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蒋介石手下八大金刚,7人去了台湾,还有一人没去,后来如何?
迪丽瓦拉
2025-09-24 15:03:19
0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之前的中国历史中,涌现了许多杰出的才俊,他们中既有后来成为共和国开国领袖的政治人物,也有那些为国捐躯的军事将领。而在国民党的败退中,也有一些本身才华横溢的人,他们曾是时代的风云人物,但最终却因站错了阵营而被历史所遗忘。

其中,蒋介石手下的“八大虎将”无疑是最为人熟知的群体。这个群体的成员都是来自黄埔军校的嫡系将领,他们不仅在国民党政府内担任过重要职务,也在抗战和内战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派系斗争和时局变迁,这些曾经的风云人物逐渐被卷入政治漩涡,最后的命运也各不相同。

在这八大虎将中,唯一一个没有随蒋介石逃亡台湾的人是谁呢?他的后半生又经历了怎样的命运呢?

中国自古重视师生关系,特别是在官场中,师生之间的纽带常常决定了个人的前途。在1924年,蒋介石经过一番周折才成功继任黄埔军校校长,这一任命虽然看似简单,却深刻影响了后来的中国历史。黄埔军校成为了蒋介石最大的“人才库”,出自黄埔军校的将领遍布国共两党,这为蒋介石的权力巩固提供了重要支撑。因此,蒋介石才会如此倚重“黄埔嫡系”将领。

在八大虎将中,何应钦无疑是排在首位的。他与蒋介石同龄,在日本的振武学校曾是同学。何应钦早年投身同盟会,参与了许多爱国活动。在1924年,他被蒋介石邀请加入黄埔军校,担任副总教官,之后的北伐战争中,他与蒋介石并肩作战,成为了国民党政府的中坚力量。然而,在1927年,汪精卫等人公开反蒋,何应钦却未作回应,这让蒋介石感到失望。但由于何应钦的才能,他很快与蒋介石和解,并迅速升职,先后担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国民政府军政部长等职务。

然而,随着抗战胜利后的政治风云变幻,何应钦渐渐被排挤,最终被派往美国,远离了权力核心。国民党在大陆败退后,何应钦辞职并前往台湾,但他再也未能重回曾经的辉煌。尽管如此,他却活到了97岁,在台湾度过了晚年,直到因中风去世。

另一位与何应钦地位相当的将领是陈诚。陈诚出身浙江青田,早年便与蒋介石结缘,并通过黄埔军校成为蒋介石的亲信。凭借北伐和中原大战中的出色表现,他获得了“十八军军长”的职务。在国民党政府内部,陈诚迅速建立了自己的派系,并与何应钦派系针锋相对。蒋介石对他宠爱有加,战场上无论胜败,陈诚几乎总能得到嘉奖。然而,随着解放战争的爆发,陈诚的指挥能力遭遇重大挫折,特别是在东北战役中,他领导的军队遭遇了惨败,百万国军兵力几乎全军覆没。陈诚也因此名声大跌,甚至有声音提议“杀陈诚以谢国人”。

最终,陈诚和蒋介石一道逃往台湾。在岛上,陈诚凭借政治手腕成功稳定了局势,但他的健康状况不佳。1965年,陈诚因肝癌去世,葬礼上蒋介石亲自献花,按照国民党最高规格举行,极尽哀荣。

顾祝同、钱大钧、蒋鼎文、刘峙和陈继承这四人的命运各异,但他们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顾祝同在西安事变后,凭借巧妙的政治手段瓦解了张学良、杨虎城的部队,但后来却因参与“皖南事变”而名声大跌,解放战争时,他领导的军队在解放军面前接连败退,最终在台湾度过了寂寞的晚年。

刘峙,曾在北伐战争中表现出色,被称为常胜将军。但抗战期间,他却因缺乏斗志而成为“长腿将军”,甚至在解放战争中因战败被扣上“蠢猪将军”的帽子。刘峙逃到印度尼西亚,后因同僚求情才获准回台湾,晚年贫困,1971年去世。

蒋鼎文曾在多场重要战役中表现出色,然而在抗日战争中,他所指挥的豫湘桂战役遭遇惨败,失去了40座城市和20万部队,最终辞职并退出军界,转行经商,晚年在台湾过上了享乐的生活,直至1974年病逝。

