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秦命不久矣,临终前对齐王说:把我车裂,人自然就会出现
迪丽瓦拉
2025-09-23 09:38:11
0

春秋战国时期,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各种志士仁人竞相争艳,纷纷提出自己的抱负和计划。学成之后,他们的目标并不止于个人的安逸,而是通过一番努力成就一番事业,登上权力的巅峰,谋得他人的敬重与赏识。然而,在这个群雄逐鹿的时代,有一位人物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的行为和意图常常让人捉摸不透,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只是为了实现他个人的宏大目标。

在战国时期,尽管各国纷争不断,天下仍未能统一。在这个时代,秦国无疑是最强大的国家,国力雄厚、军事强盛,几乎没有人会对这一点提出质疑。随着秦国逐渐占据优势,其他六国开始陷入了与之抗衡的长期斗争之中,各国纷纷开始谋划如何应对秦国的崛起。

而就在其他六国为了抗衡秦国而焦头烂额时,苏秦却提出了一个“万全之策”,这一策略看似完美无缺,但若想真正得以实施,仅凭苏秦一己之力显然是不够的。他曾走遍各国,曾是齐国的臣子,也曾是燕国的臣子,他的“合纵六国”的想法,能否如愿以偿?而他最终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战国时期,虽然涌现了不少英雄人物,而他们的成功往往都离不开恰到其时的机遇。而对苏秦来说,家庭的支持也是他成功的关键之一。事实上,早期的苏秦并未获得家人的认可,甚至在家人眼中,他几乎一事无成。家人对他不屑一顾,而他所能做的,只是日复一日地阅读天下书籍,提升自我。

尽管如此,苏秦的目标始终明确,最终提出了“六国协力抗秦”的战略。然而,他的这一战略初期并未得到广泛认同,反而屡屡遭遇挫折。可即便如此,苏秦依然坚持不懈,他那种不轻言放弃的精神实在让人钦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苏秦在这个过程中,虽然遭遇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从未真正放弃过。

苏秦本心中充满了复仇的情绪,但他却遇到的一个又一个警惕心重的君王。即便他多次请求会见,也始终无法突破身份的藩篱。最初,苏秦选择投奔周天子,但作为一个普通百姓出身的苏秦,始终未能得到当时周天子的重用,最终失望而去。

随后,苏秦又转战其他国家,然而依然遭遇了一次次的碰壁。一个普通百姓出身的人,想要在如此复杂的政治局势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显然并非易事。苏秦将所有的财力和精力都投注在了“纵横”之术上,但却依旧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遭遇如此重重阻力,恐怕早就放弃了,但苏秦依旧没有退缩,而是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的能力,终于等到了机会。

这个机会,出现在燕昭王的眼中。当时,燕昭王广纳贤士,苏秦凭借自己卓越的才智和出众的能力,最终得到了燕昭王的重用。可以说,燕昭王的信任,成为了苏秦重要的转折点。此时,苏秦凭借燕国这一强大后盾,开始了他雄心勃勃的“合纵六国”计划。

借助燕国的支持,苏秦开始游说其他国家的君王,虽然过程中充满了挑战和阻碍,但他依旧坚持不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六国终于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联合,甚至在苏秦的推动下,秦国在十几年内未敢有任何大动作。然而,尽管六国在表面上达成了联盟,但要想彻底统一行动,却是不可能的。各国依然各怀心思,都在谋求更大的利益与权力,因此,苏秦的“合纵”之策最终未能成功。

而正当局势最为动荡时,齐国趁机发起了进攻,将燕国的多个城池占据。这一切发生得太过突然,使得燕国新登基的君王大为震怒。此时,苏秦受命前去收回被齐国夺走的武器。凭借他的口才和智慧,齐王最终乖乖地将武器归还,这一事件让齐王对苏秦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正是这一举动,为苏秦后来的政治生涯铺平了道路。

表面上,苏秦似乎与燕国发生了裂痕,实际上他却借此机会深得齐国的信任。通过这一巧妙的手段,苏秦不仅为燕国在齐国争取了更多的利益,也为自己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础。尽管这种风险极高,但无论是燕国还是苏秦个人,都从中获得了好处。

进入齐国后,苏秦迅速获得了齐国君主的重用,成为了国君的心腹。随着地位的上升,他也成了众多权臣的眼中钉,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和威胁。曾经的屡次伤害,已让他习惯了伤口上的痛楚,直到有一天,他的伤势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苏秦终于提出了“车裂”的请求,希望借此机会找到动手的“幕后黑手”,以此来激怒齐国,甚至破坏齐国的内部平衡。苏秦的智慧与谋略,深不可测,令人叹为观止。

