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代独特奏折制:大量琐碎无聊的奏折,如何成皇帝驾驭天下的手段
迪丽瓦拉
2025-09-22 09:05:43
0

奏折作为清代官员向皇帝上报政务的重要方式,承载着皇帝与大臣之间政治沟通的功能。它不仅是政治事务的重要工具,也是清朝两百多年的统治机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最初的奏折制度源自明朝的“题奏本章”制度,而清朝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与完善,逐渐发展成独特的清朝“奏折制度”,为当时的政治统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奏折本应承载着与国家政策、民生、政治制度等重大事务相关的内容,但在实践中,却也涌现了大量充满琐事、毫无实质意义的“垃圾奏折”。这些奏折中,有些甚至毫无严肃内容,只是重复无聊的向皇帝请安,或一次又一次向皇帝推荐某种水果,内容显得杂乱无章,让人感到异常乏味。即使今天重新翻阅这些奏折,依然令人感到烦躁。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尽管这些“垃圾奏折”充斥着无意义的琐碎内容,清朝的皇帝却依旧耐心回复,并没有对这些奏折提出批评。其原因并非源自皇帝的耐性,而是这些看似无聊的奏折背后,体现了皇帝对天下政务的掌控和威权象征。

清代奏折制度的演变

在清朝初期,奏折制度仍保留了明朝的“题奏本章”制度,即将官员呈交给皇帝的公文分为“题本”和“奏本”。这些公文将先经过通政司,由通政司转交给内阁,再由内阁提出建议,最终由皇帝批示决策。而随着康熙帝亲政,他认为这种层级过多的程序会导致消息传递滞后,影响政务处理的效率。因此,他决定简化这一流程,允许大臣们直接上奏“密折”,不再经过通政司和内阁的审查。最初,这一特权只赋予了亲信大臣和一些重要官员,像康熙的奶兄弟曹寅等人。

而在雍正时期,这一制度进一步扩展,雍正不仅扩大了可以直接向皇帝上奏“密折”的官员范围,还将地方的督抚、总兵等官员纳入其中,甚至一些品级较低的官员,也获得了这一权限。乾隆继位后,继续完善这一制度,最终形成了清朝独有的奏折制度。

随着奏折制度的发展,它不仅规范了官员如何呈奏文件的方式,还将奏折分为几种类型,包括“奏事折”“奏安折”“谢恩折”和“贺祈折”。其中,“奏事折”是最常见的形式,用来汇报政务或请求决策;“奏安折”则是官员常规上报的请安文书,内容往往简单且重复。现存的清代奏折中,包括大量的“奏安”折和“谢恩”折,这些常常被称为“垃圾奏折”。

为何会有“垃圾奏折”?

“垃圾奏折”指的便是那些内容空洞、没有实质信息的奏折。这类奏折的出现,从康熙朝开始便屡见不鲜。一些官员习惯性地报告琐事,例如直隶总督赵弘燮上奏关于顺天府和保定府几个月的降雨情况,从6月初一直报告到月底,而康熙帝的批复也逐渐从“已有旨了”变为“此报雨折子太多了”。这些重复无意义的报告使得皇帝的批示越来越简短,甚至带有些许不耐烦。

雍正时期,杭州织造孙文成则极其喜欢向皇帝请安,他一年内提交了十几份几乎相同的请安折子,内容无外乎“恭请皇上万安”,这也让雍正产生了困扰。每次请安折的回复,雍正都要简单回应“朕安”,即便如此,孙文成依旧不知疲倦地上报。而陕西和云南的地方官员也不时报告“拾金不昧”的事宜,雍正不得不一一回复,甚至在某些案件中,他不得不明确表示“此事鄂尔泰已经报过了”来避免重复。

这些看似无意义的“垃圾奏折”虽然乏味,甚至让皇帝感到烦扰,但实际上,它们反映了清朝对地方官员的严格要求。这种事无巨细的上报制度,实际上是皇帝用来把控地方政务,增强君臣关系的一种方式。

“垃圾奏折”的深层作用

尽管“垃圾奏折”的内容平淡无奇,它们却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于皇帝来说,这些奏折是了解地方状况、加强与官员关系的一个途径。比如,雍正通过奏折了解年羹尧的情况,甚至批示过“朕实在不知怎么疼你”,这些话语都蕴含着拉拢臣子的意思。此外,康熙特别关注农业生产和地方天气的变化,许多地方官员的奏折中,汇报气候和粮食价格的内容,正是因为康熙对这些事宜的重视。因此,在清朝的奏折制度下,地方官员不仅要向皇帝汇报政务,还需要报告一些琐事,以展现他们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地方事务的掌控。