钱大钧,出身江苏,虽从北伐战争一路随蒋介石,但他在军事上的才华并不突出,更多的是在政治方面的活动。钱大钧以贪财著称,曾在1931年武汉水灾中私吞救灾款,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抗战结束后,他依然没有实权,逃亡台湾后转向体育事业,虽有一定贡献,但始终未能恢复政治地位。

最后,陈继承的表现较为平庸,在“八大金刚”中并不突出,最终担任了川鄂陕甘边区总司令。虽历经多次战争,但从未起到关键作用。晚年在台湾以顾问身份度日,生活平淡无奇。

然而,在所有这些将领中,张治中无疑是最为特殊的。他并非贪财,也不迷恋权力,且始终保持自律。在国家动荡之际,张治中不仅坚持留在大陆,还力图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寻找和平的出路。张治中出生于安徽巢湖,家境贫寒,年轻时曾做过学徒、当过警察。在辛亥革命爆发时,他便积极参与了反清起义,后来加入黄埔军校,在北伐战争中表现突出。张治中不仅在战场上屡建奇功,还在西安事变中主张和平解决,并多次为国共合作奔走。

抗日战争期间,张治中是淞沪会战的主要指挥官之一,成功地指挥国军与日军激战三个月,给日军造成了重大损失,为中国的抗战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他曾多次向蒋介石直言进谏,尤其在解放战争后期,张治中力劝蒋介石停战,避免内战,使他成为国民党中少数支持和平的声音。

最终,张治中没有随蒋介石逃往台湾,而是留下来为国家的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党和国家中也获得了重用,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为中国的建设和民族团结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张治中的一生充满了奉献与忠诚。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的忠诚,坚信和平才是国家发展的正道。他的事迹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不为私利,只为国家的未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封血染的入党申请书 烈士张志年留下的带血的入党申请书。于烜浩摄 第82集团军某旅“屡战屡胜”连荣誉室中,陈列着一份带着血...
《烽火侨心——陈嘉庚与南侨机工... 11月12日,由陈嘉庚纪念馆主办的《烽火侨心——陈嘉庚与南侨机工》上海展在杨树浦路88号厦门国际银行...
原创 1... 这才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1982年的消息炸翻街头,高材生王佐良非要娶瘫痪的张海迪。 就连父母都骂他...
原创 想... 在明朝的浩瀚历史长河中,朱姓皇帝的统治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照耀着中华大地。然而,在这辉煌的背后,却隐...
原创 水... “李葆华,李葆华,怎么又是李葆华?” 周总理的手紧紧握着那份文件,眉头深深皱起,脸色严峻,几乎能...
原创 若...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一直以来被描绘为一个忠义之主,广受人们喜爱,尤其是在电视剧中,他总是展现出极高...
原创 春...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公元前476年战国时代拉开序幕,在这近三百年间,周王室衰微,诸侯争...
原创 在... 人们都知道,1949年人民解放军正式确定了兵团编制。那一年,人民军队迅速成立了16支具有对抗能力的一...
原创 民... 结婚,对于许多女性来说,的确是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嫁得好与嫁得不好,往往会导致人生轨迹的天差地别。而...
原创 从... 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是苏联的元老级人物,他们曾与列宁并肩作战,是列宁的亲密战友。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
原创 三...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记得,马岱和马超这对兄弟最初确实来自西凉,这片位于边塞的地方,曾以强大的军事...
原创 康... 大清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中旬,黄河两岸的寒风已经刺骨。在山东济宁的河道总督府里,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靠...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风云变幻、局势动荡。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许多英才纷纷涌现,成为了历史的...
原创 建... 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武将的忠诚问题。在建文帝的时期,他没有一个绝对忠诚的嫡系势力!实际上,如果李景隆...
原创 慈... 清朝晚期,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权势如日中天。在慈禧去世的那一年,虽然末代皇帝溥仪仅仅是一个三岁的孩子,...
原创 要...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诸葛亮没有屡次主动发动攻打魏国的战争,蜀国就算不立刻灭亡,也几乎逃不掉灭亡的命运,...
原创 穿... 古代要是有人考上秀才,算不算“光宗耀祖”? 你可能觉得,不就是个“读书人”嘛,又不是当大官,能有多厉...
原创 中... “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句破梗刚被高市早苗翻出来,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直接甩了句日语:敢伸手,就砍...
原创 陈... 陈诚是国民党中的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曾被誉为“小委员长”,他在台湾的去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196...
原创 5... 1959年的中国,正处在特殊的建设阶段,社会氛围严谨得很,干部家庭的一举一动都被盯着。开国中将詹才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