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陵兵马俑是用来陪葬的?真相颠覆你的认知,我们都冤枉秦始皇了
迪丽瓦拉
2025-09-23 12:03:04
0

秦始皇陵兵马俑:真相背后的谜团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全球公认的“世界第八大奇迹”,无数游客为之倾倒。而长久以来,官方、博物馆甚至教科书,都统一认为秦陵兵马俑是为陪葬所建。然而,这一常识真的正确吗?我们来探讨一下。

一、两个关键问题

首先,大家来想一个问题:

秦始皇陵兵马俑,在当时被称为何?

你或许会直觉回答:“当然就是兵马俑呀!”

但事实上,“兵马俑”这一名字其实是后来的历史学家给它起的。翻阅古籍,你会发现根本找不到“兵马俑”这个词。在两千多年前,它根本不叫这个名字。比如今天大家常说的“稻草人”,在古时并不叫稻草人,而叫“刍灵”。古籍中记载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里提到的“刍狗”,便是用草捏成的狗。那么,秦陵兵马俑在当时又会叫什么呢?这个答案,稍后揭晓。

接下来,再给大家提一个问题:

兵马俑,真的是陪葬品吗?

你或许会认为,兵马俑出土于秦始皇陵周围,理所当然是为陪葬而设。可几年前,一位学者提出,兵马俑其实是为宣太后(即电视剧《芈月传》中的芈月)陪葬的。这种观点虽然颇具争议,但我并不认同这种看法。

但我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并不是关心兵马俑究竟是为谁陪葬,而是:兵马俑真的是陪葬品吗?

大家或许会觉得困惑,兵马俑不管材质是陶的、石的还是木的,既然是俑,难道不就是用来陪葬的吗?不过,如果仔细琢磨,兵马俑的用途和陪葬品,似乎并不完全相同。那么,今天我要揭示一个惊人的观点:兵马俑其实并不是陪葬品。

二、兵马俑为何不是陪葬品

理由一:兵马俑距离秦始皇陵太远

兵马俑坑与秦始皇陵相距至少1.5公里,若真如学者所说,秦始皇希望在地下继续统治帝国,那么如此远的距离显然不太合理。毕竟,若是有敌人复仇,兵马俑岂能起到真正的防卫作用?

理由二:兵马俑坑的结构不符合陪葬坑的特征

兵马俑坑的建筑方式奇特,完全不像传统的陪葬坑。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兵马俑坑为“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建筑”,具体来说,就是先挖出深约5米的大坑,然后在坑中建立土隔墙,并在墙上方架设木柱,形成顶棚。坑顶距离地面大约两米,整体结构非常适合展示和祭祀,而不像传统的陪葬坑那样简陋。通过考古,我们发现坑底用青砖铺设,整体空间达到3.2米高。这样的结构,不仅仅是为了放置兵马俑,更多的是为了创造一个可以让后人参拜和祭祀的场所。

理由三:建造时间与秦始皇死后的时间线不符

兵马俑的制作时间远早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通过考古学发现,出土的兵器大多来自秦国本土,并没有来自六国的兵器,最晚的兵器制造时间也在公元前228年,距秦始皇统一六国尚有7年之遥。与此同时,兵马俑的造型、服饰与色彩也显示出它们是秦国特有的设计。倘若兵马俑是为秦始皇而做的陪葬品,那么它们不可能是统一六国之前就开始制作的。可以推测,秦始皇的陵墓在他统一六国之前,并不具有“皇帝”的规格,因此兵马俑的制作应当是出于其他目的。

理由四:秦始皇陵以外,其他古代墓葬没有类似的陪葬坑

除秦始皇陵外,中国古代其他大型墓葬,包括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并没有出土如此大规模的兵马俑。唯一类似的例子是汉景帝阳陵的陶俑坑,但其规模和品质无法与秦陵兵马俑相比。而且,汉景帝陵区内竟然还有活人殉葬坑,这与兵马俑的目的显然不同。因此,兵马俑并非为了代替殉葬而做,甚至可以推测,古代并无军队陪葬的习俗。

三、兵马俑的真相:大秦帝国的忠烈祠

结合前述种种,秦陵兵马俑坑应该并非陪葬坑,而是类似于“忠烈祠”或“烈士公园”的纪念性设施。这里的陶俑代表的并非秦始皇个人的陪葬,而是那些为秦国疆场死去的英烈。这些英勇的将士,虽然未能回到故土,但他们的英魂却通过这些陶俑得以永存,供后人凭吊和祭祀。这座“忠烈祠”的位置也有深意——它位于始皇帝陵的东侧,这里曾是六国战士们与秦军殊死搏斗的地方。

