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除掉李密后,正准备出兵东征。忽然从幽州送来降表,原来是罗艺带着整个幽州投降了。
李渊看完降表,立刻下诏,任命罗艺为幽州总管。罗艺的部将薛万彻、薛万均兄弟也都封了官。罗艺手下的司马温大临,是黄门侍郎温大雅的弟弟,也被召到长安,任命为中书侍郎。
罗艺本是襄阳人,在隋朝当过虎贲郎将(禁卫军官),跟着隋炀帝征讨高句丽后,就留守涿郡(今北京)。天下大乱后,罗艺利用众怒,捕杀了涿郡郡丞,打开府库把财物赏给士兵,粮仓的粮食分给穷人,整个涿郡都拥护他。柳城、怀远等城也相继归附,他就自称幽州总管,成了一方霸主。
后来宇文化及窜到山东,派人招降罗艺。罗艺慷慨激昂地说:“我本是隋臣,怎能投降逆贼?”直接把来使砍了,还为隋炀帝发丧三天。
接着窦建德、高开道等也派人来招降。罗艺对手下将领说:“窦建德这帮人都是大贼寇,不值得跟他们共事。只有唐公李渊在关中起义,民心所向,肯定能成就帝业。不如去投靠唐公吧?”
温大临极力赞成。罗艺就让温大临起草降表,送到长安。
罗艺刚接受任命不久,就听说窦建德率领十万大军,从冀州来攻打幽州。罗艺想出城迎战,薛万均献计道:“敌众我寡,出战必败。不如让老弱残兵背靠城墙,临水布阵作诱饵,同时由我带领精锐骑兵埋伏在城旁。等他们渡河进攻,渡到一半时,我军突然杀出,定能取胜。”罗艺采纳了这个计策。
窦建德果然带兵渡河。刚渡到河中央,伏兵突然杀出!薛万均手持长矛,跃马当先,领着几百精锐骑兵猛冲窦建德部。
窦建德知道中计,急忙撤退,但已经损失惨重了。他又分兵去抢掠附近城池,再被罗艺派将领击退。窦建德只好退回他的老巢——乐寿城。
乐寿是窦建德的根据地,他称之为“金城宫”。
窦建德本是漳南(今河北故城)的一个农民,当兵出身,因为勇猛当上了小队长。后来因为包庇罪犯,被地方官盯上了。
当时张金称在河曲(黄河弯曲处,今河北、山东交界)聚众造反,高士达在清河(今河北清河)造反,到处抢劫,唯独不进窦建德住的村子。地方官更怀疑窦建德通匪,就抓了他的家人杀掉。
窦建德只好跑去投奔高士达。高士达很欣赏他的才能,让他带兵。隋朝的涿郡太守张绚带兵来讨伐,被窦建德用计杀死,窦建德名声更大了。
后来隋朝太仆卿杨义臣剿灭了张金称,乘胜进攻高士达。窦建德劝高士达暂避锋芒,高士达不听,结果一战阵亡。窦建德只带着一百多骑兵逃走。等到杨义臣退兵,他又回来为高士达发丧,召集旧部,势力重新壮大,自称“长乐王”,建都乐寿,设置了百官。
不久,有五只大鸟飞到窦建德的宫殿上,后面跟着几万只小鸟,过了一天才飞走。
窦建德认为这是祥瑞,改年号为“五凤”。后来又得到一块黑色的玉圭,说是上天赐予的。自比夏朝大禹,把国号改成了“夏”。
窦建德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先是打败了隋将薛世雄,又杀了自立为魏帝的魏刀儿,攻占了冀州、易州、定州等地,拥有十几万精兵。只是在和罗艺的交锋中吃了败仗。
窦建德非常气恼,准备挑选精兵再去攻打幽州。正巧这时,宇文化及跑到了魏县(今河北大名),发檄文招降窦建德。
窦建德召集部下商议,说:“我本是隋朝百姓,隋朝是我的君主。现在宇文化及竟敢弑君篡位,就是我的大仇人!我要为天下人诛杀这个逆贼,你们觉得怎么样?”
