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的瓦岗英雄一直被描绘成英勇无畏,令人敬仰的存在,历史上他们也的确有着真实的原型。比如《贾家楼四十六友》中提到的前八位瓦岗军五虎将,他们的事迹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都有详尽的记载。
在这些英雄中,魏征魏玄成无疑是最为显赫的,他最终成为了唐朝的一代名相;而秦琼,二哥,则获得了上柱国、翼国公(后来改封胡国公)等荣耀,还担任了左武卫大将军。三哥徐茂功(后名李世勣)曾任兵部尚书、司空、太子太师等高位,四哥程咬金则追赠为骠骑大将军,封号也不逊色。
这些名将的事迹广为人知,但在许多历史记载中,也有一些不为人所熟知的瓦岗英雄。比如,那位曾擒斩多名唐军将领的瓦岗裨将,很多人记得秦琼的威猛,却忽视了他曾遇到过的对手,直到他最后才将这位将领击败。
这些历史人物像徐世勣、单雄信、程咬金、王伯当等,在瓦岗军中都是赫赫有名的战将。如果不是徐世勣的及时阻止,单雄信在洛阳之战中,几乎一枪就能杀死当时的秦王李世民,那时李渊是否能够稳固其帝位,李世民是否能够继位,甚至是否还能称得上唐太宗,都是未知数。
单雄信与徐世勣原本是瓦岗军的开创者之一,他们曾与翟让同为瓦岗的首领,然而在李密杀了翟让之后,他与秦琼、程咬金、裴行俨、罗士信等人共同将瓦岗军的核心权力掌控在自己手中。而徐世勣被派往守黎阳仓,单雄信则被调去外马军,李密因此将这两位曾经的瓦岗老将边缘化。
李密对这两位没有世家背景的老将并不看重,尤其是单雄信,他曾是隋朝的一个小人物,且出身草莽,李密对其始终持不屑态度。而这些“草莽英雄”中,有一个人物特别引人注目,他就是刘黑闼。
刘黑闼,原是贝州漳南人,生活放荡不羁,嗜酒成性,常与人赌博,不事生产,父兄因此对他十分担忧。年轻时,他与窦建德是好友,生活贫困时,窦建德常给他资助。隋朝灭亡后,刘黑闼成为了一个亡命之徒,加入了郝孝德的盗贼队伍,后来投奔李密,成为瓦岗军的裨将。
但刘黑闼的命运一直不顺,他在瓦岗军中的经历充满了波折。瓦岗军内讧爆发后,李密背叛了他,将他调离了核心阵地,尽管他仍然是一个得力的将领,但这次被调动意味着他失去了权力中心。后来,刘黑闼被王世充俘虏,并在王世充的麾下继续为将。其后,随着战局的变化,刘黑闼的军事才能展现得愈加突出,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在与李世勣、秦武通、王行敏等多位唐朝名将的交锋中,刘黑闼屡屡获胜,甚至使得唐朝的阵营大乱。最让人震惊的莫过于他在洺水城的战役中,成功擒斩了罗士信。罗士信原本是李世民的亲密战友和朋友,在战场上的英勇无敌,但他却因为李世民的指挥失误,最终惨遭刘黑闼擒杀。
李世民为何未能及时支援罗士信?为什么秦琼未能出手解救自己的朋友?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后人。尽管刘黑闼在与其他将领的交锋中屡战屡胜,但最终他却在秦琼的面前失败了。秦琼是隋末唐初最具威胁的将领之一,无人能与之匹敌,而刘黑闼即便再强,也不可能是秦琼的对手。
经过战斗,刘黑闼始终未能突破秦琼的防线,最终在唐朝建立后,被彻底征服。许多人可能会认为,若刘黑闼能够早日加入唐朝,他的命运或许会更为光辉,甚至可能像秦琼一样获得“上柱国”或“开国公”的荣誉。而李密和李世民或许会对当初低估这些“草莽英雄”的决定感到后悔不已。
历史上,这些瓦岗英雄或许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甚至有些人的名字早已被遗忘,但他们在唐朝的建立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