在战国时期,像苏秦这样的人才并不罕见。他们四处辗转,不断地适应和调整自己的策略,以便在各国间争取更多的机会。正是因为这种人才的流动,整个战国局势才会不断变化。在那个时期,各国为了攻占或防守城池,在资源的利用上显得极为紧张,而这些“纵横家”无疑为各国的军事、政治活动提供了重要支持,对整个局势的演变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苏秦表面上是为了保命投奔齐国,但他真正的目的却是为了更好地为燕国服务。在战国时期,局势错综复杂,不同国家的目标和利益常常是分歧重重的。因此,即便表面上看似各国之间的合作是基于统一的战略,实际上每个国家的动机和目的都是各自不同的。

在这个时期,人才的流动现象相当普遍。很多人才是为了游学、游说,甚至是为了政治婚姻或仕途,而苏秦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人物。他的经历,也标志着战国时期人才流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其中,齐国与鲁国的政治人才尤为突出。齐恒公时期,齐国涌现了许多著名的政治人物,如鲍叔牙、管仲等,他们为齐国的崛起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鲍叔牙因受孔子赏识而被重用,管仲则通过一系列的艰辛奋斗,在经济和兵力方面帮助齐国获得了显著的优势。尽管苏秦的初衷并不在齐国,但他在齐国的表现,使得他在这个过程中深刻地影响了整个战国时期的局势。

苏秦的名字,至今仍被后人传颂。他在战国时期的纵横之术,展现了他非凡的智慧和谋略。即使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纵横家的影响力逐渐消退,但苏秦的故事仍然激励着后人。在汉武帝时期,纵横家这一流派已不复存在,但苏秦的智慧依旧被人铭记,成为历史中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

苏秦的一生,无疑是战国时期复杂局势的缩影,他的谋略、智慧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至今仍然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对象。他的故事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古人如何在动荡的时代中,通过智慧与决心,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看... 咱们都知道,春秋时期那叫一个乱,各个诸侯国之间打来打去,都想当老大。今天呢,就跟大家唠唠晋国联合十二...
原创 家... 在海南的羊先生珍藏着一枚意义非凡的北洋光绪元宝当制钱十文,这枚钱币传承自羊先生的曾祖母,一位在清朝末...
原创 女... 1941年,陈秀英在监狱里经受了无尽的折磨。她年轻貌美,正值青春年华,然而她的容貌引起了汉奸头目孙宝...
原创 吴... 经典谍战剧潜伏当中,男主余则成在恩师吕宗方殉职后,他凭借过硬胆识孤身完成刺杀汉奸重任并获得了军统云讯...
学术争鸣|黄杰:谈谈“昆仑石刻... 【学术争鸣】   6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仝涛研究员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公布了青海玛...
原创 李... 在中国提到油田,大多数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大庆油田。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大庆油田对新中国做出了不可磨...
原创 从... 1876年,埃及。 在烈日炎炎的酷暑中,空气仿佛被热浪灼烧,充满了沉重与焦虑。整个国家笼罩在一种压...
原创 曹... 纵观三国历史,曹操的宝贝儿子曹冲称象的故事应该是耳熟能详的。那个时候,曹冲才不过六岁,却完成了一件令...
原创 一... 1950年,正值抗美援朝战争刚刚打响,国内的局势异常紧张。由于优先保障前线志愿军的物资供给,再加上各...
原创 乌... 乌拉圭战争(1864年8月10日 - 1865年2月20日) 是发生在乌拉圭的布兰科党政府与由巴西帝...
原创 老... 1973年的英国伦敦正处于一个充满矛盾与变革的时代。这座曾经辉煌的帝国首都,在二战后的三十年间经历着...
原创 8... 贝尔湖作为中蒙两国的界湖,从 1954 年到 1962 年,经过长达 8 年的谈判,其归属划分才最终...
原创 萧... 1938年3月,萧军在风餐露宿了二十多天之后,终于踏上了延安的土地。疲惫的他原本计划着赶紧进入延安陕...
原创 庄... 战国时代,庄子如同清醒的孤鹤,傲然独立于尘嚣之外。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约出生于公元前369年,和梁...
原创 末... 1908年12月,光绪皇帝因病奄奄一息,慈禧太后立即下令,让醇亲王载沣将年仅3岁的溥仪接入宫中,准备...
原创 秦... 秦始皇陵兵马俑:真相背后的谜团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全球公认的“世界第八大奇迹”,无数游客为之倾倒。...
原创 他...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曾有一个名字在北宋朝堂上响亮一时,但在金国的铁蹄下逐渐黯淡消失——他就是呼延庆,...
原创 日... 在日本东京博物馆中,一位名为陈存仁的中医专家参观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尊针灸铜人。他认为,这座铜人很可能...
原创 地... 提到历史上有名的政治人物,大家通常会认为这些在朝廷中有着巨大贡献的人,必定出自书香门第,通过科举考试...
原创 红... 在1935年那个炎热的夏天,随着红军长征的步伐渐行渐远,鄂豫陕根据地却留下了一支孤军奋战的小分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