贤妃,而吴贤妃也因此成为了唯一为朱瞻基生育子嗣的女人。由于生下了朱祁钰,吴贤妃被晋封为贤妃,位列后宫重要位置。朱瞻基去世后,吴贤妃也幸免于殉葬,得以活下来。

然而,尽管吴贤妃在宫中的地位并不低,她母子生活较为低调,似乎并未引起太大的波动。直到朱瞻基去世,朱祁镇登基后,朱祁钰被封为郕王。朱祁钰仍留在宫中,与朱祁镇一起学习,直到朱祁镇年满九岁,才开始着手处理一些事务。这个时期,朱祁钰的生活相对安稳,直到他成年后才被派遣至封地。

但命运往往难以预料,1457年,土木堡之变爆发,朱祁镇被瓦剌俘虏,而朱祁钰临危受命登基。经过一段时间的动荡,朱祁钰将母亲吴贤妃尊封为太后。然而,在宫中已有孙太后存在,为了区分两位太后,朱祁钰将孙太后尊为“上圣皇太后”,而吴贤妃则被称为“宣庙贤妃”。

在这一时期,吴贤妃虽然获得了显赫的地位,但随着朱祁钰的去世,局势发生了变化。朱祁钰的死意味着吴贤妃的生活也发生了转折。孙太后和朱祁镇重新掌握了实权,吴贤妃的尊号很快被撤去,重新被称为“宣庙贤妃”。历史上未曾记载吴贤妃这一时期的生活,但可以推测,虽不至于过得极为困顿,但她的生活也必定难言幸福。

最后,吴贤妃在孙太后和朱祁镇的掌控下活了四年,直到她在66岁时去世。朱祁镇为她暂停朝政,孙太后和皇后亲自前去祭奠。她的墓志铭中对她的评价为“寿考令终,生荣死哀”。由此推测,吴贤妃的最后岁月,或许是平淡而安静的,过上了一个普通皇后或者妃子的生活。

如果没有土木堡之变,吴贤妃的命运或许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她可能会像许多其他后妃一样,享受着安稳的富贵生活,做一个历史中的小透明。而土木堡之变的爆发,改变了她和许多人命运的轨迹。至于她是否快乐,或许只有她自己知道,亦或这份权力带来的责任和压力,已经超出了她的想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统一六国后,他推行严厉的法律制度,同时大兴土木,修建了秦皇陵、长城...
原创 明... 许多热爱历史的人,往往对明朝充满崇敬之情。无论是明朝国力鼎盛时的广阔疆土,还是在文化方面的多元发展,...
原创 “... 南唐二陵的面世引起了专家们的广泛关注,经过细致的鉴定,他们得出了一个明确的结论: 李昪与宋皇后合葬,...
原创 为... “父选母抄,圆圆留念”——这句字,出现在钱钟书所选、杨绛所抄的《钱钟书选唐诗》封面上,成为了他们精神...
原创 他... 曹仁是曹操的堂弟。年少时,他性格叛逆,不满官场上的种种规矩,属于那种对现实体制抱有强烈不满的愤怒青年...
原创 从... 明朝的灭亡,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关键的事件之一。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明朝在...
原创 飞... 周恩来和叶挺之间的深厚感情,是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逐渐形成的。 回溯到1927年9月,南昌起义的革命队...
原创 1... 1973年某一天,陕西省汉中市的两位农民正在田间劳作,忽然其中一人用锄头铲土时,发现锄头似乎卡住了什...
原创 西... 历史上,许多权臣都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皇帝,以巩固权力。比如,霍光的女儿霍成君成为了汉宣帝的皇后;曹操...
揭秘古代青楼女子:除了琴棋书画... 在中国古代,青楼女子常被贴上“风尘女子”的标签,但她们的真实生活远比刻板印象复杂得多。她们不仅是才艺...
李亚鹤:变“被动抢救”为“主动... 四川夏季多雨,既考验防汛响应,也考验文物保护工作。 李亚鹤发现“土遗址包括建筑土遗址、古城、关隘、陵...
原创 联... 15公斤重、包含137项铁证,45天的时限临近,韩国文化申遗面临3天倒计时! 5月30日,中国文化...
原创 乐... 在三国的浩瀚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勇猛无比的将领,虽然他在史书和文学作品中几乎没有多少存在感,关于他...
抗战中流砥柱:浴血5098天,... 中新网7月15日电(钟新军)作为抗战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及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始终坚定不移站在抗战...
原创 中... 作者:黄申 在战国那风云激荡、波谲云诡的历史长卷中,宣太后宛如一颗璀璨而独特的星辰,以其跌宕起伏的一...
何为传统?日本小镇山中町的故事 《山中岁月:在日本小镇与传统相遇、与自然相融》 作者:[美]汉娜·科什纳 译者:雍寅 版本:商务印书...
原创 三... 读《三国》时,每每感慨英雄人物的英年早逝,他们未能充分展现所蕴含的才智和雄心,未能实现自己的宏大志向...
原创 康... 周培公的登场恰逢大清朝内忧外患、动荡不安的时刻。他的出现仿佛是康熙帝的“天降神兵”,不仅敢于向康熙提...
原创 曹... 近年来,历史文化界掀起了一股“翻案风”,许多历史名人被一棒子打死,形象遭到严重贬低。诸如武侯诸葛亮这...
原创 张... “我的最爱在纽约。”这句言辞,成了张学良心中最深沉的秘密。张学良因西安事变名声大噪,而他的风流事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