他的纳言(相当于宰相)宋正本回答:“大王您从布衣起家,崛起于漳南,隋朝各城陆续归附,大多是仰慕您的仁义而来。宇文化及本是隋室姻亲(宇文述之子,隋炀帝女婿的兄弟),竟敢弑君篡国,真是仇不共天!大王应该立即发兵,声讨他的罪行,这才不愧为义师!”
窦建德大喜,亲自带兵去攻打宇文化及。
这时候,李渊堂弟、唐朝的淮南王李神通,也奉了李渊的命令,进攻魏县。宇文化及抵挡不住,向东逃到聊城(今山东聊城)。
魏县被李神通拿下,李神通紧追不舍。宇文化及知道自己势单力薄,就把从隋朝皇宫抢来的珍宝送给海曲的贼帅王薄,求他帮忙。
王薄贪图贿赂,就带着人马来到聊城,和宇文化及合力守城,支撑了多日。突然听说窦建德也带兵杀来了,城里顿时一片恐慌,加上粮食快吃光了,怨声载道。
宇文化及没办法,写信给唐营请求投降。李神通却怒骂道:“弑君的逆贼,还想跪着求活命吗?”
他的副手、安抚副使崔世干劝道:“他愿意投降,不妨先答应,将他控制住就好办了。”
李神通更火了:“我军风餐露宿这么久,就是为了诛杀逆贼!现在逆贼粮尽计穷,眼看就要完蛋。我要进城亲手宰了他,彰显国威!还能拿他的金银财宝犒赏将士!今天要是受降,我们师出何名?拿什么赏赐众将士?”
李神通太蠢了,难道投降的贼就不能杀?贼的财物就不能拿?前面薛仁杲投降,不照样被杀?
崔世干又劝:“现在窦建德快到了,宇文化及还没灭,我们内外受敌,必败无疑!眼看就要成功,不战就能拿下城池,何必为了贪图他的财物而拒绝投降呢?”
李神通大怒,竟然把崔世干关进了军营的监狱!
不久,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士及从济北运来粮食进了城。宇文化及的部队有了吃的,又有了底气,重新闭门抵抗。
贝州(今河北清河)刺史赵君德在李神通手下,奋勇登上了聊城城墙,李神通竟然在这时鸣金收兵!
赵君德孤掌难鸣,只好退下来。他回去质问李神通为什么鸣金收兵?李神通说:“窦建德的兵快到了,不便攻城。”
赵君德往东边望了望,根本连个兵影子都没看见,知道李神通是嫉妒自己抢功,只能叹气作罢。过了一夜,才听到战鼓震天响——窦建德真的率领大军赶到了!
李神通看窦建德人多势众,就带兵撤走了。名叫神通,实在不通!
宇文化及一看唐军撤了,就只用对付窦建德了,于是大胆出兵交战。没打几个回合,就被窦建德杀得七零八落,狼狈地逃回城里,关上城门死守。
窦建德指挥大军四面猛攻。王薄等人在城头拼命防守,一直撑到晚上,好歹没出大乱子。
这天晚上,攻城更猛烈了。王薄怕守不住,急忙派人去请宇文化及一起上城指挥。可派去的人回来报告说:宇文化及已经睡下了!
王薄气坏了:“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睡觉!这种酒色之徒,成不了大事!我还管他干嘛?”说完,立刻命令部下打开城门,迎接窦建德军!
