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鸿章早年欠下一个人情债,几次报恩皆遭拒绝,直到晚年方才还清
迪丽瓦拉
2025-09-25 04:04:21
0

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三月,春寒料峭的京城,李鸿章怀着满腔热血和雄心壮志,再次走进了顺天贡院,准备参加丁未科的会试。这次考试对他意义非凡,因为在此之前,他已经拜曾国藩为师,专心苦练八股文章,深知这一场会试关乎自己的前程。因此,李鸿章的心中早已下定决心——这一次,非得一举成功。

根据会试的规定,考生需要首先在草稿纸上草拟答案,经过反复检查,确保没有差错后,再将答卷誊写到正式的试卷上。会试分为三场,但真正决定命运的,往往是第一场的表现。李鸿章自然不敢掉以轻心,他沉心静气,文思泉涌,笔端挥洒自如。经过两天的奋力拼搏,他终于将草稿打好了,剩下的就是第二天誊写了。眼看距离交卷的时间只剩下一天,李鸿章心情激动,觉得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考试的第二天晚上,李鸿章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微微发寒。虽然三月的京城天气尚冷,偶有考生因病未能参加考试,但这次李鸿章的病情显得格外严重。他的双手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写字的动作愈加困难。此时,李鸿章的内心涌上一阵深深的无助和绝望,他不禁仰天长叹:“今科无望矣!”

他坐在号舍内,目光呆滞,心情极度沮丧,叹息声不时传出。正当他为无法完成这场关乎未来的考试而痛苦不已时,恰好引起了隔壁号舍江苏宜兴考生徐家杰的注意。会试期间,考场的气氛历来严肃紧张,考生们都专心致志地在考卷上奋笔疾书,四下无一丝喧嚣。然而,到了晚清时期,考场纪律逐渐松弛,考生四处走动、交头接耳的现象屡见不鲜。徐家杰不是第一次参加会试,自己誊写完了卷子,便起身走到李鸿章身旁,关切地询问他进展如何。

李鸿章看着徐家杰,神情疲惫,语气低沉地回答:“我只誊写了一篇,还有两篇草稿,来不及完成,现在提起笔来手就不停地发抖,无法再写下去。” 徐家杰听后深知李鸿章的处境,他十分理解士子十年寒窗苦读的心情,也不忍见他功败垂成。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提议:“你把草稿拿出来,我替你誊写。” 李鸿章听到这个提议,心中顿时感激不已,虽然病痛让他力不从心,但徐家杰的援手无疑是雪中送炭。

没想到,在徐家杰的帮助下,李鸿章顺利地完成了会试,最终在五月举行的殿试中,名列二甲第十三,荣获进士。而徐家杰也凭借自己的实力,名列三甲第三十八,荣登榜眼之列。李鸿章通过这次考试后,亲自前往江苏会馆,特地向徐家杰表示感谢,并将他视为挚友,二人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李鸿章随后被任命为翰林院庶吉士,虽然经历了数次波折,但他最终成为了位极人臣的大人物。而徐家杰则被任命为山东益都知县,虽在官场上有过波折,但始终未能升迁至更高的职务,一生都在县级职位上度过,直到退休时依然是个七品小官。

然而,命运的齿轮并未就此停滞。李鸿章在朝廷的地位逐渐权倾一方,成为慈禧太后的亲信,替徐家杰说几句话并不是什么难事。尽管如此,徐家杰却是一个刚直不阿、性格倔强的人,他始终认为,李鸿章的提拔之意有损士人的节操。根据一些野史记载,李鸿章在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时,曾多次写信暗示徐家杰接受提拔,但徐家杰坚决拒绝,认为这样会玷污自己的名誉。尽管如此,李鸿章和徐家杰之间的友情却始终未曾改变,二人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光绪二十四年,李鸿章终于得到了偿还徐家杰旧恩的机会。那一年,慈禧太后与光绪帝之间的矛盾愈加尖锐,发生了震惊朝野的戊戌政变,光绪帝被软禁,维新派大臣纷纷落网。徐家杰的次子,徐致靖,因其深得光绪帝的宠信,一直是维新派的领袖人物,亦成为政变的头号目标。守旧派势力一心想除掉他,迫不及待地将其列入了罪名榜单。

