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04年英国情报人员自白:我曾将大量情报全都无偿送给了苏联人
迪丽瓦拉
2025-09-23 20:33:53
0

在《纽约书评》上,有一段生动的描述这样评价过一位间谍:在所有为苏联效力的英美间谍中,他不仅最为引人注目,而且效率最高。然而,他同时也是最为神秘且不为人知的间谍之一。

这位间谍便是克格勃的“明星”乔治·布莱克,他被誉为继“20世纪最优秀间谍”哈罗德·金·菲尔比之后,另一个改变世界谍报历史的传奇人物。尽管如此,许多人仍习惯称他为英国的“双面间谍”。这个标签意味着他在表面上仍然为某个国家的间谍机构效力,但实际上早已投向敌对势力,甘愿为其效忠并付出一切。这种人物在我国可以被形容为“反面卧底”,常见于毒品缉查等领域。

尽管乔治曾试图解释自己的动机,外界仍始终未能解开他为何长时间投身于苏联间谍工作的谜团。或许是因为他对共产主义有着坚定的理想信仰,亦或是对英美国家的丑陋面目失望透顶,导致他毅然投向对立阵营。然而,对于曾与乔治深度接触的记者西蒙·库珀(Simon Kuper)来说,这一切始终显得极为奇怪。他表示:“这一切都太难以理解了。”

考虑到当时英美与苏联的国力对比,西方国家无疑占据优势,但乔治却在多次在远东的情报工作后,毅然选择投身共产主义的怀抱,成为一名坚定的社会主义战士。也许,他是在亲身接触社会主义后,意识到其伟大实验有着可能成功的一天,从而选择为理想而奋斗。乔治在1990年出版的自传《没有其他选择》中,仔细讲述了他如何逐渐从对共产主义的怀疑转变为坚定的信徒,尽管他仍旧保守了克格勃的许多机密。

除了“双面间谍”这个标签外,乔治·布莱克还有另一个令人称道的称号——“最后的冷战鼹鼠”。鼹鼠这一形象,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乔治的隐秘与地下工作。之所以称他为“最后的冷战鼹鼠”,主要是因为他在苏联解体后仍然健在,并且生活在俄罗斯多年。实际上,乔治在苏联时期曾获得过列宁勋章和红旗勋章等极高荣誉,而即使苏联解体,继承其衣钵的俄罗斯对乔治依旧心存感激,并给予他极大的礼遇。这可能与乔治对社会主义,尤其是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有关。而且,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紧张关系,尤其是在与英美的长期对立背景下,或许也促成了这一特殊的友谊。

乔治的双面间谍身份并未在苏联解体后被遗忘,俄罗斯对其的态度也一直十分友好。俄罗斯曾多次在国际场合表达对他的崇敬,尤其是俄罗斯外情局发言人谢尔盖·伊万诺夫在庆祝乔治85岁生日时,曾高度赞扬他。伊万诺夫表示:“布莱克提供的信息快速且准确,且极具战略价值。他始终忠于社会主义理想,信奉社会公正。”而乔治自己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也表示:即使时光倒流,他仍然会毫不犹豫地投身于苏联,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

乔治曾说,如果他当初愿意,他可以完全放弃情报工作,加入英国共产党,或在街头出售《工人日报》,但他认为,这样反而更难为理想做出贡献。因此,他决定投入到双面间谍的工作中,并为苏联提供来自西方的敏感情报,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安全。

乔治为何能够获得如此殊荣和极大的礼遇,主要归功于他两大重要贡献。首先,他曾在英国军情六处工作时,向苏联提供了详细的全局工作人员名单和他们的工作细节。乔治将英国间谍的名单交给了苏联,这为苏联的情报工作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而他仍然在英国的间谍系统中发挥着作用,身份未曾暴露。这个举动直接导致了42名忠诚的英国间谍的死亡,而英国政府将此归咎于乔治本人,最终判处他42年监禁。

其次,乔治还通过泄露“柏林隧道”计划的秘密,对英美西方国家做出了重大打击。柏林隧道是西方国家计划在西柏林与东柏林之间开凿一条地下通道,以便进行间谍活动。然而,乔治得知这一计划后立即向苏联报告,这使得苏联早早地掌握了西方的企图,最终通过将这一计划公之于众,狠狠打击了西方国家,特别是英美。此举让乔治在苏联眼中变得无比宝贵,甚至为了保护他的身份,克格勃都没有将他的存在公之于众。

从这两个行动中不难看出,乔治在作为间谍时展现出一个鲜明的特性——他为理想而无畏,丝毫不在乎个人生命安全,也不担心大国间的激烈博弈。他始终恪守自己的信仰,坚守职责,毫不动摇。