窦建德率兵入城,搜捕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正和萧皇后睡得香呢,突然听到外面杀声震天,这才慌忙披衣起床,跑出寝宫,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正好撞上窦建德的士兵,一把抓住,捆了个结实。
还有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智及,以及杨士览、武元达、许弘仁、孟景等死党,有的骑马狂奔,有的持械顽抗,最终都走投无路,全被抓了。
窦建德肃清了宇文化及的残部,就请萧皇后出来见面。萧皇后躲不过去,只好厚着脸皮出来。
窦建德对萧皇后恭恭敬敬地行了臣子之礼。他又设立了隋炀帝的牌位,穿着素服为炀帝发丧。然后把宇文智及、杨士览、武元达、许弘仁、孟景这五人,推到炀帝牌位前,砍头祭奠。宇文化及则被关在囚车里,连同他的两个儿子宇文承基、宇文承趾,一起押着。
窦建德收集了传国玉玺、皇家仪仗以及萧皇后以下的所有人,下令班师回国。
回到乐寿后,窦建德才下令把宇文化及父子三人,全部凌迟处死。
窦建德本人不好女色,妻子曹氏不穿绫罗绸缎,婢妾只有十几人。他得到隋宫里的几千名宫女,全部遣散回家。只有萧皇后无处安置,就在宫里单独收拾出一个院子让她居住。
萧皇后风韵犹存,不甘寂寞,但窦建德的性格和宇文化及截然不同。她只能对着春花秋月,独自闷坐伤心。凑巧,之前嫁到突厥和亲的义成公主从突厥派人来接萧皇后。
窦建德就问萧后愿不愿意去突厥。萧后满口答应。窦建德就派人送萧后北上了。一同去的还有隋炀帝的孙子杨政道(齐王杨暕的遗腹子)。到了突厥,义成公主热情接待了他们。
突厥的可汗处罗可汗是始毕可汗的弟弟,也很礼待萧后,还立杨政道为隋王(象征性的),让他住在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萧后这才安心住下。
关于义成公主和亲的事,我们在此补说一下。
突厥原本是匈奴别支,住在北方大漠。北魏末年,酋长土门自称伊利可汗,称妻子为可敦(王后),势力渐强。他儿子俟斤继位后,称木杆可汗,吞并邻国,称雄塞外。
北齐、北周时,分治北魏旧地,互相攻打,都争着和突厥联姻,倚为外援。突厥的势力更强。
隋文帝杨坚篡周建隋后,俟斤的侄子沙钵略可汗想为北周报仇,多次侵犯隋朝,反被隋军打败。隋朝又用反间计,挑拨俟斤的儿子阿波可汗和沙钵略内斗。
阿波可汗夺了沙钵略的地盘,自立为西突厥可汗。沙钵略害怕了,向隋朝求和,年年进贡。
沙钵略死后,弟弟莫何可汗继位,莫何可汗又传位给沙钵略的儿子都蓝可汗。
后来莫何可汗的儿子染干向隋朝求婚,隋文帝便把宗室女安义公主嫁给了他,赏赐丰厚。都蓝可汗因此猜忌染干,发兵攻打他。
染干战败逃到隋朝,隋朝封他为启民可汗,赐地住在夏州(今陕西靖边)和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之间。
安义公主死后,隋朝又把宗室女义成公主嫁给他做继室。启民可汗非常感激。
后来突厥内乱,都蓝被杀,启民可汗就回到北方,成为突厥的大可汗,对隋朝更加恭敬。
启民可汗死后,儿子始毕可汗继位。按照胡人风俗,儿子可以娶后母,于是义成公主又成了始毕可汗的可敦(王后)。
始毕可汗很强盛,隋末的很多反王都向他称臣,连唐高祖李渊也曾向他称臣。
始毕可汗死后,弟弟处罗可汗继位,义成公主又嫁给了他。义成公主听说隋朝灭亡,萧皇后等人寄居在窦建德那里,就派人去接。这也可以算是她顾念娘家骨肉之情了。
再说窦建德,送走萧皇后后,又向东都洛阳的皇泰主杨侗上表,报告诛杀逆贼宇文化及的情况,杨侗遂加封窦建德为夏王。窦建德欣然接受,面北跪拜谢恩。没想到过了两三个月,杨侗竟被人毒死了!
至于杨侗被毒死的原因,且听下回分解。
下一篇: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发布情况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