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徐帅区区6万地方部队,对付30万晋绥军,自信源于四点
迪丽瓦拉
2025-09-22 14:33:03
0

作者:胡显达

在十大开国元帅中,徐向前是比较低调且沉稳的一位将领。虽然他名声显赫,拥有能迅速集结兵力、以弱胜强的卓越指挥才能,在我军将帅中堪称罕见。

1947年6月,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完成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后,毛主席将徐向前派往山西,担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统领区内6万地方部队,专门针对阎锡山麾下30万晋绥军展开作战。

当时,山西战场上敌我力量对比极为悬殊,敌军兵力远远超过我军,毛主席对此深感忧虑,担心徐向前手中的这支兵力难以抵挡阎锡山这位老牌军阀的强大攻势。

徐向前临危受命,尽管身体抱恙,却刻意压制病痛,面带从容微笑向主席表态:“阎老西确实难缠,但我有办法应对。”他的镇定和信心,令主席暂时放下心来。

主席的担心自有其深刻原因。首先,阎锡山在山西耕耘数十年,根基深厚,势力庞大,连蒋介石都难以撼动他,被称为山西的“土皇帝”与“地头蛇”。其次,阎锡山不仅拥有30万晋绥军,还大量吸纳日军残部,太原兵工厂能够自主生产冲锋枪、山炮、手榴弹等武器弹药,为其部队提供强大后勤保障。第三,晋绥军擅长坚守防御,他们在各主要城市和隘口周围构筑坚固碉堡和防御工事,粮饷充裕,士兵多是本地乡亲,士气高昂,战斗力不容小觑。最后,在蒋介石发动全面进攻的大背景下,各大解放区均疲于应付,难以对山西战场提供有效援助。

当时的整体战局也异常严峻。刘邓部队在大别山被白崇禧部队清乡围追,陷入苦战;胡宗南以50万大军猛烈进攻延安,彭德怀在陕甘宁边区打游击;粟裕、陈毅在华东合兵一处,但在蒋军精锐如张灵甫74师、胡琏11师的持续压迫下,不得不放弃苏中根据地,转而在山东、河南展开无后方运动战;东北战场虽形势稍好,林彪也支援不了山西。

在兵力不足且孤立无援的困境中,徐向前为何仍然如此自信?

他的自信不仅是为安慰主席,更源于以下四个重要原因:

第一,徐向前是山西人,对家乡的山川地理、人文风俗极为熟悉,胸有成竹。

第二,他从红四方面军基层一路成长至总指挥,积累了丰富的战斗指挥经验,尤擅长应对复杂战局。

第三,他具备“撒豆成兵”的神奇能力。1933年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失败,部队仅存十之三四。经过他三个月的扩军和严格训练,用区区6万兵力成功击退蒋军20万大军围剿。

第四,徐向前屡次面对敌强我弱的严峻局面,积累了宝贵的斗争经验。他深谙“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战略哲学。在困境中,他不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通过审时度势、灵活机动,调动敌军,运动歼敌,逐步扭转力量对比,适时发动战略反攻,收复并扩大根据地。

无论阎锡山多么骄横霸道,都难敌徐向前“撒豆成兵”的本领。作为人民子弟兵的统帅,徐向前在兵员补充上拥有无限优势,是十个阎锡山也无法比拟的。

来到太岳军区后,徐向前迅速发动参军支前运动,以少量干部为核心,迅速扩充成机动作战的野战纵队;以县大队和区小队为基础,发展壮大成太岳兵团;同时依托冀鲁豫三省的地方武装,组建成冀鲁豫独立旅。短短时间内,他将队伍扩充到3万人,尽管新兵缺乏丰富战斗经验,武器装备五花八门,但士气高昂,斗志激昂。

“战斗经验是打出来的。”为了锻炼部队并补充弹药,徐向前将目光锁定晋绥军的重要补给基地——运城。攻占运城后,将能获得大量物资和装备,极大增强部队战斗力。

运城位于山西南大门,是晋绥军1.3万精锐部队的驻地,城内外设有密集的防御工事,明暗火力点交叉分布,防守严密。1947年初,陈赓率部队曾攻打运城,但未能成功。

徐向前根据运城地形和敌军防御情况,决定采取以打代练、围点打援的策略,集中全力围攻运城。

10月8日,王新亭率8纵与太岳兵团发起猛攻,围困运城外围,激战一周后,彻底切断了守军一切外部联系。被围困的守军如瓮中之鳖,陷入恐慌,急切求援。

运城绝不能失守!一旦失守,缴获的物资将极大增强解放军实力,成为对阎锡山的重大威胁。对此,胡宗南十分警惕,迅速派出4个旅增援。眼看守军支撑困难,徐向前果断命令王新亭迅速撤围,转移至平陆、杜马一带阻击胡宗南援军。

虽然这场战役未能攻克运城,但新部队的野战攻坚能力得到了宝贵锻炼。部队士气反而更为高涨,人人士气激昂,斗志昂扬。

年底,徐向前再次集中兵力发起攻城。胡宗南又派4个旅前来支援。战事胶着时,徐向前要求攻城和阻援部队咬紧牙关,坚决坚持,誓死守住最后阵地。

援军受阻,守城军心崩溃,运城最终被攻破。徐向前一边用缴获物资扩军,一边策划进攻临汾,旨在将晋南根据地连成一片。

1948年3月,徐向前亲自指挥部队攻打临汾。经过72天激战,彻底歼灭守军3万人。

运城和临汾的接连胜利引起主席高度关注,他要求全军推广徐向前的野战攻坚战术。

这两场胜利除了徐向前擅长以战代练激励士气外,战术创新也发挥了关键作用。他结合山西丰富煤矿资源和部队中大量煤矿工人的特点,大力推广土工作业,直接挖掘坑道至城墙下进行爆破。此举不仅减少了部队伤亡,也击破了晋绥军守城的坚固堡垒,使敌军面对解放军多方向猛攻迅速丧失抵抗意志。

