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红9军参谋长被大汉拦路,女子出示一张纸条,转危为安
迪丽瓦拉
2025-09-22 12:34:52
0

“你们是红军吗?”壮汉疑惑地问。

李聚奎沉声回答:“不是。”

“别骗我了,你们走路的姿势,以及那口浓重的湖南腔已经出卖了你们;别废话,跟我走一趟!”壮汉语气冷厉,目光如刀,仿佛一瞬间就能将对方撕裂。

“去哪?”李聚奎皱眉问道。

“还用问吗?去见我们马师长!”瘦高个的男人站在一旁补充道,声音更加急促。

听到这话,李聚奎和警卫员都愣住了,他们的心情瞬间变得沉重。这是个什么样的情况?

1937年1月,西路军在与马家军的战斗中溃败,惨遭全军覆没。马家军并没有放松追击,他们的骑兵迅速扩展包围网,犹如蜘蛛网般将红军各个散兵包围,追杀不止。

1937年3月14日,西路军的幸存者们在如血的夕阳下抵达石窝山,召开了西路军军政委员会的最后一次会议。会议简短而紧张,持续了不到一个小时,但却做出了影响生死存亡的关键决策:

第一,剩余的3000多名红军兵分几路,继续游击,保存力量。

第二,西路军的两位领导人陈昌浩和徐向前将暂时离开部队,返回延安汇报情况。

第三,成立新的西路军工作委员会,由李卓然、李先念、李特等8人组成,代替原军政委员会,继续指挥。

依据会议决定,3000名红军被划分为三个支队:

- 由毕占云和张荣领导的支队,由特务团一部分和伤员组成,他们行动迟缓,只能坚持原地游击。

- 由李先念、程世才和李天焕带领的支队,主要是30军的1000余人,前往大山腹地,继续游击。

- 红9军剩余的400人,由王树声和朱良才等指挥,组建右支队,进入右翼大山,继续与敌军周旋。

当时,李聚奎是红9军的参谋长,和右支队一起行动。就在队伍即将出发之际,李聚奎突然提出要留在原地。

“为什么?”王树声疑问。

“电台还没到,我不能走。”李聚奎解释道。

“对,电台对于我们保持联系至关重要。”王树声恍若意识到重要性,“你们先等,我带队走!”

王树声和杜义德带着大部队出发,而李聚奎与政治部主任徐太先留在原地等待。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们依旧没有接到电台的消息。

天色渐晚,他们只好骑骡子跟随队伍前进。走了十多里山路后,山路越来越狭窄,伤员三五成群地坐在路上,李聚奎决定停下来看状况。

突然,王树声派来的通讯员骑马而来,急促地对李聚奎说道:“军长让我通知你,马家军的搜山行动已经开始,必须立刻离开。”

李聚奎看到周围的伤员,心情沉重,不忍离去,转身对警卫员说:“我不走,不能丢下这些伤员。”

“我去向军长报告,争取一下。”徐太先紧张说道,然后骑马赶向前方。

李聚奎站在山间,注视着那些伤员,心头愈加沉痛。待徐太先回话时,他已经决定带着伤员继续前进。

然而,部队的步伐缓慢,伤员们体力不支,经过数日艰难跋涉,马家军迅速追上了他们。此时,红军已经没有多少弹药,士气低落,身体疲惫,面对敌人,几乎没有反击的能力。

很快,右支队被马家军分割包围,眼前的战友迅速散开,李聚奎与仅有的十几名警卫员被孤立,队伍如同被狂风吹落的鸟巢般破碎不堪。

他们在山里拼命游击,几乎没有任何补给。食物耗尽后,连战马和骡子也被宰杀烹煮。没有水源时,他们只能用冰雪和干草充饥。

几天后,敌人的包围圈愈加逼近。李聚奎终于决定带领余下的队员下山寻找出路。他们在黎明时分分成几路,悄然摸向山下。

就在这时,他们看到了一个破旧的屋子。李聚奎上前轻轻叩门,屋内传来了老乡的声音:“进来吧。”

李聚奎随即带着警卫员进屋,看到屋里站着一位穿破羊皮袄的老乡。老乡看了看他们,善意地提醒道:“马家军正在四处搜查,看到你们的军装,恐怕不容易通过。”

李聚奎深知穿着军装的危险,便开口问道:“能不能给我们换身衣服?”说着,他从口袋中掏出一个金戒指,打算作为交换。

然而,老乡推辞道:“红军是为穷人而战的,我不要这些。”他找了找,终于找到了一身旧衣服,尽管破旧不堪,但却足以帮助掩藏身份。

李聚奎感激不已,拿过衣服换了上去。两人完全变成了乞丐模样,再次踏上了逃亡之路。

经过一天的行走,他们又累又饿,决定寻找村庄补充食物。天色已经黑了,四周寂静无声,忽然,一处隐约可见的房屋出现在他们视线中。

走近一看,才发现那是座破庙。李聚奎心想,庙里或许有些祭品可以果腹。于是,他推开庙门,和警卫员一同走了进去。

进入庙中,他们惊讶地发现里面有两位汉子正在地上躺着,其中一个正在抽烟。李聚奎心生一计,走过去说道:“老乡,能弄些吃的给我们吗?”

