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士兵胸前的“兵、丁、卒、勇”有何区别?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迪丽瓦拉
2025-09-24 03:04:25
0

看过清宫剧的朋友们,想必对那些头戴红缨斗笠、梳着大辫子的清朝士兵印象深刻。他们的军服正中央,总会绘制一个大大的圆圈,里面不是写着“兵”,就是刻着“丁”,或是“卒”、“勇”,看起来就像是给这些士兵贴上了标签似的,仿佛成了待售的商品。

那么,这些兵服上为什么非得贴上“标签”呢?而“兵、丁、卒、勇”这几个字,又各自代表了什么含义呢?

有人这样解释:兵和卒就像象棋里的“兵”和“小卒”,是清朝中最低等级的士兵,主要负责冲锋陷阵,充当炮灰。换句话说,只要长官一声令下,这些兵卒就得冲锋,送命的角色。而丁和勇则有所不同,这些都是立过战功,被长官提拔起来的“有身份”的士兵,尤其是“勇”,代表着勇气,是荣耀的象征,是兵卒中的佼佼者,有点类似于兵卒长的职位。

一般来说,战斗时,丁和勇会被安排在最后的冲锋环节,意味着他们的出场往往决定着战局的胜负。

那么,这些说法真的可信吗?

答案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

接下来,就让我来为你仔细分析分析,这些“兵、丁、卒、勇”究竟意味着什么吧!

首先来说“勇”和“兵”。

提到“勇”,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大概是“勇猛”、“狠厉”,比如武松一人独斗猛虎,展现了非凡的勇气;或者一个小姑娘在众目睽睽之下,勇敢地打了三个小流氓巴掌,把对方打得晕头转向……这样的例子让“勇”成为了被人们赞颂的品质。

然而,现实与这个字面意义却大相径庭。清朝军队中的“勇”,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勇猛”,反而是所有士兵中最底层的存在。

是不是让你感到非常意外?

但事实确实如此。

在清朝,“勇”指的其实是“乡勇”,换句话说就是雇佣兵。听起来还算文雅,但本质上他们没有正规军的编制,不签长期合同,只是按日领工资的临时工。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晚清时期,清军与捻军交战,一支三千人的先锋部队计划抢夺军功,想趁捻军不备来个突然袭击,结果却中了捻军的埋伏,惨败逃生。

逃出来的团长牛录额真苏和泰,带着仅剩的五百余人撤退,边撤边忧心忡忡地对副官阿林保说:

“前面有胡和塞土匪,人数过千,那个胡胖子最恨咱们清军了,要是开战,咱们这点人根本不够对付。”

副官阿林保却笑着说:

“别担心,我们这附近村镇里可以临时招一千乡勇来顶数,乡勇比我们正规军还厉害。到时候他们一站出来,胡和塞也不敢动咱们。过了乌龙山后,再把他们遣散就行了,没啥问题。”

苏和泰虽点头,但还是有点怀疑,问:

“这真能行吗?”

阿林保自信满满地拍胸脯保证:

“放心,连八旗军都这么干,大清的军魂早就没了……”

苏和泰望着晚霞,苦笑道:

“看来也只能这样了。”

于是,阿林保不停招募乡勇,先锋队很快壮大起来,不过新兵大多衣服上都被画了个“勇”字。

苏和泰看着以乡勇为主的新部队,表情复杂。虽然不确定他们的战斗力,但精神状态明显比之前正规军好很多,且改进明显。

果不其然,凭借乡勇护卫,先锋队顺利通过乌龙山,甚至收到了胡和塞赠送的五百两白银。更让苏和泰哭笑不得的是,银子旁边还有一封胡和塞亲笔写的密信:

“咱们井水不犯河水,这点银子算不上礼物,权当交个朋友。”

落款:胡和塞

苏和泰看完信,望着被阿林保解散的乡勇们,仰天长叹:

“大清,怎能不亡呢……”

这就是“勇”当时的真实写照——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简单来说,只有军事行动需要补充兵力时,清军才会在民间临时招募这些“勇”,事后立刻遣散。他们没有长期稳定的职位,没有编制,甚至比普通百姓的地位还低。

