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廷的心腹大患,建立回军“南八营”的李得仓,为何投降左宗棠
迪丽瓦拉
2025-09-25 04:31:37
0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长期奉行“扶汉抑回”的政策,并通过苛捐杂税、大规模征赋等方式加重百姓负担,这一系列措施催生了大规模的反抗。最终,在同治年间,西北地区爆发了波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的回民起义,史称回变。起义爆发后,动乱血腥,陕甘地区的死伤人数估计高达2000多万,成千上万的回民流离失所。

这场反抗之中,起义军的将领包括马化龙、白彦虎等,数十支起义队伍活跃在西北各地,彼此间相互支持。尤其是陇东、陇南的回族起义军,在战斗中屡屡获胜,令清廷心生忌惮。清廷对此地的回民起义军深感威胁,将其视为“心腹之患”。杨毓秀在《平回志》中记载:“其人习懔掠、凶狠好斗,平凉、盐、固之陷皆出其谋。……既居万山丛中,又处适中之地,疾在心腹。”这一队伍的核心正是李得仓领导的“南八营”回民起义军。

李得仓,1827年生,甘肃张家川县刘堡乡李山村人,出身贫苦的回族农民家庭。少年时期,他因家境贫困,被迫外出谋生。1862年,清穆宗同治元年,回民反抗清朝的动乱爆发,35岁的李得仓当时在衙门做衙役。在这一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官员的腐败与贪婪,清朝政府对百姓的压迫以及回民在社会中的困境,尤其是回民遭遇的恶性冲突和被官方无理截杀的情形,深深激怒了他。李得仓开始在张家川的回民中秘密筹划起义。

1862年8月,一部分来自陕西陇州固关的回民因无法抵抗清军的屠杀,携家人逃至张家川。在途中,他们被秦州知府赵桂芳率领的清军阻截,发生激烈交火,赵桂芳部队最终败退。这些逃亡的回民希望在张家川避难,但因担心牵连,张家川的回民不敢接纳。李得仓此时挺身而出,劝说汉族士绅王平安等人给予帮助,终于说服了他们,使得固关回民得以暂时安顿下来。10月,清军参将范铭带领大军进攻固关回民,张家川的回民推举李朝栋为领袖,与固关回民一同抵抗清军,并最终成功击败了范铭的军队。然而,战斗中,李朝栋不幸战死,李得仓冒险将其遗体取回,赢得了回民的敬重,并被推举为起义军的统帅。

李得仓随即将起义军组织成五个大营,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反清力量。他带领起义军不断在静宁、隆德、固原等地作战,并与捻军相互配合,打击清军。1864年7月,李得仓集中力量固守张家川,准备迎接清军的进攻。清廷得知后,迅速调兵遣将。3日,清军发动火攻试图攻占起义军阵地,然而一场意外的火药库爆炸使得两军损失惨重,起义军被迫撤退。此后,李得仓带领残余队伍撤至龙山镇,继续抵抗清军。

此时,清军将领雷正绾认为必须彻底消灭起义军,调集大量兵力追击。李得仓则凭借龙山镇的复杂地形,在此坚守并短暂休整,随后转移至秦安莲花城,与穆生华的部队合流。穆生华是哲赫忍耶的后裔,是回民起义中的另一重要人物,曾在1866年率部攻占陕西凤翔、岐山等地。但由于战局不利,穆生华最终在甘肃固原去世。

1865年,李得仓率部突围并获得了礼县盐官的支持,经过休整后,他接管了穆生华部余下的三个营。1866年,他将部队整编为八个营,称为“南八营”,并自任大帅,苏生杰为副帅。在此期间,李得仓的军事策略发生了转变,他认识到与清军正面冲突不明智,因此决定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通过运动战打击清军,尽可能减少己方损失。

同年6月,李得仓率领“南八营”进攻华亭县城,清军在压力下调动陕甘总督杨岳斌亲自督战。李得仓的机动战术有效削弱了清军的防线,令清军始料未及。1866年9月,李得仓又带领部队转战泾州、固原一带,成功与清军作战,并取得了胜利。他的战术让清军陷入困境,战局一度对回民起义军有利。

