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上三个臭名昭著的人物,如今被影视剧洗白,很多人以为是好人
迪丽瓦拉
2025-09-24 14:05:00
0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涌现了无数杰出人物,他们如同夜空中闪耀的繁星,照亮了文明的发展轨迹。

这些人物有的智勇兼备,是战场上的指挥高手,以卓越的谋略改变了战争格局;有的才华横溢,成为文学巨匠,用文字描绘出人性的丰富与美丽;还有的锐意进取,是科学先驱,以无尽的探索精神推动着科技不断进步。

正因为他们卓越的成就、崇高的品格、非凡的智慧和无畏的勇气,才被后世铭记。

他们在困境面前表现出的坚韧不拔,成功时的谦逊淡泊,以及对人类社会的深刻贡献,都是值得我们反复思考与学习的典范。

比如,诸葛亮凭借超群的智慧和无私的奉献,成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智者典范。他不仅在军事上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更在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诸葛亮的忠诚、智慧和胆识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人生指南。

再比如,爱因斯坦以其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卓越贡献,被誉为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他的相对论不仅颠覆了传统的物理观念,更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他的创新精神和对科学的热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勇敢前行。

我们应当不仅仅看到这些人物取得的辉煌成就,更要洞察他们背后的品格与智慧。正面历史人物不仅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更是照亮前行道路的灯塔。

然而,历史的篇章并非全是光明的,也存在不少反面人物,他们凭借个人的恶行,成为历史上的臭名昭著者。令人遗憾的是,如今有三位臭名昭著的人物却在影视作品中被“洗白”,许多人误以为他们是好人。

喜欢宫廷剧的朋友,想必都看过《芈月传》,而剧中的芈月即是大秦宣太后。

剧中芈月被塑造成一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奇女子,深受众多男性仰慕,堪称正面人物的典范。

但真实历史中的宣太后绝非如此,她的所作所为远远不能与正面形象挂钩,尤其在私生活方面,混乱不堪令人震惊。

宣太后原是秦惠文王的妃子,育有一女三子。秦武王嬴荡举鼎殒命后,她看准时机,联手弟弟魏冉发动叛乱,立自己的儿子嬴稷为秦王,随即开始垂帘听政。

权力稳固后,宣太后的心志变得越发野心勃勃,不满足于秦国内的男人,她将目光投向了秦国之外的义渠王。义渠王勇猛异常,令她心生倾慕,于是派人联络,二人遂开始肆意放纵的私生活。

