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抗日战争期间,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守护了家园的安宁。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百姓的生活并非如诗如画的岁月静好,而是充满了无数的苦难与牺牲。正是因为有先烈们为我们负重前行,才让我们今天能享受相对的和平与安宁。历史不会忘记,祖国也不会忘记,人民永远铭记那些为国捧生、为国捐躯的英烈们。
一、左权
将军简介:
左权(1905年3月15日-1942年5月25日),湖南醴陵人,八路军的杰出将领之一。左权不仅是黄埔军校的优异毕业生,还曾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堪称八路军中为数不多的军事高材生。年轻时,他便参与了黄埔学子的东征剿匪,参与剿灭军阀陈炯明,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期间,他以坚定的信念和出色的指挥能力,成为党的高级将领之一,立下赫赫战功。抗日战争爆发后,作为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协助彭德怀总指挥,带领部队屡次取得胜利,尤其是在百团大战中,他为抗日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反扫荡期间,左权英勇指挥部队,为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的撤退,不幸壮烈牺牲,享年仅37岁。
城市简介:
左权县,原名辽县,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为纪念左权将军,1942年,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在此牺牲,辽县便改名为左权县,以此铭记这位为国捧生的英雄。至今,这个名字依旧传颂千古,激励着每一代人。
二、黄骅
将军简介:
黄骅(1911-1943年6月30日),湖北省阳新县人。早年参加工农红军,历经了多次的反围剿斗争和艰苦的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黄骅毅然投入抗日前线,担任游击支队支队长、独立支队副支队长等职务。后来,黄骅升任115师教导六旅副旅长、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成为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官。然而,1943年6月30日,在一次前线军事会议上,黄骅不幸被叛徒出卖,被害于战场上,年仅32岁。他的英勇牺牲让许多战友和百姓为之动容。
城市简介:
黄骅市,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黄骅市于1935年建县,1945年为了纪念黄骅将军的英勇牺牲,政府将县名更改为黄骅市。时至今日,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人们缅怀黄骅将军英名的象征。
三、赵尚志
将军简介:
赵尚志(1908年-1942年2月12日),热河朝阳人,是东北抗联的重要创立者之一。他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并在17岁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东北沦陷后,赵尚志奋起抵抗,指挥抗日武装多次战胜日军进攻。他的指挥才能和抗战精神让日寇感到忌惮。1942年,赵尚志在一次战斗中被敌军重伤捕获,面对敌人威逼,他拒绝治疗,最终因失血过多英勇牺牲,年仅34岁。赵尚志的牺牲让无数人民为之动容,也让东北的抗日力量更加坚定。
城市简介:
尚志市,黑龙江省的一个县级市,原名珠河县。为了纪念赵尚志将军及其指挥的东北抗联的英雄事迹,珠河县于1946年11月更名为尚志市,至今沿用这个名字,承载着赵尚志和抗日英雄们的光辉。
四、杨靖宇
将军简介:
杨靖宇(1905年2月13日-1940年2月23日),河南确山县人,是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东北抗联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杨靖宇在九一八事变后,受党组织派遣,前往东北组织抗日武装,为抵抗日寇侵略立下赫赫战功。杨靖宇所指挥的东北抗联屡次成功打击日本侵略者,令日军闻风丧胆。1940年,杨靖宇在一次战斗中因叛徒出卖被围困,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他誓死不降,最终壮烈牺牲。杨靖宇的尸体被日寇解剖,发现他腹中没有一粒粮食,只有草根和棉絮,这一切证明了他为了抗日而忍受的极度贫困与饥饿。
城市简介:
靖宇县,位于吉林省白山市。原名濛江县。为了纪念杨靖宇将军在此英勇牺牲,1946年,濛江县被正式更名为靖宇县。至今,这个名字承载着无数抗日英烈的血与泪,成为后人缅怀英雄的象征。