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约定秋后自觉回来受斩,最后回来几个?
迪丽瓦拉
2025-09-24 03:02:38
0

公元621年5月,唐朝的秦王李世民带领大军在虎牢关展开决战,迎战前来支援洛阳的河北地方军阀王世充的盟友——夏王窦建德。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夏军几乎全军覆没,窦建德更是被擒获。消息传开后,窦建德的投降令王世充失去了最后的希望,兵员短缺、粮草枯竭的他最终也选择投降。由此,唐朝基本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除个别地方外,国家已不再有任何强劲的抗拒势力。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策划并发动了震惊朝野的玄武门之变。在这场政变中,李世民通过精心布局,成功除去威胁,最终篡位称帝。自古明君圣主上位的过程充满了血腥与残酷,而李世民的上位之路,毫不逊色。他不惜亲手杀死了兄弟,逼父辞位,血腥的三步曲为他换来了天子之位。这一过程中的血腥味浓重至极,李世民堪称古今最为冷酷的君主之一。

隐太子李建成和巢王李元吉双双死亡,李渊也被迫让位,成为了太上皇。而李世民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进行了一场无情的屠杀,彻底斩断了所有潜在的威胁。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亲属,连幼子都没有幸免,而他们的名字也被从宗室的名册上彻底抹去。这种不留余地的行动,使得李世民的地位如同铁钉般牢固。

李世民被后人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帝王之一,他的治国理念不仅具有远见,更有着宽容的胸怀。作为一位主张知人善任的君主,他几乎从不杀功臣——除非是那些叛变之臣。李世民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显赫的成就,也得益于他高超的治国之术,这种艺术让他能把握朝廷大权,确保国家运转有序。

有一句古话说“一诺千金”,这并非夸张,古人对承诺的重视几乎达到了命运的程度。今天,我们要讲的正是唐太宗李世民如何以一诺为命,履行他对民众的承诺。这段故事出自《资治通鉴》,其中记载了李世民对死刑犯的宽大处理,展现了他对承诺的坚定与忠诚。

公元632年,李世民在审理案件时,看到一批面色苍白、身心极度憔悴的死刑犯,心中不禁产生了怜悯之情。他决定给这些犯人一个机会,将他们暂时放回家中与家人团聚一年,来年秋天再来京城接受审判。李世民不仅仅是宽容,更下令所有死刑犯都可以回家,唯独约定好,明年秋天他们必须如期回到京城面临死刑。

这一做法在历史上前所未见,也从未有过类似的例子。死刑犯们得以重获自由,像被放归大海的鱼一样欢天喜地,迅速消失在京城的街头。然而,这个“放生”行动并非没有风险,京城的百姓和朝中的大臣都在期待着第二年秋天看这场“好戏”。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第二年秋天,曾经被放归的死刑犯们大多按时回到京城,履行了他们的诺言,几乎没有人失约,甚至有一个病重的犯人,忍着病痛,仍坚持按时到达。

这一事件令李世民深感震撼,他对这些死刑犯的诚实和守信深为感动。最终,他发布了命令,宣布将所有的死刑犯全部释放,允许他们回家。不仅是死刑犯,连京城的百姓和朝廷的大臣们也纷纷惊叹:这是真正的“君子之治”,也是对承诺的绝对忠诚。

许多人对李世民如此做法感到困惑,难道不担心这些死刑犯不再回来了?而死刑犯又为何明明有机会逃亡,偏偏选择回到京城赴死呢?这其中的奥秘在于心理学的深层原理。李世民此举不仅为了修复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更是出于他对“仁政”的渴望。通过这一举动,他不仅获得了民众的支持和好感,还成功塑造了自己作为仁爱君主的形象。

李世民并不担心死刑犯逃亡,因为每一个犯人背后都有案底,一旦有人逃逸,他必定能够将其追拿归案。毕竟,这片天地,是李世民的天下。通过这次“死刑犯归期”的事件,李世民不仅展示了他的高超政治手腕,还向天下人宣示了自己的绝对权威。