两人热情地回应,并从里面拿出了两碗热腾腾的米汤。李聚奎和警卫员早已饥肠辘辘,毫不客气地将米汤一饮而尽。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时,一名胖汉子走到门口,手持手枪,冷冷说道:“二位,跟我走一趟。”

“去哪?”李聚奎心中一紧。

“到我们马师长那里去!”瘦子补充道,似乎很自信,“我看你们走路的姿势和口音,肯定是红军。”

这时,李聚奎心里暗叫不好。身心疲惫的他们,赤手空拳,若被马家军抓住,生死可想而知。

危机四伏,气氛一触即发。但就在这时,那个女人从屋里走出来,递给李聚奎一张纸条:“你认字吧,看看上面写的什么。”

李聚奎快速扫了一眼,随即低头道:“不识字。”

瘦子不耐烦地说:“我是马家军的副官,你们得跟我走。”

李聚奎从衣服口袋里掏出几块银圆递给瘦子:“兄弟,我是要饭的,不是红军,放我们一条生路吧。”

瘦子看了看银圆,还是不信,开始在李聚奎身上摸索。摸了好一会,终于在他身上找到几块钱。瘦子点点头,示意让他们离开。

李聚奎深知,他们没有被搜出戒指,是因为戒指被藏在破毡帽里,敌人并没有注意到。

然而,真正让他放松的是那张纸条上的字。纸条上写着:“马三喜、马分城,因嫖娼被师部除名。”李聚奎明白,这两个汉子并不真心要抓他们,而是在图谋敲诈。

于是,他放下了硬拼的念头,最终通过几块大洋化解了眼前的危机。

随着警卫员的脚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王... 中国传统历史观念,对于西汉的灭亡,是这样形容的:王莽篡汉。后世对历史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认为王莽是个恶...
原创 青... 在青海省博物馆三层,有一个青海考古成果展。这里以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地区的重要考古发现为主题,按照历史...
原创 郭... 刘秀娶郭圣通的婚姻,与一般皇帝娶妻的情况不同。这是一桩具有政治意义的婚姻,发生在刘秀的实力还比较薄弱...
原创 诸... 有人读毛主席对三国名人点评的文章时,认为毛主席批评过《隆中对》,并且多次推荐高级干部阅读《三国志·魏...
琉球复国,大历史完全存在这种可... 琉球的事情又热了起来,老胡作为看过世界多地变迁的媒体人,我想说,往远处看,琉球在地缘政治变局中脱离日...
原创 大... 千古一帝这个称号,历史上只有四位帝王被称为“千古一帝”,他们分别是秦始皇、汉高祖、唐太宗和明太祖。所...
原创 清... 皇帝的后宫中有三十六个院子和七十二位妃子,她们各具魅力,个个姿色出众。这些妃子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家...
原创 隋... 引言 无论是农耕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他们的生存都离不开食物的来源,因此,民族之间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
原创 武... 武则天的第一个丈夫是唐太宗李世民。她在十四岁时进入后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并被赐名“武媚”。 武...
原创 隋... 看过隋唐的历史故事,大家都会轻松提到许多英雄人物和他们的战绩,能说出自己喜爱他们的理由。然而,当提到...
原创 为... 张仪是秦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丞相之一,他提出的“连横”和“弱楚”战略为秦国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虽然...
原创 当... 宋朝的建立发生在“五代十国”那一动荡的年代,赵匡胤虽然建立了这个强大的王朝,但遗憾的是,他仅活了50...
原创 正... 安乐公主李裹儿被誉为“光艳动天下”,她是大唐历史上最为张扬的公主之一。在神龙政变之后,唐中宗李显重新...
原创 关... 大家好,我是黑白三国。 演义里,单挑是最受读者喜欢的讨论点之一。 除了正面对决,措手不及,还有一种打...
原创 琉... 文、编辑|诺斯罗普的笔记 琉球,不属于日本! 从历史层面讲,琉球是独立王国,日本吞并琉球属于侵略行为...
原创 太... 1864年,李秀成在被清军俘获后,在监狱里写下了数万字的自述,提出了十条关于太平天国复兴的建议。同时...
原创 国... 钟松,黄埔二期,胡宗南的心头宝。掌着整编第36军,说是军队,其实像个独立王国。擅自变阵、专打奇招,路...
原创 北... 557年正月初一,这一天不仅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还标志着一个朝代的更替。西魏的权臣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
原创 周... 从皇帝的角度来看,周亚夫犯了几个非常严重的错误: 1、用兵权压制皇权 《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记载了...
原创 从... 公元前600年,希腊哲人米利都的泰勒斯在自家小屋里逗猫。当他用琥珀摩擦猫毛时,惊讶地发现那块琥珀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