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亨是明朝中期的著名将领,出身于渭南。自幼便身材高大,力量非凡,与其同样勇猛的亲戚石彪一同成长。某次,两人偶然进入一家酒肆小憩,遇到一名算命先生,这位先生对他们的未来充满预言,称两人将来能够位列封侯拜相,成就非凡。这样的言辞无疑为他们的未来埋下了伏笔。
石亨继承了父亲的职位,成为宽河卫指挥佥事。在此期间,他在战场上屡立战功,表现出色。正统年间初期,凭借多次战功,石亨得以晋升为都指挥佥事。正统三年正月,敌寇骑兵超过三百人,深入黄河北岸进行劫掠。石亨得知情况后,毫不犹豫地率领部队展开追击,斩敌立功,最终被升为都指挥同知。此后,他以左参将的身份辅佐武进伯朱冕驻守大同。
随着时间的推移,石亨不断击败入侵的蒙古骑兵,逐渐得到更高的职务,直至被提拔为都督同知。他在边疆的战功,使得名声远扬,朝廷对他格外重视,而他也竭力为国效力。到了正统十四年秋季,瓦剌的也先再次大举入侵大同,石亨与西宁侯宋瑛、武进伯朱冕等将领共同抵抗,但在阳和口一战中惨败,宋瑛与朱冕双双阵亡,只有石亨凭借卓越的骑术,孤身逃脱。
当时,监国的朱祁钰在兵部尚书于谦的推荐下,任命石亨掌管五军大营,并迅速晋升为右都督。不久,瓦剌大军逼近京城,都督陶瑾和其他将领分别守卫京城九个城门,其中德胜门位置最为重要,于是石亨被任命为该门的协防指挥。瓦剌军首先攻击彰义门,遭到都督高礼等人的顽强抵抗,随后转攻德胜门。石亨在兵部尚书于谦的指示下,巧妙设伏,成功重创敌军。
在德胜门遭遇挫败后,瓦剌军转攻西直门。石亨及时率兵前往救援,成功将敌人击溃。此次北京保卫战中,石亨的功劳堪称最大,战后他被加封为侯爵。此后,石亨带领三万京城士兵巡视大同,并在遇到瓦剌骑兵时再次取得了胜利。
景泰八年,朱祁钰在外巡时突然生病,无法主持祭祀仪式,石亨便代替了他的职责。当时,石亨在病房外看到朱祁钰病情严重,便与张轨、曹吉祥等人商议,决定迎接朱祁镇回宫。得到了宦官曹吉祥等人的帮助,石亨在正月十六日夜晚,带领千余兵力悄悄潜入长安门,成功将朱祁镇带回南宫。
第二日早朝时,文武百官才发现皇座上坐的是朱祁镇,而非朱祁钰。就这样,朱祁镇成功复辟,石亨作为幕后主谋,被封为忠国公,得到了极大的权力。此后,朱祁镇对石亨十分倚重,常常听从他的意见,石亨也变得愈发骄横自大。他通过家族关系,使得五十多人因冒领军功而得到升职,还有数千人通过与他攀亲结盟谋取私利。
石亨得势后,不仅对反对他的大臣进行打压,还将曾提拔他的于谦一并排挤。作为武将,他对文臣心生厌恶,认为文官常常压制武将,因此他不惜将所有巡抚官员撤职,将权力集中于自己手中。石亨常常直接介入朝廷大事,稍有不合,便变脸相对,并在外宣扬自己掌控的巨大权力。
然而,石亨的专权逐渐引发了朱祁镇的不满,皇帝开始考虑如何除掉他。正统三年秋,石亨的从子石彪欲谋取大同镇守的官职,朱祁镇对此心生疑虑,派人将石彪捕获,并在其家中搜出绣蟒龙衣等禁忌物品。朱祁镇以此为由,将石彪家抄斩,而石亨得知后心生恐惧,主动请罪,但朱祁镇仅仅让他回去休养。
此后,石亨曾因私自贩卖木材牟利的事情曝光,尽管法司官员曾弹劾他,但朱祁镇仍未严惩石亨。直到法司官员发现石彪在大同担任游击将军时,存在侮辱藩王的行为,并揭露石亨存在招权纳赇等违法行为时,朱祁镇终于决定彻底铲除石亨。经过一番调查,石亨与其家族的所有相关人员被判斩首并抄家。石亨在监狱中因病早逝,而石彪随后也被处决。那些曾依附石亨而得到官职的亲信们,也都被一一罢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