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乡音,辨官德,沉浸式展览带你回望中国千年官德文化
迪丽瓦拉
2025-09-22 11:32:37
0

什么样的官,才算得上“为政以德”?千百年来,中国古人又是如何界定官员的品行、培育清廉之风的?7月15日,“为政以德——中国古代官德文化展”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正式拉开帷幕。展览从思想源流、制度保障到实践传承,借助实物、多媒体互动与场景复原,系统呈现了中国古代官德文化的演进脉络与精神内核。置身其间,观众不仅能触摸历史的温度,更能在一代代贤吏清风中,汲取为政以德的智慧与力量。

展览现场照。(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展览设在国子监广业堂。步入展厅,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展墙前赫然醒目的“为政以德”四个大字,脚下是象征大地的黄色地板,抬头仰望,头顶则是一片深邃浩瀚的蓝色星空天花板,其中一颗“北辰星”熠熠生辉。展览策展人、孔庙和国子监研究馆员孔喆表示,这一独特的空间设计蕴含深意:黄色作为五行之一的“土”色象征根基与承载,“北辰星”则呼应孔子所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寓意为政者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如北极星一样安居中央,以道德感召万民。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官德文化积累深厚。展览的第一单元“官德思想 源远流长”聚焦官德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传说中尧舜时期,人们就已经意识到道德对于执政者的重要性。我国有史可考的职官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官德思想也于夏商时期发端。展墙上展示的“官”“德”二字的甲骨文模型便是一个佐证——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官”和“德”二字。

展览展示的“官”“德”二字从甲骨文到楷体的演变。

及至西周,官制与礼乐相结合,推崇“敬天保民”的德治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官德成为诸子百家阐释的重要议题。展墙上印有的诸子头像及其治国观点犹如百家争鸣之声在展厅内回荡: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老子提出崇尚自然的官德思想,主要体现在清静无为、利物无争、慈心无私、知足无欲;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强调“仁政”,提倡仁政爱民、仁义礼智、行己有耻、浩然正气等;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子主张的官德思想包括奉法无私、威严行政、清廉方正等……

百川归海,诸子汇流。孔喆表示,在官德思想形成过程中,儒家思想的相关部分与道家、法家争鸣、融合,最终形成了以儒家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的官德思想体系。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其“德治”的理论体系也被奉为历代官德修养准则。

展览展出的南宋“观德”碑图片。(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不论是上古时期官德思想的萌发,还是汉代“独尊儒术”后形成的“德治”理论体系,均通过展品得以具象化呈现。例如,展出的《尚书》影印本中关于“为官九德”的记载,印证了早期统治者对德行的重视;展出的《大学》碑拓片中关于“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的论述,体现了官德思想中的家国情怀和爱国理念。

展览从左至右分别展出的《甲骨文字典》《史记》影印本、《尚书》影印本。

展览展出的《大学》碑拓片。

内容丰富、架构完整的官德制度在历朝历代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为官德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展览第二单元“制度完备 保障德行”以“官德制度”为核心,从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至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

其中特别设置的“审音御史”沉浸式体验区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据介绍,全国各地文化发展水平不一,科举乡试中各省份录取比例也有所不同。清朝初年,一些考生为谋取录取机会,甚至冒用他省籍贯参与考试。为防作弊,乾隆年间特设“审音御史”一职,专责凭借考生口音判断其真实籍贯。在沉浸式体验区,观众便能化身审音御史,听乡音,辨籍贯,感受古代选官对德才兼备的严苛要求。

第三单元“言行实践 中流砥柱”聚焦历史上的官德实践。通过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诸多官德著作、家训、官箴等史料文献,展现了“清、慎、勤”“修身为本”“诚意正心”等道德实践。多媒体互动装置还收录了欧阳修等20位历史名臣的廉政事迹,观众可通过触控屏查阅其政绩与评价,在互动中更为深刻地体会到官德的社会影响力。

展览现场照。(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作为北京市廉政教育基地,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精心打造此项专题固定展览。该展览不另收费,自今日起作为常设展向社会公众长期开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 中新网成都7月17日电(王爵)17日,由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重庆市发展和改革...
原创 南... 毛主席始终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与幸福生活而不懈努力,致力于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两条重要道路。...
原创 被... 走进博物馆 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恳请您先点击“关注”,这样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带给您更丰...
原创 他... 在1966年,中央决定对北京卫戍区进行扩编,升格为兵团级别,辖下设有四个师,每个师下又分成六个团,总...
原创 将... 刘备去世后,托孤重任落在诸葛亮肩上,他被任命为刘禅的辅政大臣。由于刘禅能力平庸,国家大权几乎完全由诸...
原创 郑... 到了明朝时期,封建制度开始显露出逐渐衰退的迹象。为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联系,同时提升大明王朝的国...
原创 徐... 作者:胡显达 在十大开国元帅中,徐向前是比较低调且沉稳的一位将领。虽然他名声显赫,拥有能迅速集结兵力...
原创 抗... 1959年第一批特赦人员名单中,赫然出现了许多熟悉的名字:徐州“剿总”中将副司令杜聿明、第二绥靖区中...
原创 “... 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诚挚邀请您先点一下“关注”,这样您能随时查阅我们发布的更多优质内容,也方便参与讨论...
原创 陈... “老陈,上海的老朋友们又给你写信了,他们希望你能去那边休息一段时间,怎么想?”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女子推...
原创 既... 明朝的覆灭,毫无疑问是华夏文明的一次巨大灾难。这不仅仅是一个朝代的倒台,更是文明与野蛮之间的碰撞,导...
原创 匈... 公元前121年,一支经过精挑细选的3万名精锐骑兵部队,从萧关出发,跨越滔滔黄河,横穿辽阔的大漠,翻越...
原创 楼... 神秘事物总是极具诱惑力,尤其是那些经历了千年风云依然难以解开的谜团,更是让人不禁深感好奇。就如楼兰古...
原创 韩... 韩信,东海郡淮阴县南昌亭人,属于韩氏宗族,和战国时期韩国的最后一任国王韩王安有着深厚的血缘渊源,跨越...
原创 远... 1942年,杜聿明中将带领中国远征军的十万将士,行军进入缅甸。在历经几个月的激烈战斗之后,伤亡惨重,...
原创 八... 糟了!原本情报中说只有30多个日军驻守,但怎么一看,竟然有这么多人?这次情报真把我们害惨了!”八路军...
原创 浅... 文案 | 名锤青史 编辑 | 名锤青史 福康安(1720年—1794年),是清朝著名的将领、政...
原创 1... 阅读之前,先请您点个“关注”,这样不仅方便后续讨论和分享,还能带来更强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
原创 靖... 靖难之役是明朝历史上一个极具深远影响的事件,它不仅仅是一场皇帝与藩王之间的内战,更是直接导致了明朝政...
原创 没... 在中国历史的王朝更迭中,通常一个国家的灭亡是由自下而上的农民起义引发的。例如,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