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英都此地发现宋代塔墓!
迪丽瓦拉
2025-09-25 01:04:40
0

同城信息

以下正文开始

近日,南安市在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发现了一处佛教墓塔遗存即英都仁庵道人塔墓,其独特的建筑形制和精美的石刻艺术,为研究宋代建筑、墓葬习俗以及雕刻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英都仁庵道人塔墓

据介绍,英都仁庵道人塔墓位于南安市英都镇紫山上,为狮子岩僧人的骨灰塔墓。该塔墓依山而建,巧妙地利用山中一块天然巨石作为载体进行雕刻,巨石高约7米,气势恢宏。塔墓的始建年代虽无明确记载,但根据狮子岩寺的始建年代及塔墓的雕刻风格特征,经专家初步推测可能建于宋代,距今有近千年的历史。

塔墓正面镌刻着“仁庵道人之塔”6个大字,六字总长1.6米,醒目大气。大字下方是一方桃形内凹阴刻造像石刻,高1.5米,宽约0.8米。石刻中央是一座重檐式建筑,里面端坐着一位僧人,僧人背后有一个形似太阳的圆形光圈。僧人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之上,整座建筑又坐落于另一朵更大的莲花之上,形成“莲上生莲”的独特造型,构思精巧,线条流畅。这一石刻同时也是墓门,墓门后方即为墓室。

据了解,墓室早年曾被开启过,内部发现有一个陶罐和一块红瓦。陶罐内可能存放着墓主人仁庵道人的骨灰遗骸。墓室空间不大,长、宽、高各约0.35米。塔墓前方现存有供桌石板一块,两侧各立一方形石块,犹如护法金刚般守卫着塔墓。

南安市第四次文物普查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英都仁庵道人塔墓的重檐屋顶形制,为宋代宗教建筑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例证;其独特的墓葬结构与精湛的石刻装饰艺术,则分别为探讨宋代宗教丧葬制度及雕刻艺术风格提供了关键性的实物依据。该遗存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符合新发现文物认定标准。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华夏史诗:战国》全新预告 将... 近日国产单机《华夏史诗:战国》新预告公布,本作是一款以中国古代战国为背景的RPG+SLG开放世界游戏...
原创 一... 在远隔千里的异国他乡,有一群同胞们正在辛苦打拼,为自己的生活而努力,同时也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八一建军节特刊】医院各单位组... 八一军旗红 铁血铸荣光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
原创 战... 公元前403年,周天子公开承认韩赵魏三国,于是三国正式分晋。不久之后,魏国开始“李悝变法”,迅速让魏...
大儒辩经:中国的穷人好得多,美... 这篇文章来源于一位曾经在中国长期居住,然后回到美国短暂旅行几周的美国人,他的评论者也基本上是这种情况...
原创 他... 从明清时期开始,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逐渐繁荣发展,许多经典作品相继问世。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
Office“三国杀” 记者 周悦 在工作中,表格一度是沉默的存在——它记录KPI(关键绩效指标)、拆解流程、撑起年终汇报图...
原创 别... 在《三国演义》中,吕布被誉为“武力值巅峰”,然而你是否知道,真正的三国武力巅峰中,吕布竟然并没有位列...
原创 华...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在经历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后,主力部队开始离开了原有的根据地,踏上了艰...
原创 为... 说起我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唐朝是怎么也绕不开的,这是我国历史上数一数二,影响力直至今天的强盛王朝,每每...
原创 探... 家人们,不知道你们去明十三陵游玩的时候,有没有留意过一个神奇的现象:不管下多大的雨,陵墓区域似乎都不...
新闻动漫 | 风中的界碑 60多年前,在阿拉山口,有这样一位边防站站长,他带领17名官兵, 建起了第一座边防站,结束了阿拉山口...
原创 刘... 提起蜀汉的名将关羽,几乎无人不知。关羽以忠勇和智谋著称,深得百姓和士兵的敬爱。然而,这位英勇的将军最...
原创 北... 1886年,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北洋水师的军舰如同夜空中璀璨的明星,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吸引着无数渴望改...
原创 廖... 1948年,辽沈战役的硝烟逐渐散去,东野特地为被俘的国军将领们举办了一场宴会。宴席上,刘亚楼将军热情...
原创 李... 公元618年,唐朝的崛起为中国历史书写了一段极为精彩的篇章。这一王朝在其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
原创 王... 《——·前言·——》 王政君是西汉历史上最为显赫的女性之一,被称为“扶弟魔”,她不仅在宫廷中走出了...
原创 李... 李世民临终时,看到自己日渐衰弱的身体,他转向一旁照顾自己的武则天,提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问题:“我死了...
原创 他... 1947年夏季攻势宣告结束后,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的第十八师师长王兆相提交了调离的申请,向组织请求转...
原创 红... 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根据地是继中央苏区之后,全国第二大苏区,成为了无数革命战士英勇奋斗的地方。在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