乔治并非出生于间谍家庭,最初他对间谍工作也并不热衷。最初,他只是作为一名外交官在远东工作。然而,乔治逐渐对美国在朝鲜的行为产生了强烈的不满,认为美国的轰炸行为极为残忍,并对大韩民国的腐败政权感到深深的失望。在朝鲜战争爆发后,乔治被俘并送往朝鲜。在此期间,乔治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和列宁的著作,并被深深吸引。正是这些书籍,尤其是《资本论》和《国家与革命》,彻底改变了他的思想,并坚定了他投身于社会主义的决心。

在被囚禁一年后,乔治主动提出要为苏联效力,尽管克格勃对此抱有怀疑态度,并对他进行了长达一年半的考验。最终,乔治通过了考验,并于1953年3月通过苏联的帮助回到了英国,继续为西方情报工作提供情报。然而,所有他收集到的情报最终都被送往苏联,并被克格勃所利用。

乔治始终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高尚的实验,拥有巨大的成功潜力。即便是在回忆过去的岁月时,乔治也始终没有对自己当初的选择感到后悔。2004年,82岁的乔治在莫斯科郊外的别墅中发出了这样的无悔宣言:“我曾是英国的特工,但我也将大量宝贵的情报无偿交给了苏联。今天回想起来,我依然无怨无悔。”

在乔治的生涯中,他的忠诚与理想让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但他也在自己的方式上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了力量。尽管评价褒贬不一,但他依然坚定不移地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与... 彭德怀元帅是一位极具才华的军事将领,他的成长过程充满了艰辛。他的家庭背景贫困,早年的教育条件也十分有...
原创 中... 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在中国大陆修建了许多象征其侵略的建筑,其中一些在战争中遭到破坏,然而也有一些建筑...
原创 刘... 三国时期,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五位英雄,通过十几年的共同奋斗,成功建立了蜀汉政权,延续了...
原创 传... 这本《自诬与自述:聂绀弩运动档案汇编》,的确让人看罢心惊肉跳。 大概由于兴趣使然,我对共和国历史上的...
文脉薪传、紫砂溯源 宜兴金沙寺... 11月15日,“紫砂之源 文脉之汇”宜兴金沙寺遗址文化学术会在宜兴举行,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
原创 清... 在中国历史中,太监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宫廷中扮演了非常独特的角色。虽然他们在宫中一度非常风光...
原创 美... 前言 “中国不是苏联,中国不会消失,美国将意识到它们的‘敌人’有多可怕。” 华盛顿的会议室里...
原创 吕... 汉初三杰中,萧何自然死去,韩信是被吕雉所杀,而张良在惠帝时期仍然活跃在政治舞台上。曹参和灌婴则都是武...
陈多友 邓宇阳:冲绳抑或琉球?... 【内容提要】琉球,或者说冲绳,从日本的国家内部看,已演化为行政区划的问题,但实际上它是东亚地缘政治诸...
原创 一... 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然而,古代那些皇帝们偏偏不相信命运,决心逆天改命,追求长生...
原创 战... 李牧是赵国伯仁(现河北省隆尧县)人,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战国时期“四大战神”之一,足见他的战力非同一般...
原创 宋... 她是宋徽宗最美的女儿,封号茂德帝姬,同时也是宋朝大丞相蔡京的儿媳。按理说,她应当过着安逸、优越的生活...
原创 抗... 1945年8月15日,经过14年的艰苦抗战,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这期间,原本人数接近...
原创 刘... 大家好,我是黑白三国。 章武元年,刘备为报关羽之仇,尽起川中兵马东征伐吴,彼时蜀军阵中,赵云曾力劝先...
原创 夏... 人们对于漫长而浩瀚的历史,总是怀有无尽的好奇心!常说中华文化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但经过史学家的深入研究...
原创 如... 假如历史发生了不同的转折,刘备战胜了曹操和孙权,最终实现了天下统一,那么中国的历史发展将可能走向一个...
原创 他... 他被称为“常败将军”,因为多次战败,但却在一次偶然的胜利中,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常言道,胜败乃...
原创 曹... 黄忠虽已年老,却依旧拥有惊人的勇气和决心。当有人问他是否还能继续战斗时,他微微一笑,回应道:“看我定...
原创 雍... 关于雍正是否通过篡位登基的问题,一直以来都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尤其是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通过篡位的情节...
原创 中... 唐朝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为了纪念和祭祀历代著名的武将,特意修建了一座庙宇,名为“武庙十哲”。这座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