李得仓的“南八营”不仅与太平军有过多次配合,还在与捻军的合作中展现了强大的抗清力量。1866年,李得仓与捻军联手,在陕甘一带展开大规模的联合行动。捻军由张宗禹率领,他们的到来使得西北的回民起义达到了高潮。不仅如此,甘肃、陕西的部分汉族反清武装也纷纷加入了李得仓的行列。

然而,尽管有捻军的支持,回民起义军依旧面临着清朝的强大压力。随着左宗棠的围剿逐步加强,李得仓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决定接受清廷的招抚。1869年5月,李得仓在萧河城与清军达成和解,投降清廷。此举使得西北的回民起义走向低潮,但也保护了回民百姓的生命安全。

李得仓的投降虽然没有彻底扭转局势,但它彰显了在面对生存危机时,领导者的智慧与决断。回民起义虽最终未能推翻清朝,但李得仓的选择却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所作的抉择,展示了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了人民生计的理智决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少... 塌的是人,不是寺。 少林寺作为千年古刹,虽然因释永信被抓名誉蒙尘,但释永信执掌少林寺也不过38年。...
中华民国十八年孙小头帆船壹圆银... 一、历史背景 中华民国十八年(1929年),国民政府为整顿货币体系、统一银元标准,决定铸造新版银币...
指纹显示,未成年人参与了秦兵马... 澎湃新闻获悉,考古人员近日在修复的兵马俑身上发现了100多枚2000多年前工匠留下的指纹,其中包括少...
原创 一... 一组国民党军队抗日时期老照片,如同打开了时光的旧匣,将一段交织着热血与苦难、抗争与坚守的历史缓缓铺陈...
原创 欧... 嘿,你能想象吗?欧阳懿平反后居然请江德福吃西餐,这操作乍一听还挺令人摸不着头脑的,背后原因更是令人觉...
原创 他... 在中国历史上,提到黄埔军校,几乎无人不知,几乎所有从该校毕业的学员都在中国的军事舞台上大放异彩。而提...
原创 刘... 三国时期,蜀国无疑是后起之秀,历史上也常被认为是魏、蜀、吴三国中最为薄弱的一方。与曹操不同,曹操早年...
原创 牺... 编者按: 抗日战争期间,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守护了家园的安宁。在...
英大学头骨陈列室揭种族主义黑历... 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头骨陈列室中,上千个人类头骨被整齐地摆放在玻璃柜中(如图),大多数头骨还贴有褪色的...
原创 太... 在东汉末年的动荡时代,太史慈是一位著名的勇将,他的一句临终遗言引发了许多人的深思。这句遗言对刘备的评...
原创 周... 纵观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三国乱世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那个时代,战火纷飞,百姓疾苦,“千里无鸡鸣,白...
原创 为... 李自成的大顺朝廷,从入主北京,到被清兵赶出北京,前后历时四十多天。后世对于李自成的评价很复杂。不过,...
原创 李... 李建成与李元吉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亲生子嗣,他们分别担任了锦衣卫统领和骁骑大将军。父皇李渊去世后,李...
大唐帝国的前半生 NO.52 ... NO.52 据两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在听到裴寂等人的提议后,第一时间站出来反对的是李世民。 李世...
原创 红... 黄陂战役前夕:红军的战略部署 1933年2月26日傍晚,随着红一方面军司令部的指示下达,红5军团开...
原创 曹... 三国时代的三位英雄人物——曹操、刘备与孙权,不仅各自有着不同的领导风格与战略眼光,他们身边的护卫也各...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当十:家族传承... 在安徽省的一隅,静谧之中藏着一户人家。杨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意义非凡的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元。这枚...
家传珍宝:四川省造光绪元宝库平... 在广西南宁这片浸润着历史风华的土地上,彭先生珍藏着一件流淌着家族血脉的珍贵遗物 —— 一枚四川省造光...
原创 在...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康熙的出生地点无疑是一个特殊的记忆。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三月十八日,康熙...
原创 殷...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300辆战车与数万精锐甲士,朝着商朝的中心腹地——朝歌发起了猛烈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