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漫谈明中后期言官澄清吏治的功能和蜕变,这实际上是明朝的消亡史
迪丽瓦拉
2025-09-22 08:05:12
0

引言:

如今,我们在许多古装历史剧中,经常能看到一些官员,站在皇帝面前,进行谏言,向皇帝报告朝廷上某些官员的腐败、贪污或不法行为。

这些敢于直言的官员在古代官僚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被称为“言官”。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些敢于“打小报告”的言官们。

在古代封建社会,言官的品级通常较低,最高也不过五品。而在朝廷上,五品官远远排不上前列,显得并不显眼,甚至很容易被忽视。

然而,言官的权力可不容小觑,他们的影响力竟足以令一品官员都感到敬畏,因而不敢得罪他们。

言官制度在古代历史上,尤其是在明朝,可谓是最具代表性与典型性。纵观中国古代的封建朝代,明朝的言官制度堪称一绝,并且在不同历史阶段,言官的作用与功能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明朝中后期,这种变化尤为显著。

言官最初的“清洁剂”角色:

像历朝历代一样,明朝设立言官制度的初衷,是为了让这些具有监察职能的官员,充当朝廷的“清洁剂”,帮助皇帝发现并揭露那些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的官员。因此,皇帝赋予了言官巨大的权力,赋予他们公开检举揭发他人的权利。

然而,在古代,检举官员可不像现代这么简单,即使指控不实,检举者也通常不会受到过多的追责。但在古代,检举同僚的其他官员,却需为自己所说的话承担责任。如果言官检举的是实情,那便无事,但如果是诬告,就会被视作恶意陷害同僚,严重者甚至会遭到极为严厉的惩罚。

但言官则不同,他们可以随意向皇帝弹劾其他官员,皇帝正是设立这一职务,目的就是让他们在朝中发挥监督作用。尽管有时会遇到昏庸的皇帝,这一制度依然能够有效运作。

以万历皇帝为例,他曾因要废除嫡长子太子之位而想立宠妃之子继位,这一决定遭到了言官的激烈反对。言官们纷纷上奏谏言,认为必须立长立嫡,立大皇子为太子,方符礼法。然而,万历皇帝不仅拒绝了这些忠告,还将敢于进谏的言官全部处以廷杖。

让万历皇帝没想到的是,这些言官们并没有因此退缩,反而更加坚定地坚持自己的立场,并联合其他朝臣给万历皇帝施加压力,最终迫使他改变决定,立长子为太子。这个事件成为明朝中后期历史上著名的“争国本”事件。

从这次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明朝的言官确实起到了清除朝中腐败、不正之风的作用。即使个别言官的权力微不足道,但当言官们联合起来时,展现出的力量不可小觑。尽管“争国本”事件是明朝中后期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但实际上,言官在明朝初期的作用最为积极和正直。

明朝初期的言官风气:

在明朝建立之初,言官的风气尤为清正。当时,明朝的君主大多英明,能够广开言路,倾听言官的建议。而且,在初期的治理阶段,吏治相对清明,言官之间互相督促,保持着较好的风气。

然而,随着时光流逝,尤其是嘉靖、隆庆、万历三代皇帝的执政,明朝逐渐陷入了政治上的混乱与腐败。在这一时期,朝廷的吏治急转直下,君主的懒政与昏庸为这一变化推波助澜。

政治懒政与言官堕落:

在嘉靖、隆庆和万历三代,明朝逐渐陷入了昏庸的统治中。尤其是嘉靖皇帝痴迷道教,整日沉迷炼丹,致使朝政几乎无人过问。万历皇帝更是长期不朝,最初还以身体不适为借口,后来干脆关闭了日常的朝会。只有隆庆皇帝稍有作为,但他的统治时间较短,并未对朝政造成深远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朝政的实际掌控者变成了内阁的大臣和宦官。虽然皇帝依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内阁与宦官之间的权力争斗,逐渐成为实际政治的主导力量。为了争取更大的权力,这两大势力开始通过拉拢朝臣,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内阁与宦官的勾结,导致明朝的吏治迅速败坏。朝中官员们开始相互勾结,拉帮结派,恶性党争愈演愈烈,朝堂上充满了尔虞我诈。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党派之间不断挑起争斗,甚至不惜打压异己,做出一系列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

言官的堕落与党争:

在明朝中后期,言官不仅没有继续发挥当初的监督作用,反而成了党争中的工具。由于言官身处底层,他们的俸禄微薄,官职品阶低,许多言官容易被党派的金钱利益所诱惑,最终沦为党争中的一枚棋子。

