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春天,陈毅将军曾称,在与张灵甫的整编74师对决中,华东野战军挑起了一个艰巨的任务,称这是一场“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的战斗。确实,面对蒋介石所派遣的三个兵团,总兵力达45万人,华野必须从中分离出敌方的整编74师,仅3万人的兵力,来集中力量进行歼灭。这一任务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要成功击败张灵甫,关键在于切断整编74师与蒋军其它部队之间的联系。陈毅将这一重要任务交给了叶飞,指派他带领一纵的部队来完成。叶飞的任务是首先将整编74师与敌整编25师隔开,随后配合其他友军,切断整编74师与整编65师的联系。
“必须精准地从整编74师和整编25师之间插入,绝不容许一丝差错!”叶飞强调道。在这场战争中,叶飞对地图的研究可谓是精益求精,他拿起红色铅笔在军用地图上划出了一条清晰的线路。叶飞指定了几个关键任务:第一师要攻占塔山和尧山,先打掉敌人的锋利牙齿;第三师则负责阻止敌军整编65师的支援,以保障我方能够顺利进入纵深。而第二师和独立师则要前方穿插,抢占关键的天马山、蛤蟆崮和界牌,逐步推进,直到把整编74师与整编25师彻底隔开。
5月13日傍晚,战斗正式打响。我军各师向敌人阵地发起穿插攻势,紧随其后的是敌军的反应。张灵甫意识到华野的部队进攻,急忙调整战术,准备收缩兵力,向孟良崮进军。由于两军过于接近,我军接近敌人阵地时,敌军并没有立刻察觉,一直到了山口,敌军才用炮火进行拦截。尽管炮火猛烈,我军仍冒着枪林弹雨迅速冲过敌人的火网,在一夜之间,突破了敌人的防线,推进了25公里。
廖政国指挥的第1师迅速扩大了突破口,带领部队继续前进。第1团则以第5连为前锋,沿着山沟搜寻敌踪,目标是占领尧山这一制高点。尖刀排抵达尧山脚下时,发现敌军在村庄周围设有防守阵地。经过快速反应,我军在短短时间内攻占了尧山,并俘虏了敌整25师第192旅的一部分。就在大家以为尧山稳操胜券时,敌军迅速组织了反击,趁着炮火掩护,重新夺回了尧山。
尧山再次丢失的消息传到指挥所时,廖政国师长听后暴怒不已,面红耳赤,拍案而起。他立即指示:“必须找回尧山!如果尧山丢了,部队的侧后将完全暴露,整个战局都将陷入危险!”他命令立即动员重型迫击炮,并让黄敬三带领两门迫击炮赶往尧山支援。
黄敬三赶到后,廖政国毫不客气地命令道:“打掉敌人的所有阵地,特别是山顶的小庙,给敌人致命打击!”炮声轰鸣,重炮轰炸下,尧山终于重新回到我军手中。这一刻,廖政国并未多言,只是带领一众将士沉默离开。
当天,战斗继续进行。第2团同样表现出色,在黎明之前攻占了柴山庄,成功俘敌一部,并接着攻占了塔山。然而,敌军在猛烈炮火支持下,又一次在塔山展开反击,塔山一度陷落。直到上午,我军才重新夺回塔山的控制权。
当天的战斗可谓险象环生,廖政国心情十分愤怒,反思道:“莱芜战役胜利后,部队轻敌情绪较为严重,尧山与塔山易手的事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虽然敌军指挥官个个身经百战,但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张灵甫这样的敌将,不容小觑。”
尽管第1师凭借廖政国的领导,最终在战斗中占据优势,许多部队依然保持着高度警觉。尤其是第1团,它始终是廖政国的得力王牌。第3营更是在14日清晨成功攻下了两座山头,为战斗的胜利铺平了道路。
然而,在整个战役中,第5连的连长与指导员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人物。虽然尧山一度失守,但随着战斗胜利的最终告终,所有的责任问题也随之烟消云散,廖政国并未过多提及尧山失守的事情,这也让大家松了口气。
战后,陈毅了解了战斗的情况后,曾对叶飞说:“你看,廖膀子第一天的气氛也很紧张,莱芜战役之后,大家确实轻敌了些。我们不能因此骄傲。”陈冠任在其著作《解放军十大元帅》中也对这一段历史进行了详细的记载,成书后该书成为畅销书,并跻身中国军事图书热销榜的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