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漫长而浩瀚的历史,总是怀有无尽的好奇心!常说中华文化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但经过史学家的深入研究后发现,这个所谓的“5000年”并非完全准确。因为在所有的历史文献中,夏朝之前接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记载几乎找不到,这就为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夏朝以前的年代发生了什么?令人充满好奇!(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夏朝,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根据史书记载,禹将王位传给子启,打破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了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的先河。夏代一共传了十四代王,十七位君主,延续了约470年,最终被商朝所取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拥有极高的历史地位。后人常以“华夏”或“诸夏”自称,使得“夏”成为中华文明的代名词。
根据史书记载,夏、商、周三代皆为封建王朝,君主与诸侯分而治之。而夏朝则是第一个实行世袭制度的氏族封建王朝。
在夏朝时期的文物中,能够发现一定数量的青铜器和玉制礼器,这些文物大多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初期。虽然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但由于这些文献成书时间较晚,而且至今尚未发现公认的直接证据,因此夏朝的存在仍存在争议。
据古代文献记载,在夏后氏建立之前,夏部族与周边其他部族之间曾频繁发生争夺联盟首领的战争。夏部族大约是在中国古史传说中的颛顼之后逐渐兴起的。许多古代文献都将夏部族的历史追溯到颛顼,也就是古老的“三皇五帝”时期。从黄帝、颛顼到夏朝,大约有将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但这一段时间却几乎没有任何文字记载,仿佛突然“消失”了一样。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为了探索这消失的一千五百年历史,就必须从夏朝向前推溯,去寻找那些失落的岁月。中国历史应当从黄帝与蚩尤时期算起。在黄帝战胜蚩尤之后,历史进入了三皇五帝时期,而三皇五帝之后,才有了夏朝的建立。
那么三皇五帝究竟是指谁呢?三皇通常是指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至于是否真如文献所记,由于缺乏文字记载,已经无法考证。五帝则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这一时期,同样没有任何可靠的文字记录。
▲关于三皇五帝时期的文献记载非常有限。(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没有适合记录的文字
专家指出,这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之所以缺失,主要原因在于当时还没有适合记录历史的文字。因此,那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几乎全部依靠口口相传。口头传述难免会夸张或出现错误,这也使得那段历史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
有记录但可能失传
此外,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这段历史曾有过记载,但因为年代久远,相关书籍已经难以找到。也许未来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新的出土文物能够揭示这段历史,那么这消失的一千五百年也将不再神秘。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