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鸿章早年欠下一个人情债,几次报恩皆遭拒绝,直到晚年方才还清
迪丽瓦拉
2025-09-25 04:04:21
0

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三月,春寒料峭的京城,李鸿章怀着满腔热血和雄心壮志,再次走进了顺天贡院,准备参加丁未科的会试。这次考试对他意义非凡,因为在此之前,他已经拜曾国藩为师,专心苦练八股文章,深知这一场会试关乎自己的前程。因此,李鸿章的心中早已下定决心——这一次,非得一举成功。

根据会试的规定,考生需要首先在草稿纸上草拟答案,经过反复检查,确保没有差错后,再将答卷誊写到正式的试卷上。会试分为三场,但真正决定命运的,往往是第一场的表现。李鸿章自然不敢掉以轻心,他沉心静气,文思泉涌,笔端挥洒自如。经过两天的奋力拼搏,他终于将草稿打好了,剩下的就是第二天誊写了。眼看距离交卷的时间只剩下一天,李鸿章心情激动,觉得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考试的第二天晚上,李鸿章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微微发寒。虽然三月的京城天气尚冷,偶有考生因病未能参加考试,但这次李鸿章的病情显得格外严重。他的双手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写字的动作愈加困难。此时,李鸿章的内心涌上一阵深深的无助和绝望,他不禁仰天长叹:“今科无望矣!”

他坐在号舍内,目光呆滞,心情极度沮丧,叹息声不时传出。正当他为无法完成这场关乎未来的考试而痛苦不已时,恰好引起了隔壁号舍江苏宜兴考生徐家杰的注意。会试期间,考场的气氛历来严肃紧张,考生们都专心致志地在考卷上奋笔疾书,四下无一丝喧嚣。然而,到了晚清时期,考场纪律逐渐松弛,考生四处走动、交头接耳的现象屡见不鲜。徐家杰不是第一次参加会试,自己誊写完了卷子,便起身走到李鸿章身旁,关切地询问他进展如何。

李鸿章看着徐家杰,神情疲惫,语气低沉地回答:“我只誊写了一篇,还有两篇草稿,来不及完成,现在提起笔来手就不停地发抖,无法再写下去。” 徐家杰听后深知李鸿章的处境,他十分理解士子十年寒窗苦读的心情,也不忍见他功败垂成。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提议:“你把草稿拿出来,我替你誊写。” 李鸿章听到这个提议,心中顿时感激不已,虽然病痛让他力不从心,但徐家杰的援手无疑是雪中送炭。

没想到,在徐家杰的帮助下,李鸿章顺利地完成了会试,最终在五月举行的殿试中,名列二甲第十三,荣获进士。而徐家杰也凭借自己的实力,名列三甲第三十八,荣登榜眼之列。李鸿章通过这次考试后,亲自前往江苏会馆,特地向徐家杰表示感谢,并将他视为挚友,二人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李鸿章随后被任命为翰林院庶吉士,虽然经历了数次波折,但他最终成为了位极人臣的大人物。而徐家杰则被任命为山东益都知县,虽在官场上有过波折,但始终未能升迁至更高的职务,一生都在县级职位上度过,直到退休时依然是个七品小官。

然而,命运的齿轮并未就此停滞。李鸿章在朝廷的地位逐渐权倾一方,成为慈禧太后的亲信,替徐家杰说几句话并不是什么难事。尽管如此,徐家杰却是一个刚直不阿、性格倔强的人,他始终认为,李鸿章的提拔之意有损士人的节操。根据一些野史记载,李鸿章在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时,曾多次写信暗示徐家杰接受提拔,但徐家杰坚决拒绝,认为这样会玷污自己的名誉。尽管如此,李鸿章和徐家杰之间的友情却始终未曾改变,二人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光绪二十四年,李鸿章终于得到了偿还徐家杰旧恩的机会。那一年,慈禧太后与光绪帝之间的矛盾愈加尖锐,发生了震惊朝野的戊戌政变,光绪帝被软禁,维新派大臣纷纷落网。徐家杰的次子,徐致靖,因其深得光绪帝的宠信,一直是维新派的领袖人物,亦成为政变的头号目标。守旧派势力一心想除掉他,迫不及待地将其列入了罪名榜单。