虽然有些官员报告的内容显得无关紧要,但正是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奏折,皇帝能够更好地掌控各地的局势,了解官员的行为,甚至能从中发觉一些细微的政治动向,确保国家政治的稳定。因此,“垃圾奏折”虽然表面上是无聊的内容,但在制度运作的背后,却起到了辅助皇帝掌控权力、增强集权的作用。

总结

清朝的奏折制度,表面上看似冗杂无用,实则深藏着加强皇权、维持统治的内在机制。通过废除内阁制、设立军机处等手段,清朝强化了皇帝一人当政的集权制度,奏折制度成为了皇帝和臣子之间信息传递、政治控制的重要工具。尽管奏折中有大量冗余、琐碎的内容,它们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帮助皇帝掌控各地事务,了解官员的能力与忠诚,并维持权力的集中与巩固。由此可见,虽然“垃圾奏折”的内容令人感到枯燥无味,但它们在维护清朝统治、加强皇权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

1. 孙千惠.《清朝奏折制度运作的话语视角分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1,40(11):56-60.

2. 韩中慧.《从清康熙朝汉文密折初期形态试看君臣心理》[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8,39(06):63-67.

3. 周维美.《从国家治理的视角看奏折制度》[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2(07):67-72.

4. 安安.《清代真的有那么多“垃圾奏折”吗?》[J].领导文萃,2020,(第10期).

5. 《清代奏折很垃圾?》[J].传奇故事(百家讲坛蓝版),2018,(第12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假... 众所周知,东汉末年,刘备遇到了才智非凡、拥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诸葛亮,这一偶然的相遇成为刘备复兴汉室...
原创 实... 当“朝鲜敢死队”闯入“韩国青瓦台”,会引发怎样的惊心动魄对决? 朴正熙与死神擦肩而过,同胞之间的血...
原创 曹... 汉献帝初平三年,曹植出生。与他同父同母的兄长曹丕,比他年长六岁。曹丕一直被视作曹操的继承人,而曹植则...
原创 李... 崇祯年间的某个冬天,我在地方志里见过一段记载,说陕西乡下有户人家,男人大清早揣着半块冻硬的窝头出门,...
原创 苏... 作为俄罗斯这个被称为“战斗民族”的地方,诞生了许多非凡的英雄人物。今天,我们要讲的主人公,德维塔耶夫...
原创 他... 1973年12月,八大军区司令员调整后,韩先楚被调往兰州军区工作。然而,在工作中,他与政委冼恒汉之间...
黄月英为什么会看上农民诸葛亮呢...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一个隐于南阳草庐的年轻人,在世人眼中不过是个躬耕陇亩的寻常农夫。可名门闺秀黄月英却...
全球语境下的欧洲中世纪观念|如... 日前,比利时根特大学中世纪史资深教授Steven Vanderputten(史蒂文·范德普滕)在北京...
原创 周... 一般来说,人们称呼某人为“老某某”,往往是因为对方年事已高。然而,赵朴初在三十岁时就被称作“赵朴老”...
原创 深... 1939年1月,贺龙元帅亲自点名接见了独立一旅旅长高士一。两人见面后,贺龙元帅紧握高士一的手,满脸敬...
原创 人... 在古代,为了彰显皇权的强大并加强对国家的统治,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制推出了严格的法律条令与多种刑罚手段...
原创 我... 1921年8月14日,中国北疆的唐努乌梁海地区宣布“独立”,在苏俄的支持下,成立了唐努图瓦共和国。这...
原创 刘... 公元前195年,随着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去世,这一消息迅速传入北方的匈奴部落。匈奴的冒顿单于得知这一消...
原创 血... 1559年九月的某一天,浙江义乌的吴坎头村异常热闹,原因是新任驻地军官戚继光来到村里进行募兵。当天在...
原创 司... 纵使智谋过人,诸葛亮最终仍败在他的宿敌司马懿手下。 他用兵如神,几乎无人能及,但可惜的是,千军万马...
游击健儿逞英豪(山河显影) 前沿阵地上的新四军战士。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供图 八路军115师骑兵向前线进发。 图为中国人民抗...
原创 莱... 西班牙王后莱蒂齐亚人生简直像开了外挂,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她童年虽然不贫苦但也不太富裕,1998年与...
中国为什么缺乏世界史研究? 问:在18世纪的时候,法国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四十二章的拜占庭的史书,但问题是现在国内好像根本没有...
都连年征战,杨广缺一个郑和! 来源 问:朱棣与杨广都是连年征战外敌,为什么朱强大了明朝,而杨败了隋朝? 01 这还扯啥打仗呀。 我...
原创 唐... 大唐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极为辉煌鼎盛的时代,展现出强大的国力与丰饶的社会景象。那时,国家富庶,百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