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斯为秦国统一天下立下奇功,深受秦始皇信任,为何最后被腰斩?
迪丽瓦拉
2025-09-23 11:05:09
0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大一统的皇帝,秦始皇无疑是千古一帝,功绩卓著。然而提到秦始皇,就不得不提他的得力助手——丞相李斯。李斯在治理秦国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后世尊称为“千古一相”。但令人感慨的是,这位功高盖主的丞相最终却落得腰斩的凄惨结局,令人唏嘘不已。归根结底,这一切不过是因为他一时的错误决策,踏出了致命的一步,进而导致步步错失。今天,我们就一同回顾这位千古名相的跌宕人生。

李斯最初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小吏。那时正值战国乱世,群雄并起,世人都希望能在这动荡时代中谋取名利,李斯也不例外。对现状渐生不满后,他果断辞去官职,前往名师荀子门下求学,专心钻研治国理政之道。学成之后,他根据当时六国纷争的局势,果断投奔更具发展前景的秦国,从此开启了自己光辉灿烂的半生职业生涯。

人才对于任何国家都是最为渴望的资源。李斯抵达秦国后,结识了一位改变其命运的贵人——当时的丞相吕不韦。得到了吕不韦的赏识,李斯距离秦始皇的核心圈层又近了一步。李斯的才干毋庸置疑,尤其是他对六国形势的独到见解,让秦始皇对他刮目相看,极为欣赏。真正让李斯获得重用的,是他当年所写的名篇《谏逐客书》,自此,他逐渐成为秦始皇最为倚重的肱骨之臣,最终荣登丞相宝座。

李斯的悲剧根源就在于那一步错失。正是这一步不仅害了他自己性命,也牵连了他的家人。秦始皇生前对李斯极为信任,作为身边最得力的谋臣,李斯自然清楚秦始皇意欲将皇位传给谁。秦始皇临终前留下遗旨,明确立公子扶苏为继承人。李斯能获得如今的地位,全部仰赖秦始皇的宠信和赏识。为了彰显对李斯的恩宠,秦始皇甚至将自己的公主许配给李斯的儿子,通过这层婚姻纽带进一步巩固两人的关系。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秦始皇驾崩后,李斯却违背了主公遗愿,没有扶立扶苏,反而联合赵高策划害死扶苏。其实李斯的背叛并非偶然,这与他的性格和价值观息息相关。在他看来,权力才是唯一的追求和目标,哪怕是秦始皇的知遇之恩,也抵不过对权力的渴望和保全。这正是后人对李斯“不忠”评价的根本所在。用现代的话来说,李斯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心中无所谓忠诚一说。

李斯最终遭遇悲惨结局,与他的性格息息相关。他过于贪恋权势和荣华富贵,导致秦始皇去世后犯下致命错误,逐步陷入绝境。即便胡亥继位后,他开始后悔当初的决定,但为时已晚,已无力回天。史书记载,李斯的失败主要因为其贪婪和对富贵的极度渴望。众所周知,李斯出身寒微,曾是社会底层的普通文吏。这段经历让他对权力的渴求异常强烈,他的奋斗目标就是彻底改变命运,实现荣华富贵,获得朝廷重用。对于一位文人来说,能获得一官半职已经是毕生追求,而李斯不仅达成了愿望,更是位极人臣。

然而,即便身居高位,李斯内心仍充满焦虑和惶恐,害怕有朝一日权势不保。庆幸的是,晚年的秦始皇迷恋长生不老之术,对身边信任之人少之又少,李斯名列其中,因此他更感忐忑不安。秦始皇在巡游途中逝世,若李斯是真正忠臣,应当依遗诏扶持扶苏继位。作为朝中丞相,权势无人能及,但李斯却选择隐瞒帝王驾崩的消息,接受了赵高的蛊惑,决定发动“沙丘之变”。

赵高正是利用了李斯对权力的恐惧,才促使他与自己勾结。李斯最怕失去权势,正因恐惧,他丧失了理智。即便扶苏继位,李斯依然可以稳坐朝廷重臣的位置。扶苏性格仁善,登基后必定需要倚重权臣辅佐政务。虽然蒙恬等武将存在,但文臣与武将的角色不同。扶苏作为秦始皇最信任的儿子,对李斯态度也会尊重礼遇,李斯的地位不会动摇。