占领晋南后,徐向前将目光投向晋中,那是山西的粮仓,掌握粮食保障后,部队后勤压力大减。

晋中守军多达10万,歼灭他们的有生力量,将使阎锡山在太原形同孤军。

为迷惑阎锡山,徐向前故意放出大烟幕,摆出西渡黄河支援陕北的假象。

这招让胡宗南大为紧张,因对付彭德怀已力不从心,若再应付徐向前更是难以承受。他急忙致电阎锡山,恳请晋绥军沿途设防,务必阻止徐向前前进。

阎锡山看到胡宗南的求援电报,误以为徐向前赶赴陕北援助延安,山西便安全无虞。他一边敷衍胡宗南的催促,一边调动驻守晋中的34军、43军及“亲训师”出兵攻占晋南高阳,中了徐向前“调虎离山”之计。

察觉阎锡山上当,徐向前立刻命令王新亭率主力突进晋中,绕后切断敌军退路,分割包围远离太原主战场的晋绥军部队。晋绥军虽善守城,却野战能力不足。经过一个多月激烈战斗,晋中守军被歼灭一半,俘虏一半。被俘者在徐向前的阵前教育下,竟转而反戈一击,加入解放军阵营。

晋中的失守让阎锡山惊恐万分,没想到自己一生戎马生涯竟中了老乡的调虎离山之计,被耍得团团转。

1948年10月,阎锡山率10万大军死守太原,在徐向前的四面围攻下节节败退,形势岌岌可危。因长期操劳过度,徐向前在即将破城之际病倒,迫使毛主席紧急调派彭德怀前往指挥,最终顺利攻下太原城。

凭借“撒豆成兵”的神奇能力,徐向前以不足6万兵力,彻底击溃阎锡山麾下30万晋绥军,创造了我军战史上的奇迹。

专注研究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毛... 毛泽东是如何登上历史舞台的? 作 者:田开元 在那个充满动荡与变革的时代,古老的中国几乎陷入亡国...
原创 苏... 1900年,沙俄迅速集结17万大军,趁清政府处于衰弱之时,夺取了我国东北的80万平方公里土地。然而,...
原创 得... 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英雄气概与浪漫色彩的时代,在这三股势力中,最能让人感受到英雄浪漫主义精神的,恐怕就...
亚历山大大帝不为人知的故事 作者:Alex Rowson 希腊北部的发掘工作揭示了塑造未来国王的世界 (维罗妮卡·菲佛/阿拉...
原创 明... 有句话说:“比皇宫更危险的是东宫,比皇帝更难当的是太子。” 这一观点在中国历朝历代都得到了充分验证,...
原创 神... 国宴作为一个国家饮食文化的重要象征,是最高规格的官方宴席。能成为国宴菜肴,无疑是该道菜肴获得的至高荣...
原创 三...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为引人注目的时代,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和智勇双全的俊杰。...
原创 建... 古籍中记载的建安五年,关羽的武力似乎达到了巅峰状态:他斩杀了颜良和文丑,历经五关斩六将,无论是在两军...
原创 承... 在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沙俄遭遇了严重的挫折,但为了保持在远东的利益,尼古拉二世不得不与日本保持...
原创 国... 傅作义,国民党高级将领,曾是晋系的代表人物。他并不像阎锡山那样在山西称霸一方,实际上他的势力相对较为...
原创 李...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秦琼和程咬金是否参与了玄武门之变? 这个问题,答案毋庸置疑。根据《旧唐书·列...
原创 糜... 在《三国演义》这部经典的历史小说中,首次提到糜夫人是这样的:“原来糜竺有一妹,嫁与玄德为次妻。” 这...
原创 吴... 吴三桂,这位明末清初的军事巨擘,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早在大顺军围困北京之时,崇祯帝急忙召他...
山西绛县发现30万平方米仰韶中... 中新网 太原7月16日电 (记者 杨杰英 胡健)7月16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绛县西吴壁遗址202...
原创 “... 阅读本文之前,真诚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不仅能第一时间获得我们后续推送的精彩文章,还能方便您...
原创 评... 曹操麾下有“五子良将”,刘备麾下有“五虎大将”,孙权麾下则有“江表十二虎臣”。然而,仔细研究三国历史...
原创 朱... 建文纪事 1398年6月24日,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于应天(今南京),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
原创 诸... 众所周知,诸葛亮的六次北伐给蜀汉带来了巨大的消耗,直接导致了国家的衰败,最终也间接促成了蜀汉的灭亡。...
原创 商... 商朝,总给人一种奇妙炫目的感觉,那时候的历史仿佛充满了神秘与传奇。近期,随着《封神》这部影视剧的热播...
原创 老... 在淮海战役还未打响时,杜聿明已深感悲观,他内心充满恐惧,甚至认为自己已注定失败,十死无生。他在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