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风流才子李叔同为何出家?好友夏丏尊:没有我,他也许不至于出家
迪丽瓦拉
2025-09-25 02:32:16
0

李叔同的出家是一件震动当时文艺圈的大事。1918年,这位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先驱之一突然放弃了世俗的生活,剃发为僧,选择走上了佛教的道路。他不仅在文学、音乐、美术等多个领域均有极高的造诣,还为中国的文化艺术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然而,正是这位风流才子突然的出家,成为了众人讨论的焦点。关于李叔同为何选择出家,社会上有着各种不同的猜测,其中的缘由至今仍然让人深思。

有一种说法认为,李叔同因为家道中落、破产而出家。李叔同出生在天津一个富裕家庭,祖父经营盐业、银钱业,父亲曾为清朝进士,后来继承家业成为津门的富豪。然而,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李家的盐业生意遭遇重创,家族的财产瞬间化为乌有。尤其是1916年,李叔同家中的铜达银号破产,30万元资产随风而逝。这一巨大变故让李叔同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人猜测,李叔同因此选择了出家,似乎是因为他无法承受破产带来的沉重打击。然而,这一说法并未得到证实。李叔同的日本留学同学欧阳予倩回忆称,尽管李叔同破产,但他从未将自己陷入困境的情感表露出来,更没有表现出对财富的执着。倘若破产真是他出家的动因,那他应该在1916年家道崩塌之时就选择出家,而不是直到两年后才做出这一决定。

另一种说法认为,李叔同之所以出家是因为他的妾室背叛了他。有传闻称,李叔同的妻子俞氏是茶商的女儿,二人婚姻是家庭包办,因此并不幸福。然而,李叔同与一位日本女子结为妾室,这位女子对李叔同宠爱有加,且深得李叔同的宠爱。但回国后,李叔同又娶了一名妾室,结果这位新妾背叛了他。李叔同得知此事后心情郁结,深感伤害,于是萌生了出家的念头。然而,既然李叔同在破产后已经失去了经济支撑,根本无法再负担迎娶第二个妾室,因此这种说法也站不住脚。

第三种说法则源于李叔同的弟子丰子恺的解释。丰子恺在其演讲《我与弘一法师》中提出了“人生三层楼”的观点。他认为人生的生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灵魂生活。物质生活指的是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精神生活则是文学艺术等文化方面的追求,而灵魂生活则是宗教信仰。丰子恺认为,李叔同已经在物质和精神的层次上达到了某种成就,但他并不满足,因此追求灵魂的解脱,最终选择了佛教的道路。虽然这一说法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但也有学者指出,宗教并非与文化艺术完全独立,它仍然属于文化的范畴,因此将出家看作是进入“第三层楼”似乎有些过于简单和机械。

此外,丰子恺在《我与弘一法师》之后,提出了另一种关于李叔同出家的猜测。他认为,李叔同的出家如同屈原投江,是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以及对时局无法改变的无奈表现。虽然这一说法同样得到了不少关注,但它的合理性依旧存在争议。

不过,李叔同自己在1936年的文章《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中透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他称,自己选择出家的真正原因,是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李叔同的父母及家族成员对佛教有着极高的信仰,他从小就接受佛教的熏陶,学会了念佛经,甚至模仿僧人做法。虽然这为李叔同出家种下了初步的种子,但他真正产生出家念头的,是由于好友夏丏尊的一句话。李叔同回忆,他和夏丏尊在西湖的广化寺游玩时,夏丏尊无意间说了一句:“像我们这种人,出家做和尚倒是挺好。”这句话对李叔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成为了他出家的“远因”。

至于“近因”,李叔同在1916年看到一篇关于断食能治愈精神病的报道,自己恰巧患有精神衰弱症。于是,他决定尝试在西湖的虎跑寺进行断食。期间,他常与寺中的僧人交流,渐渐地,他对佛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人生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断食的日子持续到了过年时,李叔同的内心已然发生了变化,他决定正式出家。

