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为何花费80年时间,死磕准噶尔汗国?结果让沙俄白得西伯利亚
迪丽瓦拉
2025-09-24 12:36:58
0

清朝在建立初期就十分重视西部和北部地区的稳定。早在1635年,漠南蒙古便选择归顺清朝。到了1688年,漠北蒙古也相继臣服。只有当时的漠西蒙古,对归顺清朝的提议并不感兴趣,虽然名义上接受了清朝的统治,但实际上却并未真正顺从。清朝为此花费了80多年的时间,特别集中力量应对西北的漠西蒙古问题。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几乎把西征视为国策,力图消除这一隐患。那么,为什么清朝如此关注漠西蒙古呢?

漠西蒙古,或称瓦剌,历史上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闻名。瓦剌的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并不陌生,尤其是提到瓦剌人,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明英宗朱祁镇被掳的历史事件。这个瓦剌正是曾经俘虏过明英宗的瓦剌部族。瓦剌部在明末清初分裂成多个部落,其中包括准噶尔部、和硕特部、杜尔伯特部和土尔扈特部,这四部统称瓦剌四部。最为强大的和硕特部自古以来便是瓦剌的霸主,和硕特汗国的几代君主都是四部的盟主。特别是在1640年前后,和硕特部的固始汗一度统一了青藏高原,实力雄厚。然而,1646年,固始汗决定归顺清朝,表面上瓦剌似乎开始与清朝建立了某种联系。

按照惯例,准噶尔部作为和硕特部的附庸,理论上也应当归顺清朝。但自从1676年,准噶尔部的首领噶尔丹在一次内乱中打败了和硕特部的鄂齐尔图汗后,瓦剌的盟主地位已经荡然无存。与此同时,准噶尔部在噶尔丹的领导下开始崛起,尤其是在1678年攻占了南疆的叶尔羌汗国后,准噶尔汗国正式建立。刚开始,清朝对于瓦剌内部的纷争并未过多关注,康熙帝的心思都集中在了平定三藩、收复宝岛等更为紧迫的事务上。清朝原以为,准噶尔汗国的态度可能与和硕特汗国类似,应该不会对其构成太大威胁。

然而,噶尔丹却并非一个安于现状的君主。他雄心勃勃,梦想恢复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帝国,重现蒙古部族的辉煌。噶尔丹不仅企图重新占领和硕特汗国的领土,还妄图征服漠北和漠南蒙古,统一蒙古各部。尤其从1688年起,噶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越过杭爱山,进军漠北蒙古,直接威胁到清朝的北疆安全。漠北蒙古的部落因此不得不向康熙帝求援。这一系列举动让康熙意识到准噶尔汗国已经成为了清朝的最大威胁,于是加紧了对准噶尔的征讨。

康熙帝在此时决定迅速解决这一问题,他迅速和沙俄解决了外东北的边界争端,签署了《尼布楚条约》,然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准噶尔的征讨中。从1690年乌兰布统之战开始,经过多年的鏖战,清军终于在1696年昭莫多之战中将噶尔丹的势力彻底击败,噶尔丹最终在绝望中死去。然而,尽管噶尔丹死了,准噶尔汗国依旧没有被清朝彻底消灭,新的准噶尔大汗策妄阿拉布坦继位,依旧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虽然名义上归顺了清朝,实际上他并未完全服从。

策妄阿拉布坦虽然与清朝有表面上的和解,但他同样有着恢复噶尔丹辉煌的野心。在经历了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后,策妄阿拉布坦于1716年带领准噶尔大军攻占了拉萨,宣示准噶尔汗国的强大。然而,清朝并不打算轻易放弃,1718年,清军试图收复拉萨,但在战斗中被准噶尔军击败。康熙帝由于年事已高,最终由其十四子胤禵带领大军,于1720年成功收复拉萨。

此时,准噶尔依旧不甘示弱,在失败后,策妄阿拉布坦便转向中亚扩张,试图借此弥补在对抗清朝中的损失。而沙俄此时也开始借准噶尔与清朝的矛盾,试图在外贝加尔地区扩张势力。在沙俄的怂恿下,策妄阿拉布坦再次鼓动罗卜藏丹津在青海地区制造动乱。罗卜藏丹津原本希望借助清朝的支持,获得青海封地,但因清朝并未答应他的要求,他便转而起义,导致了1723年的青海之乱。