这件事后,唐朝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治国局面——贞观之治。李世民在位期间,实施了均田制和三省六部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法律与行政改革,推动了国家的安定与繁荣。国民生活得到了改善,经济逐渐恢复,人民安居乐业,李世民的“春天”终于到来。

许多人对于李世民的行为表示质疑,认为这样的做法是否真实可信。然而,史料《资治通鉴》清楚地记录了这一事件,证明了李世民治国的智慧与仁爱。李世民的统治不只是权谋的游戏,更是一种深刻的治国理政的智慧。

《资治通鉴》是一本极为珍贵的历史典籍,其中不仅包含了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还详细记载了许多历史人物的画像与生平。对于爱好历史的人来说,这本书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虽然《资治通鉴》语言晦涩,采用了许多春秋笔法,但正是这种笔法,让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历史的含义,学习如何为人处事,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游刃有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陆...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资料与个人观点撰写,文末已标注明确的参考来源,请知悉。 三国时期,硝烟四起,各...
原创 他... “小驴呀,你到底想要什么赏赐呢?” 面对朱元璋的提问,朱文正(当时还叫朱驴儿)恭敬地回应道:“皇...
原创 唐... 唐朝皇后缺乏职位的现象,不禁让人疑惑:既然没有皇后,如何能够有外戚干政的可能呢?事实上,这并非巧合,...
原创 刘... 夷陵之战,亦称彝陵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继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之后的又一场重大战役。它的爆发源于刘备欲为...
原创 清... 清政府不复存在了,那不是还有北洋军阀和国民政府吗?债务难道就此消失了吗?当然不是,这些欠款依然需要继...
原创 孙... 历史上的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群雄逐鹿的动荡时期。由于《三国演义》的深远影响,许多人对其中的历史...
手机里的腾冲文保 | 张文光墓 前言 文物,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与文化的传承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民族精神,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原创 岳... 十二岁,当很多现代孩子还在为学业和游戏烦恼的时候,岳云已经全副武装,踏上了父亲岳飞为他安排的战场。 ...
溥仪退位时,大清朝的12名铁帽... 清宣统三年,湖北武昌发动了一场旨在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武装政变,史称“武昌起义”。作为“辛亥革命”的开...
原创 历... 在许多影视作品中,李世民的形象往往呈现为正面角色,而他的哥哥李建成则经常被塑造为负面人物,成为争议的...
原创 探... 7月23日,笔者迎来了退休生活的首次“赓续长征优良传统,恪守八项规定,履职尽责”主题党日活动。这次活...
中世纪挪威穆斯林与萨米人的贸易 萨米人(Saami)在萨米地区(拉普兰)面前,有两顶 Lavvo 帐篷 / 照片由 Granberg...
原创 雍... 康熙帝统治后期,围绕储君的位置,他的众多皇子们结成党派,展开了激烈地争夺,人称“九子夺嫡”。之前介绍...
中世纪印度的司法体系 左侧的 Mallikarjuna 寺庙(最初称为 Trailokesvara 寺庙)由 Badami...
原创 四... 巴蜀地区,通常是指以四川盆地为核心及其周围的区域,包括今天四川省的中东部及周边地带,这里拥有着深厚的...
原创 赤... 诸葛亮在动员孙权共同抗曹时,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在舌战群儒的场合。要不是他凭借出色的辩才和雄...
秦始皇死在巡游途中秘不发丧,丞... 谁都想不到,千古一帝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驾崩后,赵构等人为了掩人耳目,秘不发丧,为了遮掩尸臭,竟然将秦...
被遗忘的宝藏:地契的收藏价值与... 我国古代社会,土地是民生之本,也是财富的象征。围绕土地产生的买卖、典当等经济活动,催生了一种重要的文...
明朝最难解之谜——郑和究竟有没... 如果说元朝的最难解之谜在“马可波罗有无到过中国”,那明朝就是郑和下西洋。因为他差一步就实现“地理大发...
山东东平赵氏来源!东平赵氏家谱 编辑 | 趙英雄 东平赵氏,这个在山东省平度市东平镇赫赫有名的家族,其辉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始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