此外,言官长期坚持揭露不法官员和政治腐败,结果招致了来自上层的打压与迫害。以嘉靖年间为例,内阁首辅严嵩因其贪污腐败且与外敌蒙古勾结,成为了朝廷中最大的祸害。言官纷纷上奏揭发严嵩的不法行为,但嘉靖皇帝不仅没有听取他们的意见,反而对严嵩坚信不疑。结果,严嵩打压言官,甚至派人暗中处置那些敢于直言的官员。

在这种高压的环境下,许多原本坚守原则的言官不得不妥协,甚至与朝中的腐败势力同流合污。言官和腐败的朝廷官员勾结在一起,进一步加剧了党争的恶化。

这种政局不稳、腐败泛滥的局面对明朝政权产生了致命影响,最终导致了朝廷的衰败与国家的灭亡。

结语:

明朝言官的变化,恰如一个朝代从盛世走向衰亡的轨迹。初期,国家强盛,皇帝英明,言官能够履行职责,清理朝廷上的腐败。而随着国家的衰退和君主的昏庸,言官逐渐从“清洁剂”沦为“腐蚀剂”。这不仅体现了明朝言官制度的变化,也揭示了一个朝代的兴衰历程。

言官集团的堕落,实际上是明朝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反映了明朝政治腐化的深层次问题,是明朝走向衰亡的缩影。

参考资料:

- 《明史》

- 《明史讲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守... 天策府的高层,为了保证自己的家族和后代能够享有无尽的荣华富贵,选择了一个不容有失的赌注——他们将自己...
原创 1... 老夫少妻的婚姻自古以来一直存在诸多争议,社会上普遍认为这样的婚姻往往有着某种目的。通常,人们认为年长...
原创 春...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代之一。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连年的战争和不断的土地兼并使得...
原创 霍... 霍去病,18岁便晋升为汉朝校尉,年轻时便独自带领八百骑兵深入广袤的大漠,连续两次在战场上荣获全军第一...
原创 日... 作者 | cavalier 编辑 | 阿琰、书书 在阅读本文之前,诚挚邀请您点击“关注”,方便您...
原创 五...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早在先秦时期,许多诸侯王就已感到忧虑,发现自己的精力有限,无法亲力亲为,处理所有国...
十堰党史人物 | 房县凤凰山下... 十堰党史人物 人 物 档 案 雷天明(1916-1947),湖北房县人。1936年参加革命。1938...
原创 空... 在中国历史上,各个大一统王朝中,汉朝和唐朝对后世的影响实在深远,尤其是唐朝。这个辉煌的朝代无论是在军...
楚商聚势 扬帆启航!曲靖市湖北... 珠江网讯 楚商聚势 扬帆启航!7月16日,曲靖市湖北商会正式成立,标志着在曲湖北籍非公经济人士有了自...
原创 5... 《——【·前言·】——》 如果要选大唐三百年最幸福的诗人,非贺知章莫属。李白流放夜郎,杜甫颠沛流离,...
明清两代广州田房买卖契约文书管... 独立研究 甘于寂寞 按:若干年前,为查清广州先烈路沿线数十座公墓坟茔的地产权属、买卖经过、占地面积...
寻觅千古一僧,鸠摩罗什的河西时... 在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内,有一座以东晋十六国时期高僧 鸠摩罗什的名字命名的寺院——鸠摩罗什寺。 寺...
原创 草... 在红军长征的艰难岁月中,发生过一场极其关键且影响深远的事件——草地分兵。红四方面军的领导者张氏,凭借...
原创 中... 前言 总有人劝我们,面对美国,退一步海阔天空。 可他们忘了,如果我们是巨人,身后就是万丈深渊。 历...
原创 《... 上回我们聊到了,甄嬛为什么不愿意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六阿哥当皇帝。其实,这并非担心他会被后宫女人陷害...
原创 陈... 589年,南陈被隋朝所灭,陈后主及其兄弟们都沦为了“亡国之余”。按照常理,这些人的政治生涯应该已经完...
原创 秦... 文 | 编辑:潇潇 研究秦汉时期官僚制度的演变与变革,有助于深入理解秦汉王朝在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及文...
原创 蜀... 桃园三结义,这无疑是历史上最为人称颂的一段兄弟情谊,尤其是在关羽和张飞先后殉难之后,刘备更是倾尽国力...
原创 出... 瓦岗寨起义,又称瓦岗军起义,是隋大业七年(611年)至隋大业十四年(618年)期间发生的一场农民起义...
原创 汉...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装。” 唐代诗人李白在《清平调》中,以赵飞燕来比拟杨贵妃的绝世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