此时的雍正帝刚刚即位,面临着准噶尔、沙俄等多方压力,他不得不把大量精力投入到西北的治理中。雍正帝派遣年羹尧镇压罗卜藏丹津,经过一年的努力,才最终平定了这场乱局。然而,沙俄并未放弃,趁机进一步蚕食外贝加尔地区的领土,为后来的《布连斯奇条约》签署奠定了基础。

到了1727年,沙俄与清朝签订了《布连斯奇条约》,重新划定了边界。此时,策妄阿拉布坦病逝,准噶尔汗国的权力传给了噶尔丹策零。雍正帝本打算趁机出兵彻底消灭准噶尔汗国,但在与噶尔丹策零的战争中失败,最终放弃了对准噶尔的征讨。噶尔丹策零不仅与清朝达成了以杭爱山为界的协议,还积极向中亚扩展,准噶尔汗国在此期间达到了巅峰,拥有超过500万的居民和30万的军队,成为清朝的最大隐患。

然而,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745年,准噶尔汗国爆发大规模瘟疫,导致国内局势急剧恶化。噶尔丹策零也因病去世,其两个儿子为了争夺继承权展开了激烈斗争,最终导致整个准噶尔汗国陷入了内乱。乾隆帝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历史机遇,于1755年出兵准噶尔,并于1757年彻底消灭了准噶尔汗国。此时,准噶尔从一个强大的部族国家变成了一个地理名称。

因此,清朝三代帝王历时80年,才彻底平息了准噶尔汗国的威胁,西北的局势终于得到稳定。从1757年开始,清朝的疆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而准噶尔不再是悬在清朝头上的一把利剑,沙俄也未能在此期间扩展太多。清朝的辉煌,在这一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展现了强大的国家决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吕... 据说,吕布有两位非常有名的师傅,分别是张俭和李彦。这两位都曾是武林中的高人,他们和吕布一样,来自并州...
原创 二... 二战结束后亚洲的地图就像被人用剪刀剪过又重新拼了一遍,有人欢喜独立,有人被吞并消失,你可能以为国家一...
原创 他... 英雄从未远去,也从未被遗忘。 杨保卿,云南施甸县太平镇一丘田村的居民,生于1931年。1942年5...
原创 征... 在古代中国,许多朝代都有过辉煌的盛世或者中兴时期,比如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
原创 赵... 白马将军,最初是指那些以白马为坐骑、披着白色披风上阵作战的武将。受到许多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影响,很...
原创 如... 在我的多篇文章中,我曾提到过,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几乎没有哪个时期能与其相提并论...
涿郡赵氏:从赵广汉到宋太祖的千... 涿 郡 赵 氏 在赵氏家族辉煌的历史长卷中,涿郡蠡吾(今河北肃宁)赵氏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家族...
一封血染的入党申请书 烈士张志年留下的带血的入党申请书。于烜浩摄 第82集团军某旅“屡战屡胜”连荣誉室中,陈列着一份带着血...
《烽火侨心——陈嘉庚与南侨机工... 11月12日,由陈嘉庚纪念馆主办的《烽火侨心——陈嘉庚与南侨机工》上海展在杨树浦路88号厦门国际银行...
原创 1... 这才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1982年的消息炸翻街头,高材生王佐良非要娶瘫痪的张海迪。 就连父母都骂他...
原创 想... 在明朝的浩瀚历史长河中,朱姓皇帝的统治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照耀着中华大地。然而,在这辉煌的背后,却隐...
原创 水... “李葆华,李葆华,怎么又是李葆华?” 周总理的手紧紧握着那份文件,眉头深深皱起,脸色严峻,几乎能...
原创 若...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一直以来被描绘为一个忠义之主,广受人们喜爱,尤其是在电视剧中,他总是展现出极高...
原创 春...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公元前476年战国时代拉开序幕,在这近三百年间,周王室衰微,诸侯争...
原创 在... 人们都知道,1949年人民解放军正式确定了兵团编制。那一年,人民军队迅速成立了16支具有对抗能力的一...
原创 民... 结婚,对于许多女性来说,的确是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嫁得好与嫁得不好,往往会导致人生轨迹的天差地别。而...
原创 从... 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是苏联的元老级人物,他们曾与列宁并肩作战,是列宁的亲密战友。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
原创 三...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记得,马岱和马超这对兄弟最初确实来自西凉,这片位于边塞的地方,曾以强大的军事...
原创 康... 大清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中旬,黄河两岸的寒风已经刺骨。在山东济宁的河道总督府里,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靠...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风云变幻、局势动荡。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许多英才纷纷涌现,成为了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