不久,宣太后竟为义渠王生下儿子,正当义渠王沉浸于这逍遥日子时,宣太后却暗中设计,将他诱杀。

其狠辣手腕,令人不寒而栗。

义渠王死后,宣太后的放纵生活丝毫未减,寝宫夜夜笙歌,晚年更是情夫如云。

其中有一名叫魏丑夫的男子,最受她宠爱,甚至在临终时,她还曾意图让魏丑夫陪葬。

宣太后对私生活毫无遮掩,甚至在朝堂之上公然以私情议政,令人大跌眼镜。

另一位常被影视剧美化的是《女医明妃传》里的明英宗朱祁镇。

剧中朱祁镇被塑造成一位睿智英武的帝王,多次在危机中扭转乾坤,令观众觉得他超越了开国皇帝朱元璋。

然而真实历史上的朱祁镇却是昏庸无能的典型,他不仅好大喜功,还独断专行,险些葬送祖宗江山。

他九岁即位,初期由杨氏家族辅政,祖母张太后亦趁机干政。

张太后去世后,朱祁镇开始纵容宦官王振专权,开启了明朝宦官掌控政权的先例。

1449年,北方瓦剌首领也先侵扰明朝,朱祁镇本无意亲征,但在王振怂恿下,硬着头皮率军十万亲征。

结果大败,朱祁镇本人被俘。也先深知他的价值,多次威胁明廷求和,甚至逼近北京。

幸有于谦等人奋勇守城,并立朱祁镇弟弟朱祁钰为帝,才挽救了局势。

后来朱祁镇获释回朝,却被石亨等人趁其病重时发动夺门之变,重新登基。

复位后,他大肆清算支持朱祁钰的功臣,于谦等人被残酷处死,显示出其心狠手辣的本性。

最后一位是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形象极佳的纪晓岚。

剧中他机智过人、刚正不阿,深受乾隆赏识。

但事实却截然不同,纪晓岚不仅不是正面人物,甚至不被乾隆宠信。

他的三大败笔广为人诟病:烟瘾极大,几乎每天抽上十几烟袋;生活奢靡,餐餐必有肉食,对百姓疾苦毫不关心;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他的好色成性,府中女子无一幸免,甚至创造了“日御数女”的骇人记录。

在编纂《四库全书》期间,缺乏女色让他难以安心工作,乾隆曾亲眼撞见他欲火中烧的模样。

死后,纪晓岚墓中陪葬七名女子,据说是他害怕来世无法享乐,残忍将她们殉葬。

由此可见,这三位我们印象中“好人”的历史人物,实际上臭名昭著,只是在影视剧的渲染下才被粉饰成正面形象。

因此,我们在观看电视剧时,只需抱着娱乐心态,切勿过于当真,否则便是自欺欺人。

参考资料:《史记》、《明史》、《清史稿》等。

(图网,侵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一、日本大正时代的背景与日本的变革 1912年,日本明治天皇逝世,这一事件对日本政治历史产生了深远...
原创 诸... 刘禅在三国历史中,确实是一个非常尴尬的人物。对于他的争议,历来集中在一个问题上——他究竟是真的傻,还...
原创 朱... 在六百多年前的明朝,有一段对话,暗藏着诸多玄机,今天咱就来唠唠这段事儿。 话说朱元璋啊,打下江山后,...
原创 “... 写作是一项不容易的工作,特别是当它关系到生活和生计时,作为作者,每天都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来编写文章,力...
释永信,袈裟下的资本迷局 少林寺,就差上市了。 释永信,到底多有钱? 2015年,一位自称曾是少林弟子释正义的人在网络上“实名...
原创 美... 在今天的全球政治格局中,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经常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
原创 刘... 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南征大别山的兵力问题成为了一个热议话题。虽然晋冀鲁豫军区的总兵力达到42万人,但...
原创 死...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石敬瑭) 没做皇帝之前,石敬瑭是一...
原创 历... 隋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最后,李渊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平定了天下,创立了唐朝...
原创 江...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意思是指如果上级或长辈的行为不端,下面的人也会效仿并走向歧途。即使上层依...
原创 李... 李渊出身于北周的显赫望族,拥有极为尊贵的家世背景。年仅七岁便被封为唐国公,而隋文帝的皇后独孤氏恰好是...
文化中国行·守宝人|用40年光... 今年59岁的牟常有是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保护研究室的一名高级文物修复师,在麦积山石窟从事洞窟文物修复...
原创 吉... 近期,我国与俄罗斯在庆祝中俄建交75周年之际,展开了深入的外交沟通。根据2024年5月16日发布的《...
李世民雀鼠谷大胜宋金刚,尉迟恭... 唐朝那些事儿连载13 李渊解决了西边的后顾之忧,正想集中精力对付东边的王世充等割据势力。偏偏这时又冒...
原创 同...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两个王朝不仅血脉相连,而且在战略选择上极为相似,然而最终的命运却截然不同:一个...
原创 蒋... 1928年,孙殿英挖掘清东陵的事件发生,惨烈的场面深深触动了末代皇帝溥仪的内心。那时,溥仪正在天津的...
原创 中... 前言 近年来,欧洲的经济模式被广泛视为全球高福利社会的典范,许多人将其视为一个理想的社会模型。特别...
原创 隋... 隋唐十七好汉联手围殴李元霸,胜算几何?恐怕老天爷都不答应! 要是问隋唐演义里谁最横,答案只有一个,那...
原创 明... 我国古人的智慧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很多时候,我们会不禁好奇,古人到底是如何产生这些非凡的创意和思路的?...
原创 曹... 在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成功击败了袁绍,尽管袁绍在战斗中遭遇失败,然而他的实力依旧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