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吴贤妃:朱祁钰生母,相传是朱瞻基庶婶婶,夺门之变后结局如何?
迪丽瓦拉
2025-09-21 22:02:47
0

提起明宣宗朱瞻基的后宫,许多人自然会联想到那个被废除的皇后胡善祥和与他青梅竹马的第二任皇后孙氏。然而,朱瞻基可不是个风流成性、只与这两位女性有所关联的天子。他的后宫,远远不止这两位女人。更为惊人的是,朱瞻基去世后,竟然有十位妃子为他殉葬。而在未被殉葬的后妃中,除了胡善祥和孙皇后,唯一一个存活下来的便是明代宗朱祁钰的生母——吴贤妃。

尽管吴贤妃的知名度远不如胡善祥和孙皇后,但她所引发的八卦和猜测却同样不在少数。她之所以成为话题的焦点,既因为她是朱祁钰的生母,也因为她的身份在历史上长时间是个谜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吴贤妃的真实身份、她的一生以及她在夺门之变后的命运。

朱瞻基的后宫虽众,但真正为他生育子嗣的后妃却只有三位。按理说,吴贤妃应该是朱瞻基后宫中的一位重要人物,然而,在明宣宗的历史记录中,关于吴贤妃的记载却极为简略。除了提到朱祁钰是吴贤妃所生外,并没有更多的相关描述。在《明史》中,对她的记载仅仅有一笔带过:“宣宗为太子时,选入宫;宣德三年封为贤妃。”这一点也与她作为朱瞻基唯一的两个儿子之一的地位,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等。

与此同时,明末清初史学家查继佐编纂的《罪惟录》却透露了一个更加引人注目的细节。书中提到,吴贤妃虽然生下了朱瞻基仅有的两个儿子之一,但她始终未曾进入皇宫,而是被朱瞻基秘密藏在宫外,连同朱祁钰也一直隐姓埋名。原来,吴贤妃曾是朱瞻基的二叔、汉王朱高煦的女人,实际上是朱瞻基的庶婶。朱瞻基在与二叔朱高煦对抗的过程中,发现了吴贤妃的美貌,但他因顾及身份和礼节,未敢公开接纳她进宫,而是将她秘密安置在宦官陈符家中。

直到朱瞻基病重之时,才终于向太后坦白有一个儿子在宫外,恳请她将朱祁钰接进宫中。也就是在那时,吴贤妃才正式晋升为贤妃,朱祁钰也被认回宫中,并封为郕王。

《罪惟录》是明末清初的纪传体史书,作者查继佐为“浙东四大史家”之一。这本书的内容来源广泛,一部分来自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另一部分则是基于深入调查和史料搜集。然而,正是这本书中关于吴贤妃的记载,填补了许多明史和明实录中关于吴贤妃的空白,甚至被后人视作“正史”。然而,这一段记载是否真实呢?

我认为,至少有两个地方是值得怀疑的。首先,吴贤妃身为汉王的妻子,与朱瞻基的关系非常复杂,按照当时的封建礼法,若朱瞻基真的钟情于她,完全可以用权力让她进入宫中,而不必将她藏匿在外。此外,朱瞻基虽一度无子,但他当时急需继承人,若真有朱祁钰这个儿子,他理应亲自将其照顾,而不是藏匿在宫外。因此,吴贤妃与朱瞻基完全秘密生活在宫外的可能性似乎并不高。

进一步的考古发现帮助揭开了这一谜团。通过对吴贤妃墓志铭的研究,证实了吴贤妃早在朱瞻基14岁时便已进宫侍奉他,而非“汉王的女人”。根据墓志铭,吴贤妃比朱瞻基大2岁,年仅16岁时便进宫为朱瞻基侍寝,经过16年后,才为朱瞻基生下了朱祁钰。

更为详细的资料显示,朱瞻基和吴贤妃之间的关系,并非外界所想的那么复杂。由于孙皇后生育后无法侍寝,朱瞻基此时选择了吴贤妃,而吴贤妃也因此成为了唯一为朱瞻基生育子嗣的女人。由于生下了朱祁钰,吴贤妃被晋封为贤妃,位列后宫重要位置。朱瞻基去世后,吴贤妃也幸免于殉葬,得以活下来。

