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文章观点仅供参考,所涉及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为提高文章流畅性,文章可能存在故事编译,读者请自行辩解!如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
【仁川登陆后人民军溃败谜题】
1950年9月,仁川港的登陆艇刚撕开朝鲜半岛防线那会儿,朝鲜人民军还带着苏联给的好装备往南冲,汉城、大田早打下来了,把敌军挤在釜山港动弹不得。
谁能想到,这支刚把对手逼到海边的部队,说垮就垮了——不到两个月,近20万兵力一路往北跑,最后只剩4万人退到鸭绿江边。
装备明明碾压,怎么就溃不成军了?
更邪门的是,1950年10月志愿军入朝,第二次战役里一场仗就干掉美军2.4万,这数儿快赶上人民军打了三年才歼美的3万。
同样是打美军,为啥装备差的反而打得更狠?
【人民军师团火力超志愿军】
要说人民军的装备,那可不是一般的“豪华”。就拿他们的一个满编师团来说,1.1万到1.2万人的兵力,手里握着的家伙什能让当时不少军队眼馋:12门122毫米榴弹炮摆在那儿,光炮口直径就比志愿军的山炮粗一圈;36门76毫米加农炮跟着,平射打坦克、曲射轰阵地都拿手;还有12门SU-76自行火炮,履带“哐当哐当”开起来,在朝鲜半岛的土路上比卡车还灵活。
往下到团级单位,18门120毫米迫击炮能把炮弹扔到五六公里外,42门反坦克炮支棱起来,连美军的谢尔曼坦克见了都得绕着走。全军算下来,150辆T-34/85坦克更是钢铁洪流,炮管闪着冷光,当年在欧洲战场都是打硬仗的主儿。
这么算下来,一个师团的火力顶得上志愿军三个军——毕竟那会儿志愿军一个军凑齐36门山炮都得精打细算。靠着这些苏联援助的精良装备,人民军当初一路南下确实顺风顺水,汉城没费多少劲就拿下来了,大田的守军被榴弹炮轰得抬不起头,最后硬是把敌军压缩到釜山港那一小块地方,眼看就要把对手赶下海。
【38军“万国牌”武器库】
跟人民军那套比起来,志愿军的装备简直像凑数的——就说38军吧,近五万人的队伍,手里拿的一万多支步枪大多是日本货,三千支冲锋枪也没个统一型号,美式、国产的混着用,零件都配不上。
重武器更寒碜,翻遍家底就36门75毫米山炮,迫击炮倒是有几门,炮弹打一颗少一颗。
这"万国牌"武器库,别说跟美军比,连人民军一个师团的火力零头都赶不上。
可就是这群扛着杂牌子枪的兵,后来在朝鲜战场上打出的战绩,让谁都没想到。
【人民军与志愿军歼敌对比】
三年打下来,人民军总共歼灭美军也就3万左右;可志愿军入朝才第二个月,第二次战役里一仗就干掉联合国军3.5万,光美军就占了2.4万——这一仗美军损失,就快追上人民军打了三年的总数。
那会儿志愿军投入40来万人,对面联合国军42万,兵力差不多,装备差了一大截,可长津湖的冰天雪地里、三所里的公路边,硬是把美军打懵了。
同样是面对美军,为啥一边打了三年才凑够3万歼敌数,一边一仗就干出2.4万美军伤亡?
【苏联进攻与“三三制”战场魔术】
说到底,这差距还得从战术上找。
人民军打仗,学的是苏联卫国战争那套大兵团正面对攻,部队摆开架势往前冲,可美军飞机在天上盯着,炮阵地刚架起来就被炸,进攻队形挤成一团,成了活靶子。
志愿军不这么干。
用“三三制”把班拆成三个小组,三人一组互相掩护,钻山沟绕林子,专挑晚上摸上去,近战拼刺刀扔手榴弹,让美军的大炮坦克成了摆设,穿插部队像尖刀插敌人后方,把敌人切成小块,零敲牛皮糖似的慢慢啃,靠着地形和夜色,硬是把火力优势给磨没了。
【速成军官与长征老兵指挥对决】
人民军的核心战力,说到底还是那三个从解放军移交过去的朝鲜族师——原本是东北野战军的部队,论战斗力在四野里只能算中下等。
这些部队的指挥官,大多是苏联军校速成班出来的,课本上学的是卫国战争的大兵团作战,可真到了朝鲜战场,美军飞机一炸、坦克一冲,课本上的战术就不管用了。
反观志愿军首批入朝的38军、39军、40军,那都是四野响当当的“五虎”精锐。从连长到师长,哪个不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连长可能打过平型关,营长攻过锦州城头;师长当年在辽沈战役里指挥过万人大穿插,枪林弹雨里摸爬滚打十几年,闭着眼睛都知道炮弹从哪个方向来。
就拿打穿插来说,人民军军官拿着地图按直线推进,遇到美军阻击就慌了神;志愿军干部带着队伍钻山沟、绕公路,白天躲轰炸,晚上摸营哨,硬生生把美军防线撕开个口子——这就是速成军官和长征老兵的差别。
【实战验证:从装备到以战养战密码】
人民军的兵员大多是临时征召的农民,训练没几个月就拉上战场,手里握着好装备却不会用,一遇美军空袭就慌了神,重武器丢得到处都是——T-34坦克陷在泥里没人管,榴弹炮刚打几发就被飞机炸成废铁。
可志愿军不一样,都是从抗战、解放战争里打出来的老兵,知道怎么把烂装备用到极致。长津湖的雪地里,战士们冻成冰雕还保持着瞄准姿势,就为了堵住美军退路;上甘岭坑道里没水没粮,靠人背马驮把弹药送上去,硬是没让美军突破防线。
后勤上,人民军仗着苏联援助,弹药打光了就等补给,可美军把运输线一炸,前线立马断了顿。志愿军搞“钢铁运输线”,夜里汽车顶着轰炸往前送物资,白天藏进山洞躲飞机,还发明“分段接力”,兵站离前线就几里地,弹药粮食随打随补。打起仗来,战士们捡起美军丢下的卡宾枪、罐头就用,边打边补充装备,把“以战养战”玩得溜。
说到底,人民军输就输在太依赖纸面装备,以为有了苏联大炮坦克就能赢,却忘了打仗靠的是活人。志愿军没好装备,可干部是长征里爬过雪山的,战士是辽沈战役里拼过刺刀的,战术能跟着战场变,士气能顶住炮弹炸,这才是真正的“实战基因”——不是仓库里的炮管多粗,而是骨子里能不能扛住硬仗,能不能把每一分力气都用在刀刃上。装备能靠援助,可血火里熬出来的打仗本事,只能自己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