政变发生后,徐家杰四处奔波,试图为儿子解围,但在此时,朝臣们都不敢涉足这片浑水,局势愈加紧张。在这生死关头,徐家杰没有选择放弃,而是亲自前往李鸿章府上,请求他为徐致靖周旋。此时的李鸿章虽已失去权力,但他的人脉和影响力依然不可小觑。听闻徐家杰的请求,李鸿章当即表示,无论如何也要保住徐致靖的性命。

李鸿章亲自找到了荣禄,恳请他为徐致靖向慈禧说情。荣禄与李鸿章素有深厚的交情,当然无法拒绝。当荣禄向慈禧太后解释,称光绪帝没有召见徐致靖是因为他有听力问题,且为保密才未见面时,慈禧虽然心存疑虑,但最终还是答应了放过徐致靖。

在李鸿章的努力下,徐致靖得以保住性命,渡过了这场劫难。事后,徐家杰再度亲自登门致谢,感谢李鸿章的恩情。两人的友谊也因此更加深厚,李鸿章的一次出手相助,成为了两家族之间情谊的象征。而这段历史,也被许多笔记和野史所记载,成为了清朝末期政坛上一个值得回味的故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烧后,曾国藩为何选择默然处之,不去救驾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通过...
原创 1... 这是一组由澳大利亚摄影师莫理循于1870年拍摄的晚清时期老照片。照片不仅记录了晚清百姓一百多年前的生...
原创 康... 清朝圣祖康熙皇帝,以仁爱和孝道治理国家,并且以此教导自己的皇子和孙子。他告诫自己的儿子们:“每个人要...
原创 琉... 《——【·前言·】——》 琉球人现在还在喊着要复国,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 可在东南亚还有一个国家,比...
原创 清... 在中国悠久的五千年历史中,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包含着无数色彩斑斓的故事...
原创 公... 公元1645年,清朝的军队几乎彻底消灭了大明政权。这一年,有个名叫郑芝龙的人在福建支持了朱元璋的后代...
原创 历... 在古代冷兵器作战时期,一个武将的个人战力往往能改变战场的局势。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有许多出色的名将...
原创 西... 1205年,成吉思汗带领蒙古军队发动了对西夏的进攻。西夏和蒙古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的仇恨或矛盾,蒙古攻...
原创 慈... 慈禧太后有一个难以启齿的秘密,甚至连她的御医都不敢直言其病因,但她却不得不面对并治疗这个问题。 ...
原创 古... 我国的酿酒历史非常悠久,历史文献中记载的酿酒时间已经超过4000年。而通过考古学发现的酿酒器皿可以推...
原创 他... 历史上,女性作为摄政王管理朝政并不罕见,但只有武则天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登基称帝的女性。武则天深...
原创 淮... 1948年12月9日,黄维指挥的第十二兵团在面临险境时,发生了一件令他愤怒的事——大王庄失守了。这个...
原创 史... 古代历史中,有许多英明神武的皇帝,他们的事迹至今为人津津乐道。然而,在这些伟大的帝王背后,也有一些贤...
原创 1... 说起斯大林,大家都知道他是世界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尤其是在上世纪前半叶。他的决策和行动不仅深刻影...
原创 慈... 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是清朝晚期的实际掌权者,也是除武则天之...
原创 王... 今天我们将详细讨论王明的后代,以及他们在中国历史中的背景和发展。值得指出的是,尽管王明为中国的解放事...
原创 三... 在那个英雄辈出的三国乱世,姜维就像是一颗璀璨而又悲壮的明星,在历史的天空中划出了一道震撼人心的轨迹。...
原创 南... 从成吉思汗时代起,蒙古铁骑便驰骋沙场,几乎无敌于世,他们像狂风暴雨般席卷了欧亚大陆。在这个过程中,许...
原创 三...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那个时期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将领。除了近身作战的勇士之外,远程射手在战场上也扮演...
原创 明...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关于明清时期没有丞相一职的说法,其实是错误的。明朝初期的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