政变发生后,徐家杰四处奔波,试图为儿子解围,但在此时,朝臣们都不敢涉足这片浑水,局势愈加紧张。在这生死关头,徐家杰没有选择放弃,而是亲自前往李鸿章府上,请求他为徐致靖周旋。此时的李鸿章虽已失去权力,但他的人脉和影响力依然不可小觑。听闻徐家杰的请求,李鸿章当即表示,无论如何也要保住徐致靖的性命。

李鸿章亲自找到了荣禄,恳请他为徐致靖向慈禧说情。荣禄与李鸿章素有深厚的交情,当然无法拒绝。当荣禄向慈禧太后解释,称光绪帝没有召见徐致靖是因为他有听力问题,且为保密才未见面时,慈禧虽然心存疑虑,但最终还是答应了放过徐致靖。

在李鸿章的努力下,徐致靖得以保住性命,渡过了这场劫难。事后,徐家杰再度亲自登门致谢,感谢李鸿章的恩情。两人的友谊也因此更加深厚,李鸿章的一次出手相助,成为了两家族之间情谊的象征。而这段历史,也被许多笔记和野史所记载,成为了清朝末期政坛上一个值得回味的故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如... 在许多人看来,宋江的接受招安导致了整个梁山的覆灭,那么问题来了,真的是这样吗?如果宋江当时没有接受招...
原创 罕... 在一组黑白照片中,时间似乎定格在了历史的尘埃中,让我们一同窥探大清时代的风貌与人物。每一张照片都见证...
原创 一... 瞧这一组新中国50 - 60年代的老照片,跟打开时光匣子似的!那会儿刚建国没多少年,全国都憋着劲搞建...
历史上的今天 | 荷兰画家文森...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
原创 连... 日本与中国的历史交流:从汉朝到隋朝的文化互动 中日两国的交流历史可追溯至汉朝时期。当时,日本尚未统一...
原创 刘... 写作是一项辛苦且充满挑战的任务,作者们每天埋头于文字的世界中,努力将自己的思考与情感融入其中。无论是...
原创 家... 在广西的一户人家中,陈先生悉心保管着一枚承载家族记忆的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孙中山半圆镍币。这枚钱币是他在...
原创 李... 李叔同的天津故居问题落幕,似乎也象征着他与俞蓉之间那段感情的最终归宿。这样一个结局,不禁令人深思,究...
原创 裴... 大唐光宅元年(684年)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刻,发生了许多惊人的政治事件。首先,唐中宗李显才刚刚坐上龙...
烽火北碚 众志之城|八十多年前... 今年是《四世同堂》问世八十一周年 这是抗战时期在北碚诞生的 著名文学作品之一 在当时 北碚作为战时首...
原创 楚... 项羽为什么最终输给刘邦?要解释这个问题,简单来说,主要可以归结为五个关键因素。首先是项羽和刘邦在资源...
原创 日...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国土 中国如今的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这一数字已深深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
原创 杨... 在中国历史中,提到“杨家将”这一英雄家族,常常令人联想到“满门忠烈”的形象。令人叹息的是,这个英雄家...
原创 战... 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伴随着前兆,这些前兆往往在事发之前就已经可以察觉。以自然现象为例,在雨水到来之...
原创 康... 在清朝历史的长河中,康熙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而他庞大的皇子群体也形成了复杂的权力斗争。四皇子胤禛...
原创 雍...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弘昼在一次前往丰台大营的行程中,因误传圣旨而导致了雍正失去了对该地的控制。这...
原创 司... 俗话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句话揭示了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价值,尤其是在古代社会。如...
踏访英雄故里 传承抗战精神 历史长河奔涌不息,镌刻于民族记忆深处的抗战岁月,始终是照亮前行的精神灯塔。硝烟虽已散尽,英雄故事仍在...
原创 三... 神关羽,这位在《三国杀》中最早登场的神将之一,曾因其独特的技能机制让对手倍感压力。然而,随着游戏版本...
三国杀:八卦阵无人问津,不是防... 大家好,这里是你们的老朋友手杀菌!相信现在有很多玩家都有一个感受,那就是在游戏当中八卦阵这件装备所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