李叔同并未立刻剃发为僧,虽然他住进了寺庙并开始穿着僧衣,但内心依旧有所迟疑。直到好友夏丏尊再度出现在寺庙,并劝他说:“既然住在寺庙,穿了僧衣,那就应该剃发为僧。”李叔同终于决定剃度为僧,成为了弘一法师。

李叔同的出家一度引起了广泛的社会猜测,但他自己却似乎毫不在意外界的声音。无论是他曾在各个领域的成就,还是他当时的名声,都被他抛诸脑后。此后的李叔同只在书法领域继续有所耕耘,而对其他曾经的艺术追求完全放弃。

关于李叔同出家的根本原因,夏丏尊后来自证:“确实是我一句话,助推了他出家的决定。”李叔同虽未因此责怪好友,反而在他心中,出家是顺应自己心愿的选择,并非是为了逃避现实或是受苦。他曾说:“我的出家,大半由于这位夏居士的助缘,此恩永不能忘。”

李叔同的出家不仅是他个人的选择,也与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他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密切相关。他的出家不仅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探索,也是对内心平静的追求。直到今天,李叔同为何出家的问题依然有不同的声音,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一决定不仅是外部环境的推动,更是他内心深处的渴望与呼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山... 山西省,古代以“晋”而闻名,在历史长河中,这片土地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而成为移民和迁徙的热土。这里...
原创 南... 中国古代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忠”和“孝”的价值观,特别是“孝”这一理念在社会中被视为至高无上的...
原创 敌... 初次进攻的挫折 1948年12月6日清晨,随着李围子战斗的胜利消息传来,战士们尚未完全从紧张的氛围...
原创 韩... 大汉王朝的创立者刘邦,在他身边三位英勇的辅佐将领的帮助下,成功打败了被誉为“千古无二”的战神项羽,开...
原创 日... 在亚洲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日本作为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国家,其发展历程中蕴含着复杂的心理特征。这种复杂性...
写给青少年的考古书”新书发布会...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杜军 7月26日上午,重庆两江新区国际博览中心N1馆T12河南省团展区内掌声雷动...
原创 萧... 1924年,萧劲光从苏联回国。这时国共第一次合作,准备北伐,年底,按照党中央的规定,萧劲光以共产党员...
原创 侄... 在帝王之家,亲情与权力常常是难以调和的矛盾,父子之间、叔侄之间,也可能因权力之争而反目成仇。尤其是像...
原创 跟... 大家好,我是清水阿娇,一个勇于探索历史奥秘的守望者。作为历史的热爱者,我总是渴望捕捉那个时代的气氛,...
原创 赵... 三国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中广为流传的传奇,许多人都熟悉这个时期的英雄豪杰。尤其是刘备领导的蜀汉阵营,除了...
洪门青莲堂福清城关总堂 玉融城上插青旗,莲开五叶复朱衣。莫道清池无日月,洪英聚义在今时。 雍正六年(1728年)十月,满清...
归来仍是少年|消炎药人命关天!...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江淮大地上活跃着一支中国...
原创 日...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历史背景与人物塑造在后世的演绎中经历了诸多改编,特别是在小说和影视剧中,三...
原创 张... 一、三国的冷门惊喜 熟悉的事物,往往容易被我们忽略。以三国为例,不管是史实还是小说,无论是猛将还是...
原创 曹... 根据史书记载,刘备的确有两个女儿在长坂坡之战中被曹操俘虏。这一事件的发生,有着深刻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江北诗词】隋唐大运河流韵之十... 【诗 部】 领衔 孙克攀 胜家自古写春秋,隋室旧臣遮忤羞。 诓撰圣君瞻玉树,讹言天子扰宫楼。 脏唐伦...
原创 席... 在古代中国,历史典籍如《左传》、《吕氏春秋》、《战国策》、《资治通鉴》、《汉书》和《史记》等,不仅记...
原创 刘... 《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曾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卧龙凤雏,得一人便可安天下。”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
原创 启...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凝聚了五千年文明的厚重历史,它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还见证了无数时代...
神木市店塔镇店塔村考古发现陕北... 阳光讯(记者 郑玮 通讯员 高倩)近日,记者从《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6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获悉,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