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国为何看不惯中国?英国学者:中国犯下了不可原谅的“原罪”!
迪丽瓦拉
2025-09-25 03:31:41
0

在今天这个复杂多变的全球政治局势中,中美关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焦点之一。从过去的合作与互信,到如今的竞争与对抗,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显著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禁开始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美国如此强化对中国的防范?中国究竟做错了什么,才会受到这样的对待?

对于这个问题,英国学者马丁·雅克给出了他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背后存在一个“原罪”。马丁·雅克多次在访谈中提到,中国与西方的根本区别,除了在政治制度与文化上的差异外,还体现在文明类型上的巨大差异。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尤其是美国,其根基是在殖民主义与强权外交之上。美国依靠着美元的霸权地位以及强大的军事输出,构建了一个符合自己利益的国际秩序。通过这种方式,很多国家被迫接受美国塑造的“模板”,成为其附属或盟友。然而,中国并未遵循这一规则。

中国在外交上提倡的是和平共处与互利共赢,坚决反对意识形态输出,反对搞颜色革命,亦不干涉他国内政。这样的外交理念,看似温和、务实,实际上却与美国所推动的世界秩序背道而驰。对美国而言,全球秩序必须由其掌控,而中国拒绝按照西方的规则行事,形成了明显的“异类”。从美国的角度看,中国这种“不合作”与“不按常规出牌”的态度,就好像是“犯规”一般,构成了所谓的“原罪”。

然而,从中国人民的视角看,难道发展自己的国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反而成了一种“罪过”吗?事实上,早在几十年前,美国之所以选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部分原因是为了应对当时与苏联的冷战局势。美国迫切需要一个战略伙伴来牵制其对手,而中国恰恰成了最理想的选择。当时,美国并没有把中国视为威胁,反而把它视为潜力股。

在那个时期,美国认为一个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国家,只要放开市场、引入资本主义,就能迅速融入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并成为“优秀学生”。甚至有不少学者预测,在21世纪初,中国要么会彻底西化,要么会像苏联一样崩塌。然而,事实却出乎他们的预料——中国不仅学到了技术,引进了资本,更重要的是,它并没有照搬美国的“灵魂”。中国坚持走自己的道路,用独立思考和制度创新,逐步拆解并重构西方的“现代化模板”,逐渐发展成一个不依赖西方、不按西方“剧本”演绎的新兴大国。于是,从合作到对抗的转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事实上,美国并非真正害怕中国的崛起,而是害怕中国不听美国的话、不依赖美国的规则。2008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一年,全球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暴露出美国经济的深层次虚弱,而中国却依然保持了9%的经济增长率,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稳定器。此时,中国的GDP占全球比重首次突破10%。美国意识到,这个曾经被看作“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竟然没有“倒下”,反而以更加迅猛的速度前进。

此后,像华为、阿里巴巴、比亚迪、中芯国际等一大批科技公司崛起。中国还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将多个发展中国家联系起来,形成了新的国际合作网络。而这些发展,正是美国无法容忍的。并非因为中国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中国的成功让美国感到自己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威胁。于是,围绕中国的“打压剧”逐渐展开。

近年来,芯片问题成为了中美科技竞争的焦点。美国不仅将华为、中兴列入实体清单,限制中国获取先进光刻机,还切断了EDA软件(芯片设计工具)的供应。同时,美国推行《芯片与科学法案》,拨出数百亿美元补贴本国半导体企业,并明确要求这些企业在十年内不得在中国扩产。这样的行为,明显带有技术封锁的性质。

除了科技领域,金融、贸易、教育等方面,美国的“长臂管辖”手段也不断加强,许多中国企业和科研机构遭遇无端打压。美国的目标很简单:绝不能让中国再往前一步。然而,尽管面临重重压力,中国并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相反,在芯片国产化的道路上,中国加快了步伐,逐步实现从设计到制造的自主创新,甚至通过华为Mate 60 Pro的发布,展示了在美国封锁下突破重围的可能。