然而,李斯选择相信赵高所谓“拥立胡亥必得重用”的谎言,甘心与赵高篡改遗诏扶持胡亥。可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如果李斯早识赵高野心,悲剧或可避免。他不信扶苏仁孝,反而相信暴虐的胡亥会继续重用自己。胡亥继位后,李斯开始感到后悔,事实远非赵高当初所描绘的美好。众所周知,赵高是胡亥的导师,李斯与胡亥接触甚少。李斯与秦始皇朝夕相处,而胡亥并非太子,教育及培养都由赵高掌控。胡亥与赵高亲密无间,登基后大权尽归赵高,李斯在朝中渐失地位。

赵高掌权后大肆排除异己,实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铁腕政策。只要触犯赵高意志者,大多都死路一条。眼看赵高屠杀朝臣,李斯终于意识到自己当初的选择有多错误。然而为时已晚,赵高已清除李斯身边支持者。胡亥继位后暴虐无度,远不及其父秦始皇雄才大略,百姓遭受沉重压迫,起义不断爆发。李斯痛心疾首,上书规劝,但遭胡亥冷遇。

正因如此,赵高才得以借机诬陷李斯谋反,为自己巩固权力铺路。李斯虽欲反抗,却已无力回天。最终,李斯被以谋反罪处以腰斩,株连三族。在临刑前,他满怀悔恨,唯愿能过平凡人的生活。

李斯在中国历史上的评价极具争议,褒贬不一。成就与失败均由他亲手书写——他辅佐秦始皇完成大一统,却又参与了秦国的覆灭。成也李斯,败也李斯,这便是这位千古名相最真实的写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1967年6月27日,陈坊仁将军在北京逝世,年仅51岁。得知这一噩耗,杨成武深感悲痛,泪流满面,亲手...
原创 当... 那天在博物馆看展览,玻璃柜里静静躺着几片碳化的竹简,导游说这可能是 "焚书" 时没烧尽的残片。看着那...
原创 太... 说起太平天国,你是不是和我一样,课本里的文字总带着点遥远的距离?但如果你仔细琢磨那段历史,会发现里面...
原创 首...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按钮,这样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让您获得一...
原创 溥... 光绪皇帝的去世发生在1908年10月,紧接着慈禧太后的死也随之而来。这一连串的事件令众人感到错愕。光...
原创 清... 现在我们所知的张家口地区,包括蔚州和蔚县,实际上是同一个地方的不同称呼。但在清朝早期,这两者却是明确...
原创 1... 在1848年,石达开年仅17岁,却已经在贵县小有名气。他性格开朗、豁达,善于交友,颇具豪杰气概,深受...
原创 明... 明朝有位老人后半生仅靠两种食物维持,竟然活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128岁,这在现代也是极为罕见的。而如今...
罗政读《文史哲》(一):北周祖...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 罗政 《攀附“周制”:北周祖宗的择定及其庙制的构建》一文,作者赵永磊,发文单位为中...
原创 在... 20世纪的欧洲历史上,有一段充满暴力与暴政的黑暗篇章,而这一切的根源,正是由一个人的野心引发的——阿...
原创 按... 在电视剧中,武松单臂擒拿方腊的情节已经成为了经典演绎,但这其实并非《水浒传》原著中的描写。在原著中,...
长春人民广场时隔22年重新开放... 央视网消息7月21日8时,长春人民广场正式解除封闭,重新向市民开放。这座承载着长春近百年历史与文化记...
原创 斯... 在人们的印象中,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就成为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其实不然,在斯大林与赫鲁晓夫之间还有...
【丝路之光·说宝】秦朝统一度量... 丝路漫漫,驼铃声声,马蹄得得。位于丝绸之路黄金段的甘肃,文物遗迹灿若皎月、多如星辰。习近平总书记特别...
原创 毛... 解放战争后期,毛主席曾公开尖锐地批评蒋介石,一语道破了其失败的根本原因:“蒋介石手下有三名大将,无论...
原创 日... 中国文化影响整个东亚地区,甚至还有一种说法称中国是日本人的祖宗。 实际上从日本的文化、习俗就能看到,...
原创 为...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原创 一... 秦朝和隋朝的短命,虽然极为悲剧,但它们在中国历史上的一统大业却为后来的汉朝和唐朝铺设了基础,几乎可视...
跨越15年的冼村影像记忆 7月20日,广州的冼村旧改项目复建区最后两栋村屋拆除,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城市旧改标志性时刻。通过公共消...
原创 逃... 在《水浒传》的江湖图卷里,鲁提辖鲁达是一位出场就自带“暴力美学”的硬汉。他三拳打死镇关西,解救金翠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