相比“勇”,“兵”字军服的士兵则完全不同。他们是清军正规部队,拥有编制和合同,是职业军人。

待遇更是天壤之别:兵按月领取薪水,享受“五险一金”,还有退休保障;而“勇”打仗只是兼职,赚点“外快”,平时还得从事农活或替地主放牛等工作。

晚清时,曾国藩创立湘军,试图将乡勇正规化,编制化,称为“练勇”,并发放粮饷,使他们享受国家待遇。

但太平天国被镇压后,曾国藩为了避免慈禧怀疑其聚集势力,迅速解散了练勇,取消编制,打碎了他们的铁饭碗。

所以,“勇”最终还是没能真正强大起来,只是昙花一现罢了。

接着来看“卒”。

“卒”字听起来虽带有“死亡”的意味,但他们属于城防军,直接隶属政府管理,算是准军事人员,类似警察的角色。

既然由政府直接管辖,卒不用随军出征,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维护社会治安,比如在街头贴告示、巡逻等。

像衙役、狱卒就是卒的典型代表。

最后讲讲“丁”。

“丁”严格来说不算士兵,更像是政府的杂役,属于后勤人员。

例如看管库房的是“库丁”,负责税务的是“税丁”,管理盐务的是“盐丁”,专门处理洋人签证的是“洋丁”……诸如此类。

总结来说,“兵”是正规军,“勇”是临时雇佣兵,“卒”管治安,“丁”负责后勤。明白了吗?

千万别弄错了这些身份的差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奴役人”的野蛮制度曾以不同形式存在。无论是奴隶制带来的枷锁、封建制度下的...
原创 1... 这是一组由民族学者江应樑教授在1937年拍摄的珍贵老照片,记录的是傣族男子的日常生活场景。江教授当时...
原创 关...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东吴地理位置优越,长江天堑为天然屏障;蜀汉坚守巴蜀,地势易守难攻,且武将众多,人...
原创 他... 黄埔军校因其卓越的军事教育,培养了无数优秀的军事人才,成为中国历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军事摇篮。尽管这所...
花脚大仙分享:《观天下——大明... 《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系列5 南京博物院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南京博物院“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特展...
原创 道... 为了养活这些藩王,即便崇祯帝不得不“卖肾”,也根本无法支撑他们的生活费!辛辛苦苦工作一年,年终一盘点...
左宗棠的性格为何如此嚣张:有时... 因为微信推荐机制的更改 如果您喜欢敝号 请进入敝号页面点亮“星标” 李岳瑞《春冰室野乘》载左宗棠(谥...
原创 古... 中国古代的战争经历了无数次,而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例如,淝水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钜鹿...
原创 此... 提到三国时期的名将,大家通常会想到蜀汉的“五虎上将”和曹魏的“五子良将”,但提到东吴,知名的上将就显...
原创 历... 1382年8月,马皇后因病重卧床,朱元璋的朝臣们纷纷请求为她祈祷,或者寻找名医来治疗她的病。大家都感...
原创 溥... 溥仪并非皇帝,而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姓!1912年,溥仪宣布退位,标志着清朝的灭亡,也意味着中国两千多年...
原创 嘉... 乾隆死后,嘉庆继位后迅速将乾隆宠信的权臣和珅逮捕并关进了监牢,同时查抄了他的所有家产。和珅因长期深得...
原创 周... 周瑜是一个大家都很熟悉却又很陌生的人物。大多数人了解他,是通过《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书中的周瑜给人的...
原创 朱... 在中国的历史上,每个朝代几乎都有一位“太宗”皇帝,但明朝却没有。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明朝...
原创 三... 自古以来,凡是有政权的地方,就会有将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战争的规模大小都无数,...
原创 俄... 近日,有观点重提历史文件《开罗宣言》,引发各界对地区局势的广泛关注与讨论。该宣言作为二战期间的重要国...
原创 老... 一组三四十年代苏联集体农庄老照片,农民的脸上满是幸福。无疑这是一组集体农庄的宣传照。 集体农庄,是苏...
原创 三... 《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东汉末年,那个战乱频繁的时代,许多英雄豪杰纷纷崭露头角。而在这段历史中,三国时期...
京都的宋元佛画展,其实可以说更... 之所以十月又计划去京都,主要原因是京都国立博物馆的《宋元佛画——东渡日本的诸佛》,而且我特意选在了换...
原创 光... 光绪皇帝的死亡原因一直以来都引起了历史学者的广泛讨论,特别是关于他是否被慈禧太后毒死的问题。光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