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军统六中将结局:一个摔死一个冻死两个被抓,另外两个逃掉了?
迪丽瓦拉
2025-09-24 17:33:21
0

关于军统是否有中将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通过研究戴笠的历史照片,我们能看到他佩戴的军衔标志上有两个金三角,这就是中将的标志。这表明,虽然戴笠的正式军衔是少将,但在实际职务上,作为军统副局长且主持工作的他,其军衔被加升为中将。而戴笠背后站着的老蒋,也显然认可了这一点。实际上,军统的几个“名义局长”,虽然挂着中将军衔,却并没有实际权力,他们只是名义上的局长。像贺耀祖、钱大钧和林蔚这些人,通常只有在军统成立纪念日的愚人节(4月1日)才会出现,进行一些形式上的活动,因此也被戏称为“一日局长”。真正掌控军统大权的人,依然是戴笠。

如果从职务来看,戴笠的军衔应该是中将,这也有其内在的理由。戴笠的两个副手分别也是中将,如果戴笠继续维持少将的军衔,显然在管理上会出现不协调和不便。因此,老蒋做出了让戴笠挂上中将的决定,确保军统内部的统一和有效运作。

戴笠的两位副手不是其他人,正是郑介民和唐纵。值得注意的是,沈醉并不算是“军统中将”。虽然沈醉曾被授予虚衔“云南游击总司令部中将总司令”,但他并未实际指挥正规部队,也没有足够的实权。因此,沈醉的军衔并不算真正的“军统中将”。同样,毛人凤虽然在保密局担任过重要职务,但他的军衔也并未到达中将级别,且也不算是军统中将的范畴。

在戴笠生前,军统至少有五位中将,其中两位是他的得力副手:郑介民和唐纵。郑介民曾是特务处(军统前身)处长的有力竞争者,但因为老蒋对资历较浅且忠诚的黄埔系青睐,才最终由戴笠担任处长,而郑介民则担任副处长。郑介民在军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不但有权力,还在一度担任军统局主任秘书和保密局第一任局长,属于戴笠的重要支持者。

老蒋曾考虑过让其他人担任特务处处长,沈醉曾在回忆中提到:1932年,蒋介石召集复兴社高层开会,商讨特务处的建立事宜。在会上,蒋介石提出想让康泽担任处长,但康泽拒绝了。康泽的拒绝其实有深层的原因:一方面他拥有一支与军统和中统并驾齐驱的特务力量——“别动总队”;另一方面,他抱有更高的政治野心,希望接班蒋介石,而不仅仅满足于当一个特务头目。因此,蒋介石最终决定让戴笠担任特务处处长。

除了戴笠和郑介民,还有一些人物也曾是“军统中将”,其中包括文强和张严佛。文强并非因为调任长沙绥署才晋升中将,这点从《文强口述自传》和《文强传》可以看出。文强是1946年初,戴笠去世前担任军统东北办事处处长等职时晋升的中将。他的晋升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戴笠的支持,包括胡宗南和孙连仲。

与文强并称的另一位军统中将是张严佛。张严佛这个人物有着复杂的背景,他曾参与程潜和陈明仁领导的湖南和平起义,后因叛变而成为军统的重要人物。张严佛在军统中有着较高的地位,并且在沈醉的回忆中被称为“老资格的大特务”。他也曾在军统局担任过重要职务,并最终升任中将主任秘书。

在1946年,军统局经历了重大变化,公开的武装特务部分划归国防部第二厅,而秘密核心部分则改组为国防部保密局。在这段期间,张严佛也真正成为了“军统中将”,尽管沈醉对他的评价并不高,称他为“鼻歪心不正”的人物。张严佛在军统内部的影响力是不可小觑的,但他最终却未能善终。张严佛在1960年代末期的多伦多去世,死因是因寒冷天气导致冻死,结局堪称悲惨。

总结来看,戴笠的死亡让军统失去了领导者,但在他死后,仍有一些军统中将存活下来,包括郑介民、唐纵、文强和张严佛等。而其中,张严佛的结局最为悲惨。除非进一步深入研究,否则我们可能无法知晓更多曾在军统中担任中将军衔的特务。不过,根据历史资料,至少已有几位“军统中将”因政治纷争而结局悲惨,历史给了他们不同的结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陈... 陈诚是国民党中的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曾被誉为“小委员长”,他在台湾的去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196...
原创 5... 1959年的中国,正处在特殊的建设阶段,社会氛围严谨得很,干部家庭的一举一动都被盯着。开国中将詹才芳...
原创 魏... 魏延为何进不了五虎上将之列?关羽和赵云都知道原因,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刘备为何不敢让魏延担任五虎上...
原创 孝... 对于清朝这段历史,很多人比较熟悉,一方面是通过电视影视作品了解,另一方面是通过史书和文献看到。有一段...
原创 四... 1945年8月15日,经过长达十四年的侵华战争终于画上句号。日本帝国主义最终在“无条件投降”的情况下...
原创 “... 在中国古代,特别是自唐朝开始,科举制度逐步确立,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巩固了...
原创 嘉... 中国的历史悠久而深远,几千年的岁月留下了众多古老的建筑,这些建筑不仅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还散发着独特的...
庆阳周祖传说,穿越四千年的农耕... ▲“华夏周祖第一陵”的周先祖不窋陵 黄土高原的千年传承,如今被赋予了新生命。在陇东庆阳的黄土高原腹地...
原创 刘... 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充满了各类矛盾,而其中最为显著的,莫过于书生与武将之间的矛盾,和能臣与君王之间的矛...
原创 赵...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巡行途中突然病逝。为了避免引发全国范围的混乱,左丞相李斯故意没有立即公...
原创 溥... 一张老照片,一位人物,一段历史。通过分享这些珍贵的老照片,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它们的独特魅力,还能探索照...
原创 红... 1934年10月,由于当时的形势变化,中共中央决定将其总部从长汀和古城向西迁移,这个决策也标志着伟大...
原创 秋...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战斗。紧接着,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进一步表明了中共决...
原创 这... 在历史上,当人们提到最完美的帝王时,往往会首先想到秦始皇、汉武帝或康熙等著名的帝王。这些帝王在很多方...
原创 荆... 公元前227年,秦国都城咸阳宫(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咸阳市东约15里处)上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刺杀事件...
原创 司... 本文为正聊三国“浅阅晋史”系列第九篇。 本文的重点在于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的具体表现。 在正始元年...
原创 杨... 北周灭北齐,杨坚篡位建立隋朝,北方实现了统一,隋朝完成了内部整合。接下来,隋朝的目标便是南方的陈朝。...
原创 “... 在古代历史中,提到五虎将,许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蜀汉的五虎上将,也就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五位...
原创 假... 背水一战,要么反击,要么灭亡。秦王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前,正面临着这样一个巨大的抉择。许多历史学...
原创 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话:“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父子同心、并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