除了科技,美国最为担忧的另一点便是中国在军事科技领域的迅猛发展。根据《中国国防白皮书》中的表述,中国始终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明确表示“永不称霸、永不扩张”,但这并不妨碍中国加强自身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如今,中国的航母编队、歼-20隐形战机、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以及北斗导航系统等,都让世界为之瞩目。特别是在自主研发能力方面,中国的军事技术逐渐赶超甚至超过了一些西方国家,打破了美国曾经的技术优势。

马丁·雅克曾指出,西方无法理解中国的崛起,因为他们总是用“西方逻辑”去评判中国的发展路径。中国不是另一个美国,也不想成为另一个美国。中国有着自己的文明根基和独立的发展模式。从农村改革到城市化,从工业制造到数字经济,从高铁建设到文化输出,中国正通过一种不依靠战争、不依靠殖民、不依靠掠夺的方式,走向富强。而美国的问题在于,它始终无法接受一个与自己不同的成功模式。

在美国眼中,中国的“原罪”无非是拒绝屈从、拒绝模仿,而是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一个国家崛起,难道就必须照搬别人的路径?一个文明要强大,难道就不能有自己的声音?从经济到科技,从国防到文化,中国的崛起并不是为了挑战谁,而是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如果这种独立发展也成了“原罪”,那么或许是时候反思全球化是否真应该尊重多样性。

未来的世界,不会只有一个声音。美国是否能接受这一现实,将是它需要解答的问题。而中国,依然会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不卑不亢,步伐从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战... 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伴随着前兆,这些前兆往往在事发之前就已经可以察觉。以自然现象为例,在雨水到来之...
原创 康... 在清朝历史的长河中,康熙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而他庞大的皇子群体也形成了复杂的权力斗争。四皇子胤禛...
原创 雍...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弘昼在一次前往丰台大营的行程中,因误传圣旨而导致了雍正失去了对该地的控制。这...
原创 司... 俗话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句话揭示了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价值,尤其是在古代社会。如...
踏访英雄故里 传承抗战精神 历史长河奔涌不息,镌刻于民族记忆深处的抗战岁月,始终是照亮前行的精神灯塔。硝烟虽已散尽,英雄故事仍在...
原创 三... 神关羽,这位在《三国杀》中最早登场的神将之一,曾因其独特的技能机制让对手倍感压力。然而,随着游戏版本...
三国杀:八卦阵无人问津,不是防... 大家好,这里是你们的老朋友手杀菌!相信现在有很多玩家都有一个感受,那就是在游戏当中八卦阵这件装备所呈...
美国学生追问:为什么这个美国人... 美国学生追问:为什么这个美国人葬在中国 7月28日上午,美国“飞虎队”青少年夏令营成员在本尼达墓...
原创 央...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
原创 8... 1985年夏季的某一天,王诚汉将军正因身体检查来到了医院。刚离休不久,他并未料到会遇到一位熟悉的面孔...
原创 自... 自唐朝盛世之后,西安为何未能再次成为中国的首都?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西安这座曾经辉煌的古都,...
原创 北... 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中日两国之间关于钓鱼岛的争议成为了国际焦点。在这一波澜壮阔的背景下,一位名为石平...
原创 朱... 912年7月,后梁的开国皇帝朱温因继承人问题而被亲生儿子朱友珪所杀,这一内乱极大地削弱了后梁的国力,...
原创 山... 山西省,古代以“晋”而闻名,在历史长河中,这片土地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而成为移民和迁徙的热土。这里...
原创 南... 中国古代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忠”和“孝”的价值观,特别是“孝”这一理念在社会中被视为至高无上的...
原创 敌... 初次进攻的挫折 1948年12月6日清晨,随着李围子战斗的胜利消息传来,战士们尚未完全从紧张的氛围...
原创 韩... 大汉王朝的创立者刘邦,在他身边三位英勇的辅佐将领的帮助下,成功打败了被誉为“千古无二”的战神项羽,开...
原创 日... 在亚洲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日本作为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国家,其发展历程中蕴含着复杂的心理特征。这种复杂性...
写给青少年的考古书”新书发布会...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杜军 7月26日上午,重庆两江新区国际博览中心N1馆T12河南省团展区内掌声雷动...
原创 萧... 1924年,萧劲光从苏联回国。这时国共第一次合作,准备北伐,年底,按照党中央的规定,萧劲光以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