四、为何后世误解为陪葬坑

或许最初,秦始皇也曾为这些英烈举行过祭奠仪式。兵马俑作为忠烈祠的一部分,承载了巨大荣誉。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特别是秦始皇死后,战乱导致陵墓被匆忙竣工,兵马俑也未能得到妥善保护。据说,项羽进入咸阳时曾砸毁了兵马俑,并焚烧了部分建筑,造成兵马俑破碎不堪。至此,兵马俑的原始功能逐渐被人误解为“陪葬坑”。

五、兵马俑的名字:原来是“鬼立”

回到最初的问题:兵马俑在当时叫什么?历史文献中并未明确提到,但1975年出土的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为我们揭示了答案。这些陶俑被称为“鬼立”,意思是为死者所立的像。在秦国,死者往往会制作类似真人的陶俑作为纪念与祭祀,而这些兵马俑正是为祭祀英勇的亡灵而制。秦国的“鬼立”制度不仅限于个人,也包括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士。

结语

通过这番分析,我们或许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秦陵兵马俑的真实意义。它们不仅仅是秦始皇的陪葬品,而是象征着秦国对为国捐躯的烈士们的崇高敬意和纪念。它们代表的是历史上那些为大秦帝国奋斗的英雄们,他们的精神和牺牲永存于这片土地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最... 北洋大时代道德篇(七):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 在北洋历史中,庙堂权谋充满...
原创 为... 唐朝是一个繁荣强盛的时期,四海宾朋都来祝贺,文化上诗词歌赋繁盛,文人墨客辈出。唐朝和明朝一样,都是大...
原创 三... 大家好,我是「历史解码者」!千年历史烟云,多少文明兴衰更迭。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中国考古史上最令人震...
原创 三... 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英雄辈出。这一时期,许多英雄人物的故事流传至今,其中就有吕布的英勇事迹。例如刘...
原创 被... 三国时期名人众多,其中不乏盖世英杰,但随着时间推移,有些人物逐渐被后人淡忘。其中有一位少年出身于名门...
原创 1... 浓雾弥漫,东直门外挤满了人,呼吸里都是尘土味。清晨的北京,天没亮透,外国使节、清朝遗老、洋记者和满城...
原创 三... 每当战乱爆发时,总会有许多名将崭露头角,建功立业。然而,江山代有才人出,许多曾经威风凛凛的名将也早早...
原创 中...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的王朝兴衰都与中央集权的封建体制息息相关。每一个王朝的壮大,往往依赖于开国帝...
原创 朱... 凤阳这个地方,大家都很熟悉,尤其是在中学历史课本上。小岗村的农民们在1978年实行大包干政策,取得了...
原创 娶... 众所周知,明朝的第七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非常宠爱比他大了十七岁的万贵妃。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万贵妃...
原创 长... 636年6月21日,长孙皇后在立政殿去世。自此,唐太宗失去了他心目中的“贤内助”和“良佐”,他的内心...
原创 三... 每个历史上重要的人物,都会有一位强大的保镖随身保护,这种现象在古今中外都普遍存在,尤其是在战乱时期的...
原创 《... 在观看《唐朝诡事录》这部剧的时候,剧情中旗亭画壁这个故事中,冷籍、高达以及王幼伯三伟大诗人斗诗的场景...
原创 三... 第五档:阚泽、徐庶、李儒、逢纪、田丰(5位) 阚泽在东吴历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在赤壁之战时,他机...
江苏溧阳考古发现“最早的江南”... 原题:溧阳考古发现“最早的江南” 距今8100年,为长江文明溯源研究提供关键实证 经过近3年考古发掘...
原创 明... 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特点,正如唐朝以文化的繁荣著称,隋朝以经济的富庶为人所知,宋朝则因商业的发达而广...
原创 崇...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许多朝代都曾被外族侵占,有些朝代甚至连皇帝也被外族俘虏。这些历史事件让我们看到了软...
著名清史专家冯佐哲病逝 冯佐哲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发布讣告称,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退休干部、中共党员、原清史研...
原创 杀... “关羽大意失荆州”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情节,发生在公元219年。故事讲述了东吴将领吕蒙带领军队...
原创 上... 上海街头,转角就是一家拉面店,招牌写着日文,服务员讲着日语,老板是地道的东京人。可这不是旅游区,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