然而,尽管吴贤妃在宫中的地位并不低,她母子生活较为低调,似乎并未引起太大的波动。直到朱瞻基去世,朱祁镇登基后,朱祁钰被封为郕王。朱祁钰仍留在宫中,与朱祁镇一起学习,直到朱祁镇年满九岁,才开始着手处理一些事务。这个时期,朱祁钰的生活相对安稳,直到他成年后才被派遣至封地。

但命运往往难以预料,1457年,土木堡之变爆发,朱祁镇被瓦剌俘虏,而朱祁钰临危受命登基。经过一段时间的动荡,朱祁钰将母亲吴贤妃尊封为太后。然而,在宫中已有孙太后存在,为了区分两位太后,朱祁钰将孙太后尊为“上圣皇太后”,而吴贤妃则被称为“宣庙贤妃”。

在这一时期,吴贤妃虽然获得了显赫的地位,但随着朱祁钰的去世,局势发生了变化。朱祁钰的死意味着吴贤妃的生活也发生了转折。孙太后和朱祁镇重新掌握了实权,吴贤妃的尊号很快被撤去,重新被称为“宣庙贤妃”。历史上未曾记载吴贤妃这一时期的生活,但可以推测,虽不至于过得极为困顿,但她的生活也必定难言幸福。

最后,吴贤妃在孙太后和朱祁镇的掌控下活了四年,直到她在66岁时去世。朱祁镇为她暂停朝政,孙太后和皇后亲自前去祭奠。她的墓志铭中对她的评价为“寿考令终,生荣死哀”。由此推测,吴贤妃的最后岁月,或许是平淡而安静的,过上了一个普通皇后或者妃子的生活。

如果没有土木堡之变,吴贤妃的命运或许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她可能会像许多其他后妃一样,享受着安稳的富贵生活,做一个历史中的小透明。而土木堡之变的爆发,改变了她和许多人命运的轨迹。至于她是否快乐,或许只有她自己知道,亦或这份权力带来的责任和压力,已经超出了她的想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波... 1924年夏天,波兰当局接到消息,说在布列斯特的山脉中,隐藏着一座一战时期的军需库。知情人士透露,这...
原创 诸... 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被广泛认为是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之一。他的智慧和策略至今仍为人称道,大...
原创 关... 云长的威名震慑华夏,孟起的名字则传遍关中。马超自有吕布的勇气,曾与“万人敌”张飞激战,势均力敌,难分...
“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馆... 新华社香港11月18日电(黄茜恬)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重磅特展“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馆珍藏”18...
原创 项... 当你完成了一项任务,感到十分得意,甚至略带自豪地大喊“还有谁?”时,可能并不知道,这句如今广为流传的...
原创 西... 西周初期,周武王、周公和周成王通过封建制度来稳定政权,给亲戚们分封土地,以此来防守和巩固周朝的统治。...
原创 关... 这个观点其实并不完全准确。虽然黄忠已经是年纪偏大,但依然体力充沛,表现出不输年轻人的英勇。然而,庞德...
原创 有...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是满洲入关并建立大清王朝的重要人物,没有他们,明朝或许还会继续存在,历史上也就没有“...
原创 诸... 一部《三国演义》里有太多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许多经典桥段也常成为我们饭后茶余的谈资。作为一个三国铁粉...
原创 太...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这个王朝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封建社会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百姓...
原创 朱... 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贫困家庭,年少时经历了流浪和困苦的生活。他对民间经济的不平等有着深刻的了解。即位后...
原创 韩... 韩信是西汉开国的重要功臣和军事家,他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作为“汉初三杰”之一,韩信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武将的战斗力被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超一流猛将、一流猛将、二流武将、三流武将和不入...
原创 赵... 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的深夜,公元976年11月14日,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突然去世。《宋史》对赵匡胤的死...
原创 历...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皇帝无疑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他们拥有巨大的权力,但也因此常常被各方评价和...
原创 井... 相对于地方军队,国民革命军(也就是蒋介石所说的国民党军队)在组织上要更为规范一些。那个时候,共产党还...
原创 她... 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首任皇帝,虽然他只在位了24年,但他的名字和一段至今被传颂的爱情故事,依然让人...
原创 “... 公元前180年,西汉朝迎来了一个重大变化,刘邦的嫡系后代不再继承皇位,取而代之的是他的庶长子刘恒。当...
原创 1... 1948年,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不断遭遇失败,士气低落,军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随着战局的不断恶化,国...
原创 明... 明清时期,蒙古人的战斗力大幅下降,这与他们曾经横扫天下的祖先相去甚远。蒙古人虽